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組織的投票權分析
時間:2022-04-05 03:47:40
導語:國際金融組織的投票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出臺的亞洲基礎投資銀行(AIIB)投票權分配機制,在基本滿足決策需求的同時,也有諸多隱患存在。本文通過梳理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洲開發銀行(ADB)三大國際金融組織的投票權發展歷程,總結國際金融組織投票權分配機制的成功經驗:針對亞洲基礎投資銀行(AIIB)投票權分配機制的弊病加以分析,提出相關可行的建議以及中國在其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投票權;國際金融組織;經驗;建議對策
2013年中國提出構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AIIB”),籌建工作一路頗受關注,其投票權如何分配也關乎到AIIB的成敗。2015年在京簽訂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確定了使AIIB投票權分配機制: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分100萬股,每股票面價值10萬美元;域內外成員出資比例為75:25,重要事項需75%以上表決權贊成;成員的投票權由股份投票權、基本投票權以及創始成員享有的創始成員投票權組成。每個成員的股份投票權等于其持有的AIIB股份數,全體成員平均分配基本投票權,其占總投票的12%,每個創始成員擁有600票創始成員投票權。按現有各創始成員的認繳股本計算,中國投票權占總投票權的26.06%,位居第一,這意味著中國將在AIIB中擁有一票否決權,然而,新成員的加入勢必會稀釋中國的投票權,隨著AIIB正式運行,更多不可預知的挑戰等待著中國和AIIB去面對。
一、世界銀行(以下簡稱“WB”)的投票權發展歷程
(一)WB現行投票權分配機制
1.法定資本為100億美元,全部資本為10萬股,每股的票面價值為10萬美元。2.入會時,每一個會員國自動擁有250個基本投票權,除此之外,每認購10萬元增加一個投票權,認購額由申請國與WB協商并經董事會批準。3.對于重大事項,至少需要85%以上的贊成票。4.第二階段WB投票權改革完成后,WB前5大股東國分別為美國(15.85%)、日本(6.84%)、中國(4.42%)、德國(4.00%)、法國(3.75%)和英國(3.75%)。
(二)WB投票權分配機制改革歷程
2010年4月25日,WB集團通過了投票權改革方案,作出如下決定:第一,增加國際復興與開發銀行862億美元的資本,其中2010年增加的資本是278億美元。第二,增加國際金融公司2億美元的資本。第三,增加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在國際復興與開發銀行3.13%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投票權顯著提高。第四、增加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在國際金融公司6.07個百分點的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投票權從33.41%提高到39.48%。第五,每5年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之間調整一次持股比例。
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F”)投票權分配機制
(一)IMF現行投票權分配機制
1.議事規則實行加權投票表決制,一般事項依簡單多數70%決定,重大問題需85%多數通過。2.投票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除表決權集中制度之外的投票權分配制度。其最新計算公式為一種線性公式,為“基金組織每個成員國的投票權由基本票加上加權票,即每十萬特別提款權(SDR)的份額增加的一票構成”。3.基于國家主權平等之原則與各成員國經濟實力的變化,各個成員國之基本票固定為占總投票的5.502%;具體的份額經數次變動。4.SDR最初價值約1美元。現為包括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人民幣一籃子貨幣。根據倫敦市場每天中午匯率報價,按5種籃子貨幣以美元計值的具體數額之和來計算。
(二)IMF投票權分配機制改革歷程
自1944年IMF創始至今,投票權公式均由基本投票權與加權投票權組成,改革只在此兩方面所具體倚重因素。基本票在從各成員均為250票至今的“占總投票的5.502%”,而份額則經歷了15次份額總檢查、10次增資以及5次份額公式修改。最近的一次份額總檢查發生在2010年12月,要求在2015年底完成。1.基本票之變革歷程基本票自1944年IMF創始以來,只經歷過一次變動。在第15次份額總檢查,將基本票由原來的均分250票更為“占總投票的5.502%”,轉而保持各成員國基本票與總票數比例之恒定,并列明于2011年修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現基本票數幾乎是2008年改革實施之前的三倍。2.份額及公式之變革歷程基本票旨在“均分”之公平,加權票重于成員國的經濟實力。從布雷頓森林體系份額公式至今,份額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計算公式的變化以及前后共15次的份額總檢查之下10次增資。一方面,IMF份額計算公式前后共涉及3次大改動,主要有5個修改公式,共計6個份額公式。另一方面,IMF又進行了新一輪增資。2006至2008年,對代表性嚴重不足的四個成員國進行特別增資:2008年至2010年,進行第二輪特別增資,根據新份額公式為代表性不足的54個成員國共增資208億SDR,增幅從12%至106%不等,總增幅為4.9%,連同2006年的特別增資累計增加份額11.5%。
(三)投票權制度之改革
由于份額的變化和份額公式的變化,以及基本票的改革,使得各成員國投票權比重有所變化。即實現了投票權制度的最新一輪改革。2010年11月5日,IMF執行董事會通過了份額改革方案。份額改革完成后,中國的份額將從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后,得到在這一國際組織中的更大話語權。2015年12月,人民幣加入SDR。在此之下,由于中國投票權的增長,中國將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為發展中國家在IMF中謀求更多影響決策力。
三、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ADB”)投票權分配機制
ADB于1966年11月正式成立,實行三級管理體制,主要有理事會、董事會和行長為首席代表的管理層。理事會為其權力中心,但因為理事會每年只召開一次會議,所以大多權利便委托給了董事會。作為與AIIB聯系最為密切,最為相像的國際金融機構,其投票權分配機制對于AIIB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一)ADB投票權現行分配機制
1.核定股本為十億美元,分為十萬股,每股的票面價值為一萬美元。2.理事會在接納新成員時,應確保本地區成員占有股本總額的比例不應低于60%。ADB以協商一致作為主要的決策方式,難以達到一致認同的決策則要以66%以上的多數票通過。3.成員間具體的投票權由兩部分組成:基本投票權和比例投票權,基本投票權以占總投票權的20%在成員間平均分配,比例投票權則按出資比例進行折算。按各國認股份額。最終各國在ADB的投票權,中國也是第三位(5.45%),日本和美國并列第一(12.78%)。
(二)ADB投票權分配機制分析
在ADB的資助下,亞太地區的貧困狀況確實得到了緩解,大多數會員國都深受其益。其投票權分配機制也是在考慮到自身發展情況之下,結合國際經驗而制定,但實踐中,利弊均顯。首先,ADB投票權機制優勢有二。第一,確保亞太地區國家對亞行的相對掌控權,充分體現ADB的“亞洲特性”。ADB章程第五條規定:理事會在接納新成員時,應確保本地區成員占有股本總額的比例不應低于60%。第二,投票權由基本投票權和比例投票權兩部分組成,充分保證一些低股份國家也能參與到投票當中,表達自己的意見。比例投票權又保證了投入較多股本,做出較大貢獻的國家的權力行使。然而,其弊有三。第一,投票聯盟已經缺失了聯盟的性質。1986年后,出如日本、美國和中國單獨選派自己的董事外,其余成員自愿組成9個投票聯盟,但是,現在的有些聯盟,已經失去了效用,董事代表幾乎總是由一個主要的成員體任命,其他聯盟成員的意見難以被表達。第二,雖然ADB在規章中有意保全亞太地區國家對ADB投票權的掌握度,但是也難以抵抗西方國家的滲透,除了日本,美國也占有相當大的股份,左右著ADB的各項投票結果。第三,發達國家控制著ADB。ADB自成立以來便被美國和日本控制著,行長也是一直由日本人擔任。發達國家過高的投票率可以輕易的控制ADB,甚至有些國家利用自己的投票權謀取本國私利,對其他國家的利益不管不顧。
四、國際金融組織投票權發展的經驗分析
(一)國際金融組織一般性的投票權分配方式
1.國際金融組織投票權的分配大致都以兩個部分組成:基本投票權與比例投票權。前者是根據國家平等原則分配給各個成員的基礎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所有國家的一視同仁;后者則是體現成員貢獻度的投票額,出資額越大,其比例投票權也相對越大。2.影響成員國出資額設定的因素主要有:國民收入、國際收入、國際支出、外匯或黃金儲備、平均出口波動。各個金融組織結合各自基本情況選擇最為密切的相關因素,通過合理的參數計算,最終得出各成員國具體投票權份額。
(二)國際金融組織投票權分配機制的經驗教訓
AIIB尚未正式啟用,投票分配機制的確定也沒有經過實踐的歷練,難免會有諸多問題,這之前,汲取相關國際金融組織的經驗教訓十分重要。其一,充分保證AIIB的“亞洲特性”。目前AIIB確立的區域內與區域外的投票權分配比例為75:25,可基本保證亞太地區國家對亞投行的有效控制,使亞太地區真正需要幫助的國家在亞投行中掌握話語權。與此同時,也盡可能的拉動其他地區國家的投資,適當的分配投票權比例。其二,充分保證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亞投行的主要資助點在于亞太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援助需求,本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最清楚。而作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掌握主導權,才能有效的保證亞投行達其目的,避免如WB、IMF一般成為美國的傀儡。其三,中國需掌控AIIB主導權,確保AIIB起到應有的作用。中國在占據26%投票權的同時,將行長的位置委任印度公民,使用美元作為官方流通貨幣,拉動英國等加入,有利于穩定人民幣地位和投票權的主導。
五、AIIB投票權分配機制的分析
(一)未來運作可能產生的問題及解決
1.合理分配域內、外投票權份額及投票權分配機制建議AIIB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和支撐,是中國極為重視的區域性政府組織;同時,AIIB屬于一定程度上的防御性經濟組織,如何在保證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情況下,仍舊保持從區域外發達國家吸收大量資金,尤其是防止重蹈美國等傳統強勢經濟體占據經濟主導地位,將勢力深入亞太地區的覆轍,是現下亞投行的重要課題。現在的亞投行投票權域內外投票權份額分配是25%:75%,即1:4,中國占總份額約26%,可以說是牢牢占據主導地位。但現今仍應繼續保持現下份額分配或者進一步提高域內成員份額。一是防止投票權份額的稀釋。二是,AIIB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其不可將主導權讓位。防止AIIB成為美國等強勢經濟大國深入亞太命脈的工具,應保持當前份額比或者進一步提升。2.合理分配各成員國之間的投票權份額及投票權分配機制建議有了上述域內外國家區分之后,那么對于成員國之間的投票權分配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域外成員國之間的分配,另一種是域內成員國之間的分配。而現行AIIB份額計算公式,也是先區分域內外成員,再給出域內成員份額計算公式。影響一個國家投票權份額因素主要有GDP(指數)、出資額比重、人口指數、不發達地區規模指數、基尼系數及“基礎設施需求規模”等。目前的重中之重:一是應該減弱對GDP的倚重,二是減少對人口指數的倚重。中國現今雖然是GDP大國、出口大國,但我國的GDP增長近年一路走低,2015年勉強突破7%。“而且中國最近人口尤其是勞動力的下降趨勢,二胎政策的實施實際效果也不盡人意。而反觀印度這樣的國家則不然。3.合理的創始成員國特別投票權AIIB對基本投票權規定是其與總投票權約20%的比例不變,大大超過了IMF的約5%的規定,增加了基本票的份額,進一步確保各個成員國的基本地位平等,減少因為增資等因素而帶來的加權投票權的影響。除此之外,還給予各創始國以600票的優惠投票權。然而,此種舉措與IMF、WB當年的各個成員國平均250票的基本投票權恐實則無差。從IMF等國際經濟組織的發展情況來看,AIIB與IMF等具有相似的線性份額公式,此種固定小票數在經濟變動面前的效力微乎其微,并隨增資等變動愈加無力。“創始票”一旦過了創始期便如同雞肋,此后可考慮去除,或給予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中國在AIIB中發展對策
中國在AIIB籌建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從出資情況看,中國為最大股東。中國必須放遠目光,承擔起發展中大國的責任,積極維護AIIB的籌建與運行。首先,中國應該妥善使用投票權所賦予的權利,使AIIB在透明公開的資本運行模式下運作下去,堅持與各國協商一致,共同推進AIIB的積極發展。東盟部分國家對中國的發展強大抱有一定的戒心和疑慮,有甚者在國際社會中積極配合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但是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一帶一路”的提出讓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的聯系愈加緊密,中國應把握此機會。其次,需要增強中國自身的金融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AIIB的穩定運行和中國的投票權保持穩定。在面對AI-IB未來的瞬息萬變,中國還是要把發展的重心著眼國內,增強自身的金融實力,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協調各方的處置行動,共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最后,中國應抓住機遇,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推動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盤活中國經濟,提高中國國際地位。AIIB是中國新經濟外交戰略上的勝利。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金融支點,AIIB的建立無疑會給中國帶來極大的經濟機遇,推動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消除隔膜,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而中國在其中也必將受益。而且,AIIB采用以美元貸款,以人民幣還款,給人民幣“走出去”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增加人民幣國際結算的份額,推動世界貿易中對人民幣的認同感。總而言之,亞投行的建立,于中國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中國應該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履行世界大國應有的責任,促進亞投行的良好發展,以達互利共贏。
作者:陳伊梅 吳如聞 向圣冬 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時事政治學習網[Z].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2]施本植.東盟國家投資貿易壁壘及對策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
[3]陳宇峰,黃冠.亞投行治理的風險防范———析政治文化變化對股權分配方式的影響[J].開放導報,2015,8(4).
[4]鄧曉媛.國際金融組織投票權制度深析[J].桂海論叢,2009.
[5]司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和治理改革歷程[J].國際研究參考,2014(05).
- 上一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可行性探討
- 下一篇:體育文化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