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宏觀經濟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29 08:33:03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宏觀經濟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經濟時代宏觀經濟管理研究

在當前社會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生產要素主要是由知識構成的,這也標志著在當前發展中知識經濟將成為主導的一種經濟運行形態正式形成。所以人們必須要對知識經濟這一時代呈現出來的新特點進行分析,掌握在此時代中如何從宏觀層面對經濟運行進行科學的管理。可以說,在宏觀層面對經濟運行進行管理是當前經濟實現高度發展的一項必然性產物,它已成為經濟時代中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從宏觀層面進行經濟管理的目標主要為可以讓知識實現更先進的生產,保證當前總供求實現平衡并且穩定的發展,從而實現經濟的持續性發展。所以,在對經濟時代進行研究的時候,人們必須要關注如何在宏觀層面對經濟進行更優質的管理,以此實現物價穩定,失業率在可承受范圍內,這樣才可以提升社會運行的整體穩定性和健康性。

一、經濟實現健康發展的產物之一:從宏觀層面實施經濟管理

(一)從宏觀層面實施經濟管理是市場經濟的關鍵彌補。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項資源的配置主要是由價值規律決定的。但是通過對價值規律進行內涵和特征分析可以得知,它所呈現的調節是一種自發性的,并不是從自覺層面進行調節的,而且價值規律調節具有滯后性,并不是在經濟運行之前對各項資源進行有效的調控。這樣就不能有效解決當前人力以及物力等方面的浪費問題,也會出現經濟大幅波動的情況。可以看出價值規律調節是在一種偶然變動活動中維持生產所呈現的平衡性,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時,價值規律在生產要素調節過程中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它不能對一些具有外溢性的生產物品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如表現為知識技術、壟斷要素以及公共屬性的物品。而知識技術正是當前經濟時展中一項最為重要的生產和運行要素。這說明在當前知識經濟時展背景下,價值規律不能對其各項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不能消減資源壟斷現象的出現。為此,為了在當前時展中可以更好地使市場在各項資源配置中起基礎和決定作用,就需要從國家層面加強宏觀經濟管理,以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和缺陷。(二)從宏觀層面實施經濟管理可以消除經濟壟斷。通過對資本經濟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追逐利潤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壟斷現象。壟斷是在自由競爭和資本進行集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種階段成果[1]。壟斷市場和人們在理想中所設定的科學競爭是具有很大差異的,這是因為壟斷市場所呈現的供應量要比開展完全性競爭市場發展中所呈現的供應量要低很多,壟斷價格自然要比市場自由競爭的價格要高出很多。這也就表明在壟斷經濟市場發展中,消費者必須要支付很高的價格才能夠獲得比較少的商品,造成消費者效用下降和效率損失。為了提高在壟斷市場中所呈現的資源配置效率,國家必須要對相關的資源進行宏觀層面的管理和有效的調節,才可以改進資源配置的效果。馬克思在進行壟斷經濟討論的時候,就明確告訴人們國家在宏觀層面對壟斷經濟進行管理具有極大的必要性,這是資本生產在進行資源壟斷的過程中所呈現的揚棄,也是向一種全新性的生產模式進行過渡的表現。當在一些特定部門出現資源壟斷的時候,就需要國家進行宏觀層面干涉,以此實現更高層面的市場運行。

二、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生產要素最為關鍵的是宏觀層面經濟管理

(一)生產要素之簡單生產要素。生產要素是當前進行財富生產的一項必要條件,它是一種動態形式的概念,會隨著生產力的逐漸發展或者是社會化發展程度的提升而增添一些全新的內容。馬克思曾在此方面研究指出,勞動過程中所呈現的簡單要素就是可以帶有目的性的活動或者是勞動本身[2]。這里所指出的簡單要素就是指人們無論進行任何形式的生產都會從最原始的社會生產轉化為現代化的運行生產,而隨著這種生產模式的逐漸發展就會有全新生產要素逐漸加入進來,這樣就會增加其具體內容,也會導致組成部分在重要性和發展地位上出現變化。(二)知識經濟生產要素內涵。如農業經濟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土地,工業經濟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資本,而知識經濟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則實現了內容的擴充,不僅包含勞動力、勞動對象和資源等要素,也包括知識和管理等要素,這些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知識經濟時展模式下如果可以在宏觀層面對經濟進行管理,讓知識實現更高層面的生產或者是擴散,讓總供求實現平衡發展,那么從事這種宏觀管理的人員勞動可以規劃為生產性勞動。

三、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中宏觀層面經濟管理目標以及要點

(一)知識經濟時代中宏觀層面經濟管理目標。宏觀層面的經濟管理所體現的目標主要是通過對價值判斷或者是主導思想所體現的規范性進行分析,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下其管理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能夠讓知識實現促進性的生產。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何更科學發揮政府組織在宏觀層面經濟管理所呈現的職能,讓知識可以實現充足性的生產這便是當前管理的重要任務。其次是讓總供求保證平衡的發展[3]。通過對世界經濟發展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波動比較強的國家所呈現的經濟發展速度是十分緩慢的,而那些可以實現持續并且穩定發展的國家,其經濟發展進程較快。所以在當前知識經濟發展時代下,政府必須要從宏觀層面對其進行管理,保證供需的基本平衡。最后是讓經濟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能科學處理當前經濟發展和資源以及環境之間所呈現的關系。(二)知識經濟時代中宏觀層面經濟管理要點。知識經濟是當前人們在發展經濟中一項重要的目標導向,也是科學技術實現高度發展對經濟運行所起到的一項影響表現。在對經濟進行宏觀層面管理時需要關注以下幾項要點:第一,制度管理。制度因素對經濟發展是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通過意識以及產權的形態來讓經濟實現持續性的增長。第二,法律管理。主要是對知識產權進行專利權的保護,這樣可以為那些進行科研活動的企業或者是部門進行利益的保障,以此為社會行業營造一種激勵技術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發展環境。第三,人才管理[4]。人才是進行技術創新的主要核心,只有在經濟發展上重視對人才的鼓勵和保護,才能更好發揮人才所呈現的高素質能動作用,讓知識經濟實現更快速的發展。第四,資金管理。技術要想實現創新性發展首要基礎是可以得到資金保證,但是資金投入是具有很高發展風險的。政府部門如果開展資金管理則可以有效彌補當前銀行體系對那些風險比較高的技術企業在投資上出現不足的問題,讓高科技產業實現更快速的發展。為此,政府部門必須要重視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此更好發揮出資源配置所呈現的作用。

四、結語

知識對社會生產所呈現的投入是具有一定特殊要求的,并且在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較大風險,這需要政府部門在宏觀層面進行管理,將各項生產要素和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經濟在世界發展范圍內出現變革性的運行特征,知識經濟逐漸走入行業發展中,而知識經濟所呈現的諸多運行特點也對宏觀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在該種時展下正確利用馬克思主義所提出的經濟理論,積極利用宏觀層面的經濟管理對生產要素進行科學的調配,以此發揮國家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基本職能,這是當前國內需要進行解決的一個理論研究問題,也是經濟運行一個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只有對該項內容進行多層次的考慮,才可以更好地面對知識經濟所呈現的運行挑戰,以此實現經濟快速且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雪雙.英國高等教育與科研體系改革趨勢———《知識經濟時代的成功:卓越的教學、社會流動和學生的選擇》白皮書述評[J].世界教育信息,2017,(07):16-21.

[2]陳璋,唐兆涵.試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增長與宏觀經濟管理模式特征———兼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J].經濟學家,2016,(10):5-12.

[3]丁元竹.探索經濟增長與穩定的宏觀經濟管理———讀阿代爾•特納的《危機后的經濟學———目標與手段》[J].中國發展觀察,2016,(04):59-61.

[4]蘇新寧.知識經濟時代計量學的創新和發展———評邱均平教授新作《知識計量學》[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01):143-144+138.

作者:張慶柏 單位:山東省鄒城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