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知識產權的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7 06:50:00
導語:行業知識產權的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產權不同于所有權,所有權是財產權,產權是利益權,經濟學從研究所有權到既研究所有權又研究產權,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反響,是現代經濟學進步的表現,展現了現代經濟學比傳統經濟學更為廣闊的研究視野。行業不同于企業,并不是歸屬誰所有的,但是,有行業利益的存在,就有行業產權的存在。行業產權代表了行業的整體利益,這種產權是具有集合性的公共產權,不是可以分散給行業內的各個企業的,而是相對于行業的存在而存在的。行業協會根據行業產權保護行業利益,是通過行業協會的社會中介作用實現的,是表現為有組織的行業自律和企業自律達到目的的,不是依靠政府作用對于企業進行更強制的約束,更不是運用法律手段制止本行業企業的不當行為的。
關鍵詞:產權;行業;協會;利益
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中,產權理論占據重要的地位。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科斯是現代產權理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他根據產權范疇,論述了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闡明了產權交易的基礎涵義,突出地強調沒有產權界定的社會是一個效率絕對低下、資源配置絕對無效的社會。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權理論的研究不斷地深化和擴展,更加增進了應用性。2009年,“在西南財經大學和新知研究院主辦的‘新知研究院2008--2009年度課題交流與經濟形勢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圍繞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問題進行了研討,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產權理論研究取得了豐富成果?!@些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產權理論的繼承和創新?!蔽覈洕鷮W家劉詩白教授指出:“黨的十七大制訂了新時期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推進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改革的方針、政策。發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改革,仍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頭戲。在新時期,為了構建更加完整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我們應該按照黨中央的要求,繼續推進和進一步搞好新一輪的產權制度改革和主體財產權的構造?!北疚臄M從現代產權范疇的界定出發,具體討論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行業產權的性質、意義和運作等方面的理論問題。
一、對于產權范疇的界定
作為已經風靡全球的產權理論奠基人,科斯本人并沒有對產權給以明確的定義。在科斯定理的傳播中,產權范疇的定義是科斯的一些追隨者根據科斯著述和法學原理作出的,他們認為產權是一組權利,包含“占有、使用、改變、饋贈、轉讓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財產的權利。”
重要的是,經濟學的產權范疇界定不能根據法學的理論闡釋,更不能跟隨在法學的產權范疇的界定之后再界定。相對法學,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更為基礎的研究學科?;蛘哒f,任何涉及經濟領域的法學范疇界定,都應是建立在相應的經濟學范疇界定的基礎上。因為,經濟關系是有史以來人類社會中最基礎的社會關系。從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人類的經濟關系屬于社會經濟基礎,而法學研究的人類的法律關系則屬于社會上層建筑。無疑,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不是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所以,在由科斯興起的現代產權理論研究中,不論是科斯本人,還是科斯的追隨者,似乎都沒有搞清楚社會經濟關系與社會法律關系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而是將對于這兩種不同的社會關系的研究混雜在一起,這樣形成的結果是既不利于經濟學產權理論的研究,也不利于法學對于人們的經濟生活如何進行法律調整方面的研究。身處復雜的社會之中,撇開法律關系進行經濟研究是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必然要求。有了對于基礎經濟關系的斷定,才能有相應的法律關系的調整和法律對于人們經濟生活中各種權利的保護。
如果產權就是指在人類經濟生活中的個人或組織擁有的法律權利,那么,這就是法學范疇而不是經濟學范疇。盡管清晰的法律產權可以很好地有助于解決外部不經濟的問題,但經濟學研究的是更為基礎的社會經濟關系。就此而言,經濟學研究的任務是為法律斷定清晰的產權供給理論基礎的。如果產權就是指占有、使用、改變、饋贈、轉讓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財產的權利,那么,這一定義之中還隱含著不同法學體系懂得的重大區別。當今世界,法律分為大陸法和英美法。從大陸法看來,產權本身是不可分的,一物只能有一個產權,作為產權擁有的客體,一般是有形物。而英美法中的產權客體,不僅是有形物,還可以是某項權利。這樣的某種權利的產權涵義是復雜的,它可以用來指某人具有的權利,也可以用來指某群體具有的權利,并且這方面的權利都與財產占有無關。譬如,某人或某群體需要安靜的生活環境,他或他們一旦受到噪音的騷擾,就會使他或他們完全與財產無關的權利受到侵害,或者說使他或他們這方面的產權受到侵害。這樣舉例講,可能比科斯在《聯邦通訊協議》一文中的舉例更確切。
科斯舉的案例是:當火車駛過一片種有樹木和莊稼的土地時,機車排出的煙火經常引起周圍的樹木、莊稼著火。如果這塊土地屬于農場主,農場主就有權禁止火車排放煙火,火車若要排煙,火車的所有者就必須向土地的主人賠償一定的費用。相反,如果火車主人具有自由釋放煙火而又不負責任的權力,那么農場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車釋放煙火所導致的火災造成的損害,進而要求火車不放煙火,就必須向火車主人支付一筆費用,以使火車主人愿意并能夠不排煙火,甚至停止運行。
科斯用這樣的一個案例試圖說明,更有效地消除外在性,用市場交易的方法實現賠償,前提就在于明確產權。僅就此案例而言,科斯強調的明確產權,是指明確法律賦予的產權,而且這種賦予是帶有任意性的,并不具有經濟學研究針對的客觀性。在科斯看來,要么可以賦予農場主產權,要么可以賦予火車主產權,只是二者之中必須明確一個擁有產權;明確農場主有禁止火車排放煙火的產權,火車若要排煙,火車主就必須向農場主賠償一定的費用;明確火車主具有自由釋放煙火而又不負責任的產權,那么農場主若想避免由于火車釋放煙火所導致的火災造成的損害,進而要求火車不放煙火,就必須向火車主支付一筆費用。事實上,這樣的案例明顯地抹殺了產權應當具有的客觀性。農場主擁有土地,就必然擁有土地不受侵害的權力,這是客觀決定的;而火車通過這塊土地,法律并不能賦予火車主釋放煙火而又不負責任的權力,這也是客觀不能允許的。因而,只可能是肇事的火車主向受到損失的農場主賠償,不可能是農場主失去保護自己土地的權力向肇事的火車主賠償。產權在法律上的明確并不能任意而為,并不能缺失或違背經濟關系具有的客觀性??扑篂檎f明產權明確的重要性,任意舉例,違背事實,恰恰表明接受科斯產權理論的現代經濟學研究還具有十分明顯的幼稚性。科斯關于產權的著述,雖然引起了經濟學界高度重視和廣泛討論,甚至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科斯從法學的角度認識的產權范疇還是與需要從客觀性出發的經濟學對于產權范疇的界定存在著較大的距離。
經濟學的認識源于人類客觀的經濟生活,經濟學認識的發展源于人類客觀的經濟生活的發展??扑沟漠a權理論對于現代經濟學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但經濟學的產權研究仍需要從經濟生活實踐出發,保持經濟學范疇的客觀性,不能跟在法學概念的后頭,迷失經濟學研究的性質。科斯最大的貢獻就是向經濟學供給了一個可深入研究的不同以往所有權范疇的產權范疇。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中,將產權范疇等同于法學的產權范疇是不妥的,盡管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將產權范疇等同于所有權范疇也是不能允許的,那將是完全忽視了產權范疇和產權理論創新的重要意義。我們必須明確,對經濟學范疇的認識只能源自社會經濟生活,而不是源自經濟學家的頭腦。各種經濟學范疇都是對經濟生活的客觀內容的抽象認定。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發展了,經濟學范疇才會有新的變化。所有權范疇在經濟學研究中,是對20世紀中期以前的社會經濟生活的一種反響;而后,社會經濟生活發展了,才應運而生出現了現代的產權范疇對于社會經濟生活新的認識和概括。如果沒有現代社會經濟生活的高度復雜,也就不會產生相對所有權范疇更為復雜的現代產權范疇。從經濟學研究的角度界定,現代產權范疇是現代高度復雜的社會經濟生活的反響,是在所有權范疇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的經濟學范疇。產權涵蓋所有權,所有權反響的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遠遠不及產權,相比所有權,現代產權范疇具有更為豐富的客觀認識內容。
第一,所有權只表示對于財產的占有、安排、使用、收益等權力,而產權則表示對于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所有利益保護的權力。比如,不受噪音的干擾,也是一種利益要求,可以表述為是一種產權。再如,在召開會議的房間里,所有的人都要求空氣清新,盡管會議室并不屬于前來參加會議的人所有,會議室的空氣也不是歸這些人所有的,但是,為了自身的健康,即為了保護自身的這方面的利益,所有來這里開會的人都具有要求空氣清新的產權。簡言之,所有權表示的是財產權,產權表示的是利益權。由于財產權是包含在利益權之內的,這就決定了所有權是包含在產權之內的,即凡是所有權都可稱之為產權,而產權卻不可都稱之為所有權,產權比所有權的概括范疇大,并不僅限于表示對于財產的占有、安排、使用、收益等權力,凡是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有產權。
第二,作為財產權,一個所有權不能衍生出另一個所有權;而作為利益權,一個產權卻可以衍生出另一個產權。例如,一家公司擁有一家酒店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是唯一的所有權,不可能出現第二個這家酒店的財產所有權;但是,這家公司卻可以將這家酒店租賃出去,使自己擁有的所有權性質的產權之外,又衍生出一個租賃性質的酒店產權,歸屬這家酒店的租賃者擁有,而且,酒店的租賃者要憑借這一產權進行市場化的經營獲取自身利益和保護自身利益。
第三,在一定的時點上,表示財產歸屬的所有權不能分割,屬于誰的就是誰的;而在一定的時點上,表示利益存在的產權卻可以分割,可分割成不同方面的產權。例如,在某一時間某一條生產線歸屬某企業所有,這是不變的,也是不可分的;但是,同時在這條生產線上工作的5名工人,卻可因分工將這條生產線的生產產權分割成5個部分,每人擁有其中一部分生產產權,并由此決定自身工作利益的存在和獲取相應報酬的利益要求。
第四,現代產權的界定比傳統所有權的界定更為精細準確。例如,在以前,某人擁有一畝地的所有權,基礎的含義就是說某人擁有了這一畝土地的地面;而現在,用產權界定,就可能要明確這畝地的地下10米以下和地上10米以上不屬于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土地的既定使用性質不能改變,等等。
第五,對于既定的財產,可以說所有權只有一個;而產權在既定的利益上可以形成產權束,即形成眾多的產權利益的同時存在。例如,一條皮帶,只有一個所有權,歸一個人使用;但一個城市的公眾,對于這個城市,在關心他們的自身利益上,卻擁有不要噪音、環境綠化、大氣清新、水質安全、干凈衛生等等多方面的公共產權,形成一種內容豐富的產權束。
總之,不同的經濟學范疇是對不同的經濟生活內容的反響。因此,準確地講,“產權是一個在當代應運而生的范疇,它可以表示所有權的全部內容,更可以比所有權范疇描述更多的經濟權益要求。在最一般的意義上,我們可以作這樣的定義:產權是社會經濟生活中各種利益歸屬所需要的基礎保護權力。簡而言之,產權就是利益權,而不單純是財產權,有財產可以有產權,沒有財產也可以有產權,只要有利益歸屬存在,肯定就有產權存在。”現代產權范疇的出現,其對現代經濟生活內容的概括反響,客觀上已經不同于傳統所有權的反響內容。所有權可概括為是財產權,而現代產權則可更大范疇概括為是利益權。經濟學從只研究所有權到既研究所有權又研究產權,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反響,是現代經濟學進步的表現,展現了現代經濟學比傳統經濟學更為廣闊的研究視野。在科學界定現代經濟學的產權范疇的基礎上,我們才可以進一步探討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行業產權問題。
二、什么是行業產權
產權是利益權,行業產權就是保護行業利益的權力。行業不同于企業,并不是歸屬誰所有的,但是,有行業利益的存在,就有行業產權的存在。行業產權代表了行業的整體利益存在。這種產權是具有集合性的公共產權,不是可以分散給行業內的各個企業的,而是相對于行業的存在而存在的。根據行業的市場分類,相應有不同行業類別的行業產權。
(一)壟斷性行業的行業產權
壟斷性行業包含自然壟斷行業和經營壟斷行業,自然壟斷行業是指電信、自來水、供電鐵路等行業,經營壟斷行業是指公交、民航、軍工、造幣、市政等行業。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壟斷性行業都是由各級政府創辦的公營企業經營的,民營企業只有在政府特許的情況下才能進入,并不占主流。占主流的公營企業分為中央公營企業和地方公營企業,分辨把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手中。各級政府直接或間接地把持這些行業,是為了使這些行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更好地起到保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作用。
壟斷性行業產權代表了壟斷性行業的整體利益。但與其他行業產權不同,這些壟斷性行業的產權是直接與國民經濟整體利益掛鉤的,正因如此,這些行業才需要各級政府直接或間接把持經營。但是,這些壟斷性行業的產權仍是獨立存在的,也仍是需要本行業企業精心保護的。像電信行業,雖是自然壟斷行業,但也要通過各地企業向社會供給優質的服務,才能保護本行業的利益,其行業的產權必須在保護本行業的利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像軍工行業,屬于經營壟斷,沒有或者說不存在外在的競爭壓力,但其技巧的研發決定行業的命運,只有不斷地研制出新型武器,才能保持行業的活力,所以,不斷實現高水平的技巧進步正是這一行業的利益所在,正是這一行業產權所要保護和行使權力。城市的出租車屬于公交系統,不能民營化,必須把持在各地政府的公營企業手中,尤其是租車價格,更是要由各地政府直接把持的。在這一行業,更是具有整體利益的存在,行業產權需要得到非常妥善的運作,才能起到保護全行業整體利益的作用。
(二)寡頭壟斷行業的行業產權
寡頭壟斷行業是指由少數幾家企業壟斷本行業經營的行業。這幾家企業的產量占全行業總產量中很高的比例,從而把持著該行業的產品供給和產品價格。寡頭壟斷行業的形成是由某些產品的生產與技巧特點所決定的,如鋼鐵、汽車、石油等行業。而且,寡頭壟斷企業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種種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對某些寡頭壟斷企業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進寡頭壟斷行業的形成。
相互依存是寡頭壟斷行業的基礎特征。由于企業數目少而且占據市場份額大,無論怎樣,一家企業的行為都會影響其他企業的行為,影響整個行業市場。所以,每個寡頭在決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時,都非常重視本行業其他企業對自己這一策略和政策的態度和反響。每個作為寡頭壟斷者的企業是獨立自主的經營單位,具有獨立的特點,但是他們的行為又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由此可見,在各個寡頭壟斷行業,都是存在十分鮮明的行業利益的,即都是具有客觀的強烈的行業產權要求的。
正是由于寡頭壟斷行業的企業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互依存性,在寡頭壟斷行業的市場中,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是被明確認識到的,因此,這種行業的整體利益是十分明顯地表現出來的。例如,某一家鋼鐵企業降低價格或擴大銷售量,其他鋼鐵企業都會受到顯著影響,從而作出相應的對策。這就使得任何一家鋼鐵企業作出某項決策的時候,都必須考慮整個行業的具體反響,并對這種行業的反響作出估計,而不能不考慮保護全行業及自身的現實利益問題。與壟斷性行業產權相比,寡頭壟斷行業產權的市場表現更加明顯。從最簡單的行業關系講,在這種行業中,每個企業都必須做到自覺保護行業產權,任何企業都不敢損害行業產權,因為每個企業的命運都是和行業的命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的。
(三)競爭性行業的行業產權
競爭性行業是指一個行業市場中有許多企業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的行業。在壟斷競爭理論中,把這一類行業中的企業稱之為壟斷競爭企業。
在競爭性行業中,企業數量較多,每家企業都只占很小的市場份額,因此,單個企業產銷量的變化對于其他企業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假定,某一家企業決定有限度地降低其產品的售價以擴大銷售量,于是其他同行業企業就會由此喪失一部分客源,但該企業所擴大的銷售量在整個行業市場上所占份額很小,再加上高度分散。因而其他企業并不會明顯感受到這種競爭性的影響。
在競爭性行業中,實際各個企業的產品是有差別的,企業之間的成本水平和技巧水平也未必相同。但在競爭性的行業市場中,競爭總是激烈地存在著,企業之間往往競爭過度,甚至,在競爭的前提下,采用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從事企業經營活動,從而損害競爭對手的企業利益和本行業的整體利益。這也就是說,在競爭性行業,企業最容易忽視行業利益,也最容易損害行業利益。因此,在這一類行業,強調行業的利益和行業產權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而且,在這一類的行業中,企業的數量也是最多的。
競爭性行業中的企業過度競爭會造成全行業嚴重虧損,使本行業處于弱勢行業之中。有的企業產品售價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就這樣,還仍在用低價格的殺手锏逼迫本行業其他企業進入微利經營的態勢,使整個行業處于毫無發展后勁和希望的狀態。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充分地表明了在這些行業,行業產權尚未被運作起來發揮應有的保護行業利益作用。所以,在高度復雜的現代市場經濟中,尤其是在競爭性行業,必須遏制企業間的過度競爭,將行業產權很好地運作起來,將行業產權的作用很好地發揮出來。
三、行業產權的運作
與市場專業中介機構不同,社團法人性質的行業協會、地方商會等是社會中介組織。這些以行業協會、地方商會形式存在的社團法人是非營利機構,即不能像企業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一樣向市場供給有償服務。這類社團法人性質的社會中介機構的存在是必要的,或者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是必不可少的,設立這一類的社會組織對于增進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自覺保護市場經濟秩序,是十分重要。
在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的起步階段,社團法人性質的社會中介機構本應起到保護市場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會管理不到位,目前在這一類社會組織的活動中也存在著嚴重的行為不規范的問題。其中,對市場危害性最大的問題是,打著非營利組織的旗號從事市場營利活動,利用社團法人具有的公信性蒙騙企業,巧立各種名目向企業收費,或逼迫企業為其組織的各種活動買單?!敖陙碛行┬袠I協會掛靠在某些政府部門下,用各種方法迫使使企業入會,收取高額入會費,還通過‘評比’、‘排名’、‘認證’‘會展’等手段,向企業亂頒證、亂收費,在自毀信譽的同時,也使主管部門的權威受到嚴重損害?!边@樣一來,企業對于名目繁多的這一類社團組織不是歡迎,而是煩不勝煩。從企業對這一類組織的排斥看,目前清理整頓這一領域是急切需要的,否則,長此以往,將會給社會造成越來越大的危害。從社會管理的角度講,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在今后的社會中介組織建設中,必須堅決地制止所有的社團法人非營利機構從事違背其存在宗旨的市場營利活動。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對于規范市場具有其他監管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強化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是各個市場經濟國家強化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這需要各個行業從保護本行業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自覺地約束本行業的企業行為,嚴肅誠信,奉獻社會,安分守法。要做到這一點;即保證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的規范和具有顯著的成效,在各個地方,都需要積極發揮地方商會的作用;各個行業中,都必須組織成立規范的行業協會。
在此,我們先不研究地方商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的活動和作用,只是側重討論作為社會中介組織的行業協會對于行業產權的運作問題。行業利益需要行業協會保護,這是成立行業協會的必要性,而行業協會正是依靠行業產權來實現對于行業利益保護的。一般都不需要再專門立法規定行業產權歸屬行業協會掌握,在行業協會成立的章程中就可以十分肯定地明確這一點。行業協會根據行業產權保護行業利益,是通過行業協會的社會中介作用實現的,是表現為有組織的行業自律和企業自律達到目的的,不是依靠政府作用對于企業進行更強制的約束,更不是運用法律手段制止本行業企業的不當行為的。行業協會唯一擁有的權力就是行業產權。
將行業協會等同政府部門,或是將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捆綁在一起,都是市場經濟體制不允許的。而且,即使是不捆綁,行業協會只是完全依賴于政府做事,離開政府力量就一事無成,那樣,也是取消行業協會的存在,也是沒有有效地發揮出行業協會在市場經濟中的應有作用。行業協會的存在需要運作行業產權,而不是其他什么權力,明確這一點,才是產權理論研究的一個貢獻,才是行業規范發展的一個條件。至于如何運作行業產權,開展行業協會的工作,這正是我們需要深入探討研究的。
中國包裝聯合會就是中國包裝行業的行業協會。在其章程中規定的主要業務是:落實國家包裝行業方針政策,協助國務院有關部門全面開展包裝行業管理和指導工作;制定包裝行業國家五年發展方案;開展全行業調查研究,提出有關經濟發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經政府主管部門同意和授權進行行業統計、行業信息;創辦刊物,開展咨詢;組織人才、技巧、職業培訓;組織技巧交流會、展覽會等;經政府部門同意,參與質量管理和監督工作;指導、幫助企業改良經營管理;組織科技成果鑒定和推廣應用;開展國內外經濟技巧交流與合作;制定并監督執行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和諧同行價格爭議,保護公平競爭;反響會員要求,和諧會員關系,保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經政府部門授權和委托,參與國家投資或國家控股企業重大技巧改革、技巧引進、投資與開發項目的前期論證;受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組織、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組織貫徹實施;受政府有關部門委托,參與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有關工作,參與企業產品從業人員的資質審查;參與指導包裝產品市場的建設;發展行業和社會公益事業;承擔政府部門委托的其它任務等。
中國包裝聯合會章程規定的具體業務范疇,可以給我們研究探討行業協會運作行業產權的基礎工作要點一個很好的參考。在對其初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實際,我們認為,行業協會保護行業利益,運作行業產權,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行業協會運作行業產權要展開行業自律的壟斷性預防,即要對于防止行業市場壟斷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中國新制定的反壟斷法規定: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本行業的經營者依法競爭,保護市場競爭秩序。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法律禁止的壟斷行為。行業協會違反法律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反壟斷法做出如此明確而嚴厲的規定,將強化行業協會的產權運作,對于實現在反壟斷方面的行業自律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公務員之家:
其次,行業協會運作行業產權要穩定本行業的供求關系,避免惡性競爭的發生。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依賴于行業的發展,行業利益對于企業的存在是一種整體利益,即行業產權是比企業產權更高一個層次的產權。確認這種行業利益與行業產權的存在是實行行業自律管理的客觀基礎,企業從保護自身利益出發,必須自覺服從行業產權的管理。如果某一個行業的企業盲目地擴大供給,那么不僅可能造成行業內的一部分企業的嚴重損失,而且會擾亂整個行業的市場秩序,對整個行業中的每一家企業都造成不利的影響。而自律性的行業管理是由行業協會實施的,在保護行業利益的前提下,行業協會可以具體運作行業產權,做好日常的和諧工作,有效地把持本行業的產品供求,達成行業內企業間的認識一致,不搞過度競爭。
再次,行業協會運作行業產權要規范本行業企業的技巧管理。技巧指標是行業自律的重要內容,沒有規范的技巧標準,企業就無法實現生產的規范和現代化的管理。而這種技巧規范,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是要由行業協會組織負責落實的,行業協會起到的不是政府管理作用,而是行業產權的對于本行業生產的約束作用。
而且。行業協會需運作行業產權保護行業信譽。不能讓已經出現的局部的問題擴大為行業的問題。比如,如果有一種熱水器出現傷人事故,熱水器行業協會就要立即行動,不能讓這次事故影響到整個熱水器行業的生產。行業產權的運作必須向全社會澄清事實,作出科學的解釋和分析,盡力保障本行業繼續正常生產,不受局部問題的影響,堅決地保護好本行業的整體利益。
最后,最重要的是,行業協會需運作行業產權保護本行業的產品及服務質量。質量是產品進入市場的準許證,不是更高標準的要求,行業協會要在這一基點的問題上做好工作,發揮行業產權的約束作用,促使本行業內每一家企業都能保證自己的產品及服務的質量超過市場允許進入的標準?;蛟S,行業協會依靠行業產權還能發揮更多更重要的具體作用,但我們認為,不論是哪一個行業的行業協會,只要能將保護行業利益的基點問題解決好,將行業自律和企業自律的工作做好,在目前階段,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參考文獻:
[1]張怡恬,我國產權制度研究結出豐富理論成果[N],國民日報,2009—7—24(7)。
[2]劉詩白,論中國的社會主義產權改革[J],經濟學動態,2009,(7)。
[3]R·庫特,法與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4]錢津,國有資產的市場化經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5]劉樹成,吳太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6]錢津,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若干基礎問題[J],蘭州大學學報,2008,(2)。
[7]李松,“官辦”協會角色質疑[J],瞭望新聞周刊,2007,(26)。
[8]錢津,論公共產權構成的企業利益關系[J],中國工業經濟,2004,(6)。
- 上一篇:經濟轉型理論發展論文
- 下一篇:兒童涂鴉生活實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