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論文

時間:2022-08-21 10:49:02

導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論文

1制約我國向低碳經濟社會轉型的劣勢因素分析

1.1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難度大

由于我國國土資源面積遼闊,能源和資源的儲量豐富,所以在經濟生產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資源節約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采用粗放型發展戰略,而這種發展方式的弊端正在逐漸顯現,資源過度浪費導致我國正面臨著能源儲備量不足的危機,雖然近年來政府大力提倡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轉變,但由于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根深蒂固,所以要想在短期內有較為根本的轉變具有很大難度。

1.2煤炭能源的消耗量占據主導地位

我國長期以來都以煤炭資源作為主要的能源供給來源,這是由于在煤炭能源在我國分布面積較為廣泛且具有充足的儲量。煤炭資源在使用過程中會導致碳排放量過高,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是引發溫室效應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我國政府正在努力嘗試改變工業生產的能源結構,開發更加新型的環保能源,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天然氣資源。但由于新型能源的使用成本在近年來有不斷抬頭的趨勢,較煤炭能源不具有成本優勢,因此,煤炭的主導地位在很長時間之內都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1.3產業生產結構的制約

在全球化經濟合作中,我國的貿易輸出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商品為主,而這些商品的生產制造通常都要耗費大量的物質資源,帶來巨額的環境成本,這不但降低了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地位,還會直接加重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1.4低碳技術發展水平較為落后

技術水平較為落后是制約我國向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客觀因素。要想真正實現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就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依托,而我國在工業生產方面,往往只致力于如何依靠能源的消耗來實現產量的增長,而對技術研發不夠重視,導致我國在新能源開發和新型生產技術研發方面還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也制約了低碳經濟轉型的步伐。

2轉型優勢分析

2.1發揮空間大,轉型效果明顯

由于我國在低碳經濟發展轉型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較其他國家而言就具備更為明顯的發揮空間。傳統的粗放型,高耗能經濟發展模式長期主導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與世界同行業領域相比較,工業生產的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都高出許多,因此,只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降低產品的能耗,其低碳轉型效果則會更加明顯。

2.2先天性能源優勢

我國能源種類眾多,除了傳統的煤炭資源之外,還存在大量的環保清潔能源,因此,可以通過對清潔能源的利用來實現低碳轉型的目的。例如,風能和太陽能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就可以借助自然資源來達到工業生產目標,而同時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2.3技術合作潛力大

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在低碳技術方面還存在較大落差。比如,在電力行業中煤電的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技術、高參數超臨界機組技術、熱電多聯產技術等,中國仍不太成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方面,大型風力發電設備、高性價比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燃料電池技術、氫能技術等,與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領域,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問題、混合動力汽車的相關技術等,還處于探索階段;冶金、化工、建筑等領域的節能和提高能效技術,也有較大改進余地。另一方面,低碳技術國際合作的機會在增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此外,中歐之間簽署的《中歐關于氣候變化的共同宣言》,美國發起的《亞太地區清潔發展與氣候新伙伴計劃》等多邊及雙邊合作都把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合作作為基石。

3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

3.1堅持國家利益,正確評估中國溫室氣體減排的義務和責任

中國的碳排放增長不僅要考慮中國特定的發展階段因素,更要考慮現代貿易和投資引發的轉移性因素,尤其是高碳產品出口引起的碳排放問題。要把中國特定發展階段所產生的"生存和發展排放"的客觀必然性與發達國家的排放相區別,并要求出口的需求方,為由出口產品造成的排放買單,從而減少中國在減排溫室氣體上面臨的國際壓力,避免陷入發達國家借氣候問題給中國設計的陷阱。同時,在進行低碳經濟的國際合作中,要堅持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標準,對技術和項目嚴格把關,并準確核算減排成本,增強碳排放交易的透明度,防止清潔發展機制等項目成為發達國家廉價的減排工具。

3.2改變落后的經濟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

從根本上轉變對于低碳發展方式的認識,積極的參與低碳減排行動,實現最佳減排效果。首先,政府要創造一個有利于低碳發展模式推廣的宏觀經濟發展環境,并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要充分認識到低碳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方面長期的堅持和共同努力,同時要正確處理好在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抱枕轉型效果。其次,還要重視人們的配合,要逐漸轉變人們對于低碳轉型重要性的認識,使人人都能參與到低碳減排的行列中來。

3.3構建“低碳經濟試點區”,探尋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

可以考慮按照不同地區和部門的特點,選擇試點區。比如,在東部和西部地區各選擇低碳經濟試點區,采取相關政策吸引研發及高端制造業投資,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業,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示范區。

作者:蔡旭單位: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朝陽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