循環經濟下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探討
時間:2022-12-29 04:35:47
導語:循環經濟下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發展循環經濟戰略是基于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后,資源環境所受的破壞愈發嚴重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對企業資源節約活動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對環境有著直接影響的資源型企業。這就要求資源型企業必須改變傳統會計的核算理念,引入綠色會計的觀念,并用綠色會計的核算方法披露企業相關的財務信息和績效信息。
關鍵詞:循環經濟;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
我國經濟社會已經歷了飛速的發展,但經濟增長模式卻依然表現為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以至于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消耗過快,特別是資源型企業對環境的破壞更加明顯。根據我國循環經濟戰略的部署,資源型企業應將資源環境活動納入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中,相應的會計核算也需要從傳統會計過渡到綠色會計,披露綠色會計信息,以此反映和監督企業資源環境活動責任,提高我國經濟運行效率與效益。
一、資源型企業實施綠色會計的意義
資源型企業是通過占有自然資源,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后續加工為輔,并利用區域內存在的自然條件,依靠資源的消耗實現成長的企業的統稱。資源型企業對資源有很強的依賴性,在資源開發、加工和利用的過程中往往不會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從而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性,因此資源型企業實施綠色會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企業內部管理能力
目前大多數資源型企業,由于技術欠缺、企業社會責任不足等原因,往往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借以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經營范圍,提升企業效益。然而,這就造成了企業的發展需求與環境補償能力缺乏之間形成了矛盾。對于企業自身來說,為提升企業內部管理能力,就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保方面的投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通過綠色會計披露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企業管理者可以發掘企業潛在的能力,同時降低企業成本和社會成本。
(二)適應當代社會的環保理念
當前綠色消費觀念逐步深入人心,人們開始要求企業披露相關環保方面的信息。傳統會計的披露對象一般是企業資金活動,這些資金活動往往只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相關,體現的是會計貨幣計量的功能,而綠色會計除了能披露與企業資金運動相關內容外,還需要披露企業生產活動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由環境問題帶來的影響企業財務以及績效的事件。
(三)有利于企業科學發展
首先,傳統會計在核算上的不完善,造成相關利益者不了解資源型企業資源活動的具體狀況和現象,綠色會計的實施可以減少這方面的問題,有效的避免了信息失真、決策失誤等情況。其次,由于能源開采、設備、運輸、人工等是資源型企業成本的核心,而綠色會計某些新型指標的運用能調節這方面的內容,最后,使用綠色會計可以響應政府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聲譽。
二、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
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應包括企業的綠色財務信息和企業的綠色績效兩部分,綠色財務信息為主,綠色績效為輔。
(一)綠色財務信息
1.綠色資產
綠色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并能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通過對其持有或使用以獲得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的資源環境。資源型企業的綠色資產可分為基礎資源資產和環境資源資產兩類,基礎資源資產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能源、礦藏、生物性資產、空氣、水等;環境資源資產主要是指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資源,例如土地生態環境資源、森林生態環境資源、海洋生態環境資源、大氣生態環境資源等。
2.綠色負債
綠色負債是指企業對過度消耗或浪費的資源進行彌補或對已破壞的環境進行修復所需要的資金。與傳統會計中的負債相比,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綠色負債的形式是一種損失,類型較為單一,主要與環境破壞有關;二是綠色負債是一種強制執行的義務,依據是國家相關的資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三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綠色負債難以準確地計算,只能進行估計,若一項綠色負債產生的原因、時間能夠基本確定,金額能夠準確計量,就可以使用綠色會計的方法進行核算并在報表中披露,反之,該項債務應作為企業的或有綠色債務,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3.綠色成本/綠色費用
綠色成本是指企業以對資源的損耗和環境的破壞負責的原則,為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相應措施的成本和執行資源環境目標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資源型企業的綠色成本包括: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廢棄物利用成本;污染物排放減少的成本;綠色采購成本;環境管理成本;資源環境治理成本;補償資源環境損失成本等。對于資源型企業來說,綠色成本核算十分重要,為了使環境資源能循環利用,環境破壞降到最低,就必須對綠色成本加以控制,以盡可能低的綠色成本換取環境資源的高效利用。
4.綠色收入
綠色收入是指對環保進行投資而獲得收益,包括企業形象的提升與社會知名度的擴大。綠色收入的確認應符合以下條件:一是能否引起企業當期的凈利潤增加,并增加凈資產;二是綠色收入產生的原因是否由于保護資源環境和治理污染后產生的;三是綠色收入的表現形式是否是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或是資產減少數額的減少或費用發生額的降低。
(二)綠色績效
1.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
資源型企業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的綠色績效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有:節能節水工作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節能降耗設備的更新改造與管理情況是否完成;廢棄物與廢舊資源綜合利用情況是否完成;環保制度的執行情況;污染源整治情況;排污費用的交納情況;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和執行情況;參與或承擔的污染集中控制情況;排污申報登記情況。
2.資源環境保護和改善情況
資源型企業與資源環境保護和改善情相關情況的綠色績效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有:資源環境質量指標的達標率;污染治理情況;污染物回收利用情況;企業綠化率以及應承擔的社會綠化責任;推行循環經濟的情況;其他污染治理措施和事項。
3.資源環境損失情況
資源型企業與資源環境損失情況相關的綠色績效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有:資源環境的耗用量;發生的污染事故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危險材物品主要是化學類物品的使用和保管情況;其他損害資源環境的有關事項。
三、資源型企業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
(一)財務信息的披露方式
使用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及其附注的方式披露和資源環境問題相關的財務因素,可以較為全面地考慮資源環境影響下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具體方式有:一是不單獨揭示其財務影響,而是將其列入相關報表中;二是將和資源環境有關的財務信息以會計科目的方式列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資產負債表中披露將用于環境保護和排污處理的資產、環保問題引起的資產減損以及用于環保的準備金和負債用的會計科目,利潤表中列入將環境收入和環境費用作為會計科目,現金流量表中例如反映環境方面的現金收支的專門項目。
(二)綠色績效的披露方式
1.利用信息披露工具加以披露
將綠色績效的內容分散到財務信息披露的工具中加以揭示,可在半年報或者年報中加以披露,這種做法操作簡單,但是由于綠色績效的內容被分散,,利益相關者很難對企業的綠色績效有直觀的了解,失去了全面和完整性,也增加了管理上的困難。
2.編制專門的綠色績效報告
編制專門的綠色績效報告,這樣可以避免企業綠色績效的內容被分散的缺點,使得披露的內容能形成完整的體系,從而更能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綠色績效信息的需求。專門編制的綠色報告可以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表述,同時適用多方面需要,還可以對綠色報告進行綠色審計,提高綠色績效報告的可信度。總之,在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在資源型企業中推行綠色會計,披露綠色會計信息勢在必行,當然發展綠色會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相關研究還不夠成熟,不能一蹴而就,應科學結合我國的國情,理論結合實踐,推進綠色會計在我國的發展。
作者:孫曉鳴 單位:杭州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趙金寶.對我國綠色會計的探討[J].投資與創業,2012.
[2]曲英暉.中外綠色會計準則之比較[J].中國農業會計,2012.
[3]張經緯.低碳經濟條件下實施綠色會計的探討[J].經貿實踐,2015.
[4]彭宜霞.綠色會計在中小企業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商情,2015.
- 上一篇:中學生循環經濟思想教育探討
- 下一篇:招投標制度對建筑市場經濟的規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