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鋼材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時間:2022-01-21 02:51:08
導語:淺談鋼材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鋼鐵生產和消費大國,鋼鐵行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在中國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來,我國鋼鐵業發展迅速,產能提高,中國鋼鐵產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但滿足了國內經濟的發展需求,還推動了鋼材的出口。隨著我國鋼材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必須要重視鋼材出口問題,研究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鋼材出口;中國經濟;影響
自2003年以來,我國鋼材市場進入了空前繁榮的階段,出口量的增速超過了進口量,從鋼材進口大國轉變為鋼材出口大國,但是經過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我國鋼材的出口出現了下滑,不但給鋼鐵產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鋼材出口的疲軟也造成了中國經濟的大幅度縮水,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和政策,2010年開始呈現回升的態勢。
1我國鋼材出口發展情況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國鋼材出口經歷了兩輪增長,一是在2003年之后,鋼鐵產業得到了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世界鋼鐵需求也明顯增加,因此在這種難得的發展機遇下,我國鋼材出口量迅速增加,在之后的幾年中一路飛速發展,到2007年我國鋼材累計出口達到6265萬噸,在2018年上半年,隨著全球通貨膨脹的不斷增加,2008年下半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我國鋼材出口的形勢急劇惡化,給鋼材出口帶來了很大的危機,2009年我國鋼材出口數量同比下降59%。在之后的幾年,鋼材出口量持續回升,我國鋼材的主要出口市場在東盟、韓國、歐盟和美國,東盟是我國鋼材第一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品種為合金棒線材、合金板帶、鍍層板帶等;韓國是我國鋼材第二大出口市場,出口的品種主要有棒線材、熱軋板卷、涂層板等;歐盟是我國鋼材第三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普通板材;美國是我國鋼材第四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普通冷軋薄板卷、鍍層板帶和合金棒線材等。
2影響鋼材出口的因素
第一,國內產能過剩所引起的供需結構的變化,供需結構發生了變化就自然會影響到鋼材的價格,進而拉開了我國鋼材價格與國際市場的價格差,促進了鋼材的出口。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鋼材的出口,但是由于我國國內鋼材價格的疲軟,必須擴大鋼材的出口,國家也提供了一些相應的扶持政策,調整了鋼材出口退稅,從而增加了我國鋼材出口在國際商場的競爭力。[1]第二,全球經濟的逐步恢復,也必然會造成鋼材消費的增加,目前,全球的粗鋼生產地基本都集中在我國,因此全球經濟的復蘇勢必會增加我國鋼材的出口需求,一些發達國家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全球高速鐵路的發展,很多國家都制訂了相應的高鐵發展計劃,而我國的高鐵無論在建設技術、建設運營,還是建設成本方面,在國際市場都有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在高鐵出口的帶動下,我國鋼材出口也會有所增加。第三,反傾銷的影響,很多歐美國家曾經發生過因為鋼材產生的反傾銷案例,因此世界各國都想通過反傾銷來維護本國鋼材利益。我國的鋼材出口主要是一些低價格的低端產品,因此這種價格上的優勢容易引起不滿,除此之外,我國很多鋼材企業也已經與國際知名的鋼材貿易公司展開了合作,但是一些歐美國家在庫存控制上比較嚴格,削減了鋼材進口的消費,希望通過反傾銷貿易維護鋼材利益,因此給我國的鋼材出口增加了難度。[2]
3鋼材出口增長的正面影響
隨著鋼材出口的增長,會帶來一系列的正面影響,比如能夠為鋼材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也擴大了國際鋼材市場所占的比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鋼鐵企業實現了全面的發展,不但重視國內市場,還進行了國際市場的開發,調整了鋼鐵工業的結構。在國內市場上,我國的鋼材需求關系不平衡,供嚴重大于求,產量過大,國內消費需求不高,因此鋼鐵企業必須要將目標轉向國際市場,來減少自身的生存壓力,當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隨著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對鋼材的需求量會大幅度增加。[3]
4鋼材出口增長的負面影響
隨著鋼材的大量生產,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影響鋼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鋼鐵企業,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更加嚴重,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會影響我國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也會影響我國宏觀經濟的調控。現階段,在鋼材市場的現有形勢上,我國鋼材出口的壓力仍然較大,隨著成本的不斷提高,給下游行業增加了負擔,除此之外,在未來的一長段時間內,國際鋼材的供求關系一定會發生一些變化,而我國很多鋼鐵企業并沒有長遠的打算,缺乏有國際市場競爭的戰略,從而促進我國鋼鐵企業的良好長遠發展。[4]
5鋼材出口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
針對“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其各自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禮儀文化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應開設相應的跨文化課程,向學生講述沿線國家歷史發展歷程、文化特色及宗教信仰。這樣一來,能夠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因禮儀文化差異導致的商貿交流沖突發生。
6結論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與“互聯網+”背景下,給國際貿易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應最大限度上規避風險,迎接挑戰和機遇。通過全面分析當前行業對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需求情況,轉變人才培養方式,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培養出更多高水平專業人才,為國際貿易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春燕,劉景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3):86-88.
[2]劉一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22.
[3]時浩淞.新常態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414.
作者:李松鴿 單位:青島悅豐物流有限公司
- 上一篇:大數據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企業新經濟生態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