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下圖書館管理創新之我見
時間:2022-01-23 08:49:19
導語:知識經濟下圖書館管理創新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校圖書館管理現狀
高校圖書館管理現狀從總體上看:一是管理思想與服務理念由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逐步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二是計算機管理手段在圖書館的應用。但從目前圖書館管理現代化的整體趨勢看,高校圖書館管理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和不適應性。(1)人才引進機制不合理,高素質人才偏少。一方面,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圖書館,對于人力資源引進和配置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人員引進盲目隨意,人才引進不合理;另一方面,受外部因素,高校圖書館成為解決學校教職工家屬和引進人才的家屬就業的場所,以至于對高校圖書館有“人才家屬館”等說法,人員結構男女比例失調,知識結構不合理,高素質人才偏少。(2) 考核機制和酬薪激勵機制不完善,存在能者多勞、干多干少一個樣等情況,不重視考核,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完善的考核體系;專業人才崗位收入和普通工作人員的崗位收入也幾乎沒有什么差別,酬薪激勵機制不完善,嚴重打擊人才工作的積極性。(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方面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有效的長期規劃,在崗位設置和人員調配等方面隨意性較大,人才使用和人才后續培訓機制不完善,管理內容和管理方法還沿襲傳統的做法,以“事”為中心,把人視為“工具”,缺少應有的人本管理理念,忽視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4)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由于圖書館在高校待遇相對較低、社會地位不高,同時管理層人力資源管理觀念淡薄。(5)知識和技術基礎薄弱,以知識傳遞、知識開發和創新為服務內容的綜合能力弱。
2高校圖書館實行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人員素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也初具規模。但從高校的整體發展來看,圖書館的發展并無太大起色。其原因固然是很多方面的,但創新不足,管理滯后是其根本原因。因此,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內在需要。管理創新是指引入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組織方式而實現的創新。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無時無刻不在同外部讀者發生聯系和信息交換。傳統格局和管理方式必然要受到學校整個改革氛圍的影響和沖擊,“服務育人”和“教書育人”都將被賦予新的內容。外部環境的變化,為管理創新創造了新的空間,導致了管理創新機制的存在。
3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措施
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是復雜而又多變的,下面從管理理念創新、戰略管理創新、管理目標創新、人員管理創新、管理服務創新等幾個不同的角度來探析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創新。3.1管理思想創新。就是要求管理者具有新的管理思路。要立足于高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把現代科學的嶄新成果引進和移植到圖書館研究領域,激勵圖書館管理思想的創新研究,同時還要借鑒企業界的管理理論和追求創新的思想方法。要建立圖書館人才培養模式,造就一大批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管理人才,以改善和更新圖書館管理結構,從根本上改革圖書館現行制度中不規范隨意性大和在低層次上徘徊的局面,為圖書館在新世紀的創新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3.2管理理念創新。人類社會的每次重大變革,總是以思想進步引起思想觀念變革為先導的,同樣圖書館的變革也離不開管理的變革。沒有創新的思想便沒有創新的策略,就不可能實施圖書館的管理戰略以及管理服務創新,從而造成圖書館寶貴的信念資源的極大浪費。觀念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前提,是觸發創新靈感、創新智慧閃光的導火索。管理創新的過程將始終貫穿著觀念創新的思想,觀念創新是管理創新得以成功的前提條件。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一直沿襲。書本位和層次管理的模式,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桎梏了人的創造性。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要求首先從管理理念進行創新,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從書本位轉變為人本位。從載體管理向信息管理和傳播管理轉變,充分調動和發揮圖書館員的創新潛力,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以創新理念和創新行為來加強圖書館的管理,開辟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階段。3.3戰略管理創新。戰略管理是圖書館管理工作者在針對外部環境的基礎和內部資源條件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制定戰略意圖和戰略使命并付諸實施的過程。知識經濟時代戰略管理體現出如下特征:戰略管理是研究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的管理,具有超前性;戰略管理是尋求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平衡發展的管理,具有協調性;戰略管理是瞄準知識市場和人才市場的管理,具有導向性;戰略管理的目的是尋找圖書館生存空間和長期穩定增長發展的路子,具有激勵性,對高校圖書館而言,管理戰略實施全面創新,主要應包括:一是人才戰略,通過制定并實施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加大智力投資,倡導圖書館員終身教育,完善激勵措施,促使圖書館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二是文化戰略。知識經濟所依賴的知識和智慧是深藏于人們頭腦中的資源,人們需要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才能得以主動合作,相互交流。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建立融入人文精神、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以及全體員工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為一體的圖書館文化,注意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機統一;三是形象戰略。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要取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除了憑借服務質量取勝外,還要注意形象戰略功能,樹立良好的形象,方可贏得廣大讀者的依賴和支持。3.4管理目標創新。當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目標逐步地發生了變化,如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由低層次服務轉變為高層次服務,由靜態目標轉變為動態目標等。管理目標既是管理的出發點又是管理的歸宿。傳統的圖書館的管理目標就是及時地為讀者提供借閱服務,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教學科研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新教育的主課堂。應發揮自身長期積累起來的資源、技術和管理優勢,建設與信息高速公路相適應的電子圖書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必須設法從人文獻單元深入到信息單元,向用戶提供技術含量高的增值信息服務。同時做好文獻信息咨詢服務、情報檢索服務、定題跟蹤服務、重點課題服務、網上信息服務、指導讀者利用館藏資源和網絡資源。管理目標創新的實現,需要高校圖書館從人和物兩方面不斷地加強軟、硬件的建設。3.5制度建設創新。高校圖書館要創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新模式,就必須強化制度建設,進行管理制度的創新。要注意圖書館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的設計,防止一哄而起忙于投巨資建新館,造成大量重復建設的浪費。要重視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應用,這是圖書館發展的命脈。要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根據各館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各專業層次館員的中長期培養目標,保證一定的經費用于館員的在職進修和提高。要重視知識創新能力的發揮,使圖書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動管理型館員。3.6隊伍建設創新。加強高校圖書館管理關鍵是人才。必須要追求持續創新和適應環境的速度,加強以網絡為背景的人才集聚和資源整合的力度;加大智力投入份額和拓展服務品牌的效應。一要加強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大力加強黨建工作;有計劃地加強培訓,更新知識;建立責任制,真正做到領導落實、組織落實、措施落實、責任落實。二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即把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作為首要問題來思考。三要加大形成激勵機制的力度,謹慎決策,整體設計,周密安排,協同推進,形成人才集聚、人盡其才的局面。3.7管理方法創新。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要實現現代化管理,在辦館模式上實現創新管理,就必須改革舊的圖書館管理體制和制度,特別是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圖書館現行的管理體制和制度,其關鍵是人事管理體制的改革。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管理體制和制度,缺乏調動現有人員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存在著定位不清,內部機制不靈活,自主經營意識不強,投資效益不高,人員進出渠道不暢等諸多弊病。雖然這些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所改進,但這種管理體制和制度還遠遠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發展需要。知識經濟時代的人事管理制度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即以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發展為目標,體現人文關懷的美好與和諧,以激發圖書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人事管理體制強調的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推崇的一種管理方法,美國的通用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國的許多著名企業在實行了以人本為本的管理方法之后都獲得了巨大的成效。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交流最重要的場所,也應該引進人本管理思想,改變長期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給圖書館造成的管理落后的局面,運用人本管理思想進行圖書館的管理創新,重新認識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3.8實施決策創新。在知識經濟日益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信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體制轉型期各類矛盾紛繁復雜的新世紀,圖書館單靠幾個領導者的知識、能力和經驗來進行決策極易造成失誤。這就要求圖書館轉變決策方式,建立一支由本館和外單位優秀人才組成的團體,集思廣益的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來代替自己創新的重要環節。因此圖書館不僅需要開發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靜態文獻信息資源,更要注意收集、開發最新產生的即時性和跟蹤性的動態信息資源,提供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服務。這樣才能滿足用戶特別是科研型、決策型用戶的信息需要。網絡環境和數字圖書館的創建與使用為現代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開發和利用創造了有利條件。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應該把服務重心放在對知識的挖掘、整合與揭示,促進知識的生產與傳播方面,創造出新的知識并付諸新的用途,使之成為我國以“知識創新工程”為主題的國家創新體系的一部分,成為知識創新的思想資源,知識積累的重要手段,知識應用的橋梁和紐帶,國民教育的重要陣地。知識經濟時代是以創新為基礎的時代,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把握這個時代精神,自覺樹立創新觀念,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體制上不斷創新,才能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在知識經濟中立足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小英.人才管理與館員職業倦怠的抑制[J].圖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3(02).
[2]萬里鵬,等.分布式管理與圖書館管理創新[J].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3(03).
[3]王宗義.圖書館管理變革的研究導向[J].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3(04).
[4]盛小平.圖書館知識管理對圖書館管理的創新[J].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2003(08).
[5]郭濟興.現代管理和中國傳統文化[J].管理科學,2003(11).
[6]石建等.數字化信息作用下的圖書館管理方案[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3(05)
作者:朱曉燕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檔案館
- 上一篇:新知識經濟下圖書館服務微探
- 下一篇:知識經濟供給側改革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