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循環經濟研究
時間:2022-07-13 10:49:08
導語:水產養殖循環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我國確立的“以養為主”的漁業政策使水產養殖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引導水產養殖戶發展集約型水產養殖,將成為促進現代水產品質量安全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現實需要。我國集約型水產養殖起步較晚,漁業技術較為落后,現階段仍然屬于水產養殖的初級階段,水產養殖模式比較傳統,積極引導水產養殖主體發展集約型養殖,對提高我國水產養殖產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1]。
2循環經濟理論和相關概念界定
循環經濟理論始于波爾丁的“宇宙飛船經濟”,波爾丁提出將地球類比為宇宙飛船,在一種封閉的經濟體系內,完成物質循環與資源充分利用。“宇宙飛船經濟理論”后經過不斷延伸,發展成為“循環經濟理論”。2.1循環經濟基本理論。循環經濟理論是以“3R”原則為基本原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化資源配置,達到資源最大利用效率,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理論。該理論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賦予了其可持續發展等新內涵,該理論也由狹義的循環上升到廣義的發展[2]。崔軍(2011)闡述了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的現代農業規劃實踐,研究了國外先進循環經濟發展。曹彩虹(2014)提出自然資源的管理,環境成本的轉移等問題成為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重要問題。張智光(2017)提出發展廣義的循環經濟理論,認為需在循環的廣度上,超越資源利用循環,向上游的可再生資源拓展[3]。2.2循環經濟相關概念界定。循環經濟理論以“3R”原則為核心,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吳季松(2005)在“3R”原則的基礎上,增加“再思考”和“再修復”原則,即“5R”原則。該原則是在資源總量不斷下降和資源環境惡化的情形下提出的,目的是積極引導人類遵循循環經濟,合理進行生產實踐?!?R”理論得到不斷拓展,發展和完善了循環經濟理論[4]。
3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集約型水產養殖發展思路
3.1管理思路。在循環經濟理論“3R”原則的基礎上,分析水產養殖循環經濟模式的管理思路。關于發展集約型水產養殖的管理思路,水產養殖主體需要改變陳舊的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建立管理意識,改變以往的經驗決定養殖行為,對養殖規模進行科學的測算,積極引導水產養殖企業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幫助養殖散戶樹立管理概念,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處理后排放,遵循循環經濟理論中“減量化”原則、“再利用”原則以及“再循環”原則[5]。3.2資金思路。在循環經濟理論“3R”原則的基礎上,分析水產養殖循環經濟模式的資金思路。資金是水產養殖的先決條件,水產養殖前期資金投入較高且具有高風險。往往導致水產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陷入資金困境。水產養殖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申請加入水產養殖專業技術合作社,獲取資金支持。也可以多家自主聯合成為養殖主體,共同經營。水產養殖企業可以通過和其他企業合作,實現共贏,補充自有資金的不足[6]。3.3政策思路。在循環經濟理論“3R”原則的基礎上,分析水產養殖循環經濟模式的政策思路。政府應該對集約型水產養殖給予財政支持,制定相關的資金補貼政策。幫助水產養殖散戶完成污染處理,包括產生的重金屬、殘餌。其次,由于養殖企業生產規模大,政府可以實行水產養殖的設備補貼政策,促進企業選擇健康的水產養殖模式,監督企業遵循循環經濟模式,生產行為符合“再循環”原則[7]。3.4技術思路。在循環經濟理論“3R”原則的基礎上,分析水產養殖循環經濟模式的技術思路。目前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具有先進性和復雜性,對于養殖戶和大部分養殖企業來說,科研能力較差,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和接受養殖新技術。政府應該專門設置集約型水產養殖模式的科研機構,推進養殖循環經濟模式的研發,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經驗交流。從而在源頭、過程和污染處理環節都實現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遵循循環經濟理論中的“3R”原則,為我國發展集約型水產養殖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崔軍.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的現代農業規劃理論探討與案例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1,(11):283-289.
[2]張智光.面向生態文明的超循環經濟:理論、模型與實例[J].生態學報,2017,(13):5-13.
[3]吳季松.循環經濟理念的最新規范與應用[J].環境經濟雜志,2005,(8):13-15.
[4]雷霽霖.中國海水養殖大產業架構的戰略思考[J].中國水產科學,2010,17(3):600-609.
[5]陳軍,徐皓,倪琦等.中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發展研究報告[J].漁業現代化,2009,(4):1-7.
[6]…Blancheton…J…P.…Developments…in…recirculation…systems…for…Mediterranean…fish…species.…Aquacult.Eng…,2000,(22):17-31.
作者:胡海玲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 上一篇:知識經濟與就業方式探討
- 下一篇:胃潰瘍治療藥物經濟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