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遏制通脹有效防控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3 03:24:00
導語:剖析遏制通脹有效防控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以及經濟社會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國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經濟社會也不斷暴露出各種體制以及經濟結構問題,如對外貿易失衡,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無疑會推動我國的物價上漲,因此,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遏制通貨膨脹勢頭,保持物價的穩定,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理應成為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大挑戰。
關鍵詞: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對策
1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的表現
對于通貨膨脹程度的度量,主要有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簡稱CPI)、GDP平減指數(又稱縮減指數)等指標。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將對CPI有一定的影響,GDP平減指數計算基礎較CPI廣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務,除消費外,還包括生產資料和資本、進出口商品和勞務等。因此,GDP平減指數更加準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但我國較多地采用CPI來衡量通脹水平。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收入水平沒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物價水平的快速增長會大大削弱貨幣的購買力,從而侵蝕人民群眾的財富,導致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誘發社會的不穩定。
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1%。
1-5月CPI較上年同期增長8.1%,增速低于1-4月的8.2%,但是仍然大大高于政府設定的4.8%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標。由此可見我國今年總體通脹形勢十分嚴峻。
2當前我國通貨膨脹出現的原因
當前我國面臨的通貨膨脹,意味著我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速度或者產業結構升級速度已經不能彌補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速度,也就是說,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增長所依賴的前提已經消失甚至開始起反作用。綜合起來,有以下原因:
(1)糧食、豬肉、能源等商品價格上漲過快,產生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本輪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糧食、豬肉、能源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這些商品既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工業生產的上游產品,當其價格上漲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傳導到下游產品。
(2)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由于去年美國次貸風暴爆發,造成全球流動性緊縮,美國為了挽救其金融機構及經濟增長,向市場大量注資,同時連續多次減息,造成美元貶值,全球流動性泛濫,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創歷史新高,直接導致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
(3)經濟快速增長,固定投資過熱。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初步核算的結果是,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GDP)91443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371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根據以往的經驗,當投資增長大約達到30%,GDP增速達到11%時認為經濟增長過熱??梢娢覈畈欢噙_到經濟增長過熱的警戒位了。
(4)我國國際收支失衡。
近年來,我國貿易順差屢創歷史新高,這種形勢一方面增加了我國和一些貿易伙伴的摩擦,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巨額貿易順差帶來巨大的外匯占款,在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下,央行不得不被動投放基礎貨幣來買進外匯,這樣直接造成兩個后果:外匯儲備不斷創歷史新高;國內流動性泛濫,成為造成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3降低我國通貨膨脹率的建議
前面提到,通貨膨脹意味著我國勞動生產率提高速度或者產業結構升級速度已經不能彌補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速度,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增長所依賴的前提已經消失甚至開始起反作用,未來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我們在短期內使勞動生產率或產業升級能夠出現“”;二是通過經濟轉型,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與穩健的財政政策緩和當前通脹局面。前者幾乎不可能,所以我們只有一個選擇,以下即是針對我國目前面臨的通貨膨脹形勢所提的建議:
(1)通過經濟轉型,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改善貿易狀況。
一方面,新能源、節能降耗、3G重組、大飛機項目等將加快我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內需的擴大將使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由出口拉動轉變為內需推動,從而減少貿易順差,進而減少我國基礎貨幣供給。另一方面,控制出口,擴大進口,并適時適度通過人民幣快速升值來對基礎貨幣投放進行“釜底抽薪”的矯正,同時為了防止熱錢的大量涌入,應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以防止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的熱錢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
(2)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
央行一方面應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信貸投放額度,另一方面通過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利率,發行央票等手段來加強貨幣的流動性管理。
我們認為當前我國投資過熱或者是經濟過熱,主要是長期低利率政策的結果,即便通過控制信貸,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票等,經濟過熱不一定能下去,因為有外匯等的大量流入。所以,在近期,加息對于央行下一步的緊縮政策將是很好的選擇。公務員之家
(3)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
我國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的基本內容,概括地說即是:控制財政赤子;推進改革;調整結構;增收節支??傊纫ㄘ斦罩Ч┬杩偭康恼{控平衡;又要包括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結構的調整與均衡發展。
(4)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共同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
對于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于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采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5)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于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
由于宏觀經濟政策存在多種目標,而這些目標之間并非完全一致,中國整體的宏觀調控應當全面考慮各種經濟政策目標的成本和收益,對于通脹上行風險和經濟下行風險應審慎權衡利弊,統籌兼顧,妥善決定反通脹政策措施的力度,精確制導。
參考文獻
[1]樊彩躍.中長期保持“高增長、低通脹”面臨的主要問題[J].宏觀經濟管理,2008.
[2]尚金峰.開放條件下的金融監管[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
- 上一篇:知識社會本質環境與途徑探討論文
- 下一篇:中小學德育改進特色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