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如何化解應收賬款難題

時間:2022-10-19 09:12:39

導語:供應鏈金融如何化解應收賬款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應鏈金融如何化解應收賬款難題

摘要:在我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企業,由于貸款監控成本高、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物等原因,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在供應鏈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因不得不采用賒銷而大量存在的應收賬款,使本來就不寬裕的營運資金愈發緊張。“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借助區塊鏈技術自身的特點,通過真實的鏈上交易,將核心企業的良好信用延伸到上下游中小企業,幫助它們盤活應收賬款,加速資金運轉,有效解決了這一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應收賬款;供應鏈金融;區塊鏈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力量,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給中國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課題。如何在新的經濟條件下運用新科技解決這一難題,成為當前經濟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一、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中堅力量,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2019年中國中小企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7%,提供城鎮就業崗位超過80%,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上繳利稅占50%。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中小企業是構成我國市場經濟主體中數量最大的企業群體,成為助推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小企業發展狀況,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關系到促進就業與社會穩定。中小企業的重要地位是作為一個群體而言的,作為個體的中小企業因貸款監控成本高、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資產等原因,難以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支持。加上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及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強勢,賒銷在供應鏈結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并由此產生大量的應收賬款,導致中小企業不得不直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在供應鏈中,核心企業對于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而言具有強大的優勢,可以通過延長上游企業的應收賬款賬期或向下游企業收取預付款等手段,強勢擠占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乃至生存空間。單純從核心企業的立場來看,這種做法符合其自身的利益,但是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損害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因此,提高供應鏈資金運作的效力,降低供應鏈整體的管理成本,才是提升供應鏈競爭能力的根本之道。

二、應收賬款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應收賬款的起因在賒銷,賒銷雖然能增加企業的營業收入,但不能在短時間內變為現實的現金流量,同時因為營業收入的實現,會令企業產生實際的稅費支出,使得企業原本就緊張的資金狀況更加雪上加霜。隨著生產社會化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已經從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同一供應鏈內部各方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是,處于供應鏈中上游供應商地位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很難通過傳統的信貸方式取得銀行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更加劇了資金的短缺,而這些企業資金短缺所帶來的影響又會向產業鏈下游傳導,以致引起后續環節的停滯,甚至出現“斷鏈”。為了順應市場由企業間的競爭轉換為供應鏈間競爭的態勢,盤活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難題,“供應鏈金融”系列產品應運而生。

三、供應鏈金融產品及應收賬款質押

(一)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供應鏈金融的特點就是以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為出發點,將核心企業的強信用分享給鏈上較弱的上下游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種融資渠道。在這種融資模式下,上下游中小企業雖然依舊沒有傳統金融機構看中的抵押品,但是它們擁有對核心企業享有的應收賬款以及與核心企業的往來流水,可以依靠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進行融資,以盤活流動資產,加速資金運轉。同時,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也不再局限于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規模、固定資產價值、財務指標和擔保方式,轉而評價單筆貿易真實背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實力及信用水平,從而把對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的判斷,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對供應鏈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信用實力的評估,這樣既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又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進入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從而創造了一種多贏的局面。

(二)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

供應鏈業務模式下,業務主體包括供應商(上游企業)、核心企業、經銷商(下游企業)、銀行、倉儲機構以及物流公司等。供應鏈金融直接針對中小企業產生現金流缺口的采購、經營和銷售三個階段,來理順采購方與供貨方的價值關系,引入資金提供者,化解資金瓶頸導致的供應鏈資金緊張。因此,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模式主要包括采購階段的預付款融資模式,生產階段的存貨融資模式,以及銷售階段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2016年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和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都提到要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鼓勵發展線上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模式。

(三)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基于供應鏈中的上游企業對核心企業享有的應收賬款,為上游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在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基于其對上游企業和核心企業之間交易背景真實性的判斷,向上游企業提供融資款。金融機構能否準確對交易的真實性做出判斷是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中金融機構主要的經營風險所在。

四、“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為了解決交易鏈條中“資金需求”這一最大痛點,而區塊鏈作為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互聯網技術,解決的是供應鏈金融運營模式中的“真實性”這一痛點。對于供應鏈金融中的資金提供者來說,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定規模的真實數據和風控。而風控的基礎是一定量的真實的交易數據。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結合主要就是從解決第一個問題入手,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套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區塊鏈技術憑借其自身所具備的分布式共享賬本、去中心化、防偽造、防篡改、可追溯、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的典型特征,完美地契合了供應鏈金融這一風控需求。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區塊鏈能夠提供的,恰恰是一個能夠解決供應鏈金融痛點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最合適的技術。另外,區塊鏈創設的分布式共享模式,還可以吸引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接入區塊鏈節點,共享開放信息,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同時,由于區塊鏈具有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點,使監管部門的穿透監管也更容易實現。因此“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模式,為供應鏈金融的安全高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融托優選案例分析

融托集團是由以科技研發、供應鏈管理、電商運營、金融信息服務等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十幾家企業共同形成的經濟聯合體,旗下的融托優選是在互聯網供應鏈思維基礎上,運用區塊鏈技術,基于對核心企業信用的應收賬款拆轉融模式搭建的創新型B2B2C綜合電商服務平臺。平臺實現全證據鏈保全,將交易中產生的應收賬款進行標準化拆分、流轉,在健全的風控體系基礎上為鏈上企業提供可信賴、最便捷的供應鏈債權管理服務。在傳統的應收賬款質押模式基礎上,融托優選將平臺供應鏈上開單企業經存管銀行認可的信用保證轉化為融信,有效清理了債權債務,盤活了企業的資金流。“融信”本質上是買賣雙方因交易產生的電子應收賬款確權憑證,是在平臺上真實貿易前提下,以數據電文形式開具的,應買方申請及承諾而生成的在指定日期無條件將確定金額的貨款結算給賣方的付款承諾函。融信的流轉步驟為:(1)買方企業或個人將保證金存入存管銀行,并通過融信方式購買貨物。(2)賣方在收到融信后,可以選擇自己持有到期,也可以根據需要于到期前將融信拆分,用于購買貨物或轉讓給平臺中的其他主體,或向持牌金融機構進行融資。(3)融信到期,存管銀行將相應金額的款項支付給融信持有人。與傳統區塊鏈技術下的應收賬款質押模式相比,平臺除了融信憑證之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安全可靠

一方面,平臺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合作,為平臺運營提供銀行最高等級安全服務;另一方面,平臺與徽商銀行合作,平臺所有上鏈主體均在徽商銀行開立現金管理結算賬戶,遵循資金運作規范,保障各個主體資金安全。

(二)拓展渠道

原來縱向的供應鏈通過平臺向橫向拓展,形成網狀結構。同時,平臺的B2B2C形式發揮了網絡的長尾效應,向個人消費者延伸,從而充分挖掘市場,拓展了供應鏈經濟的業務空間。

(三)廣泛受益

融信可在平臺上方便、快捷、免費的進行流轉和拆分,同時,平臺所有上鏈主體一旦采用融信方式購買貨物即成為開單主體,此項融信到期前每次流轉,平臺均從向賣家收取的平臺服務費中拿出一定比例補貼給開單主體,流轉的次數越多,獲取的補貼越多,使上鏈主體廣泛受益。融托優選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對入駐企業進行嚴謹全面的審核評估,通過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電子簽章系統完成交易合同和融信的簽署,采用“融信”手段,一方面防范了鏈上主體資信資質不足所產生的融資風險,解決了要賬難、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融信可根據需要免費流轉和拆分,并隨著每次的流轉獲得平臺補貼,降低了上鏈主體的融資成本,解決了融資貴的問題,實現了普惠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周潤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20.

[2]趙莉.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及案例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0.

作者:朱巖 單位: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