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資風險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8 03:37:00

導語:籌資風險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籌資風險研究論文

[摘要]資金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但無論是以主權資本方式還是以負債資本方式進行的資金籌措,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籌資風險既有舉債本身因素的作用,也有舉債之外因素的影響。規避籌資風險應確定最佳資本結構,合理安排籌資期限組合方式,科學預測利率及匯率的變動,風險轉移等。

[關鍵詞]籌資;負債;籌資風險;風險規避

企業的籌資風險又稱財物風險,是指企業因借入資金而產生的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和企業利潤(股東收益)的可變性。企業在籌資、投資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各環節無不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籌資活動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企業籌集資金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以此為目的而進行的籌資必然會增加按期還付利息的籌資負擔,由于企業資金利潤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提高或降低),從而使企業資金利潤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業決策正確,管理有效,就可以實現其經營目標。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經濟條件下,任何不利于企業的情況發生,都會使籌集資金使用效益降低,從而產生籌資風險。

一、產生籌資風險的因素分析

(一)籌資風險的內因分析。所謂內因,即舉債本身因素的作用,主要有:

1.負債規模。負債規模是指企業負債總額的大小或負債在資金總額中所占的比例的高低。企業負債規模大,利息費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導致喪失償付能力或破產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時,負債比重越高,企業的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股東收益變化的幅度也隨之增加,所以負債規模越大,財務風險越大。

2.負債的利息率。在同樣負債規模的條件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企業所負擔的利息費用支出就越高,企業破產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同時,利息率對股東收益的變動幅度也有很大影響。因為在息稅前利潤一定的條件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資金利潤率的變動越大。

3.負債的期限結構。如果負債的期限結構安排不合理,例如應籌集長期資金,卻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會增加企業的籌資風險。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業使用長期負債來籌資,利息費用在相當長的時期將固定不變,但如果企業用短期方式來籌資,則利息費用會有很大幅度的波動。第二,如果企業大量舉借短期資金,將短期資金用于長期資產,則當短期資金到期時,可能會出現難以籌措到足夠的現金來償還短期借款的風險。此時,若債權人由于企業財務狀況差而不愿意將短期借款展期,則企業有可能被迫宣告破產。第三,舉借長期資金的融資速度慢,取得成本較高,而且還會有一定的限制性條款。

(二)籌資風險的外因分析。所謂外因,是指舉債之外因素的影響,主要有:

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本身所固有的風險,其直接表現為企業息稅前利潤的不確定性。經營風險不同于籌資風險,但又影響籌資風險。當企業完全用股本籌資時,經營風險即為企業的總風險,完全由股東均攤。當企業采用股本與負債籌資時,由于財務杠桿對股東收益的擴張性作用,股東收益的波動性會更大,所承擔的風險大于經營風險,其差額即為籌資風險。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營業利潤不足以支付利息費用,則不僅股東收益化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嚴重時企業喪失償債能力,被迫宣告破產。

2.預期現金流入量和資產的流動性。負債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現金償還,因此,即使企業的贏利狀況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約的規定按期償還本息,還要看企業預期的現金流入量是否及時、資產的整體流動性如何。現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現實的償債能力,資產的流動性反映的是潛在償債能力。如果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或信用政策過寬,不能足額或及時地實現預期的現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會面臨財務危機,此時企業為了防止破產可以變現其資產。當企業資產整體流動性較強,變現能力強的資產較多時,其財務風險就較小;反之,風險就較大。很多企業破產的實例說明,該企業破產并不是沒有資產,而是其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弱,不能按時償還債務。

3.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的場所,企業負債經營要受金融市場的影響。當企業主要采取短期貸款方式融資時,如遇到金融緊縮,銀根抽緊,負債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會引起利息費用劇增,利潤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業由于無法支付高漲的利息費用而破產清算。另外,金融市場利率、匯率的變動,都是企業籌資風險的誘導因素。

二、籌資風險的規避

(一)確定最佳資本結構。所謂最佳資本結構是指在企業可接受的最大籌資風險以內,總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一個企業只有股權資本而沒有負債資本,雖然沒有籌資風險,但是資金成本較高,收益也不能最大化。反之,如果沒有股權資本,企業也不可能接收到負債性資本。如果負債資本多,企業的資金成本雖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風險卻加大了。因此,應確定一個最佳資本結構,在籌資風險和籌資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合理安排籌資期限組合方式。籌措長期資本,成本較大、彈性小、風險小,而短期資本則與之相反。因此,企業在安排長、短期籌資方式的比例時,必須在風險與收益之間進行權衡。一般來說,企業對籌資期限結構的安排主要有兩種方式:中庸籌資法和保守籌資法。

1.中庸籌資法。這是經常用到的籌資方法,是指企業根據資產的變現日期,安排相應的籌資期限結構,使資產的償付日期與資產的變現日期相匹配。在采用中庸籌資方法的情況下,企業流動資產的短期性變動部分與季節性變動部分用短期負債籌措資金,長期性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則通過長期負債、股東權益等長期性資金予以解決。企業在采用中庸籌資法時,在當年,除安排長期借款外,就無需在淡季進行短期借款了,短期借款將用多余的現金償還。當企業經營進入旺季需要資金時,可以進行短期借款,這樣企業只有在需要資金的場合才去籌資。采用此種籌資政策,可使企業降低其無法償還即將到期負債的風險。

2.保守籌資法。采用保守籌資法,企業不但以長期資金來滿足永久性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而且還以長期資金來滿足由于季節性或循環性波動而產生的部分或全部暫時性資產的資金需求。這樣,企業在淡季時,由于對資金的需求下降,可以將閑置的資金投到短期有價證券上。通過這種方式,企業不但可以賺到若干報酬,還可以將其部分變現,儲存起來以備旺季時使用。但在旺季時,資金需求增加,因此,這時除了出售企業所儲存的有價證券外,仍然還要使用少量的短期信用才能籌措到足夠的資金,以滿足其臨時性資金的需求。

(三)科學預測利率及匯率的變動。利率變動主要是由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動和物價上漲率以及政策干預引起的。利率的經常變動給企業的籌資帶來很大的風險。這就需要根據利率的走勢,認真研究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作出相應的籌資安排。在利率處于高水平時期,盡量少籌資或只籌急需的短期資金。在利率處于由高向低過渡時期也盡量少籌資,不得不籌的資金,應采用浮動利率的計量方式。在利率處于低水平時,籌資較為有利,在利率由低向高過渡時期,應積極籌措長期資金并盡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計息方式。

另外,應積極使用金融工具規避利率變動帶來的籌資風險,如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合約,利率期貨和利率期權。

金融市場上影響匯率變動的基本因素主要是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的變化和貨幣供求狀況的變化。因此從預測匯率變動趨勢入手,制定外匯風險管理戰略,規避籌資過程中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一是注意債務分散,即借款和還款時間不要過于集中,以防止匯率短時間內的突然變化而造成債務增加。另外,債務的貨種結構要合理,盡可能分散為幾種貨幣。二是實行“配對管理”,盡可能使借款貨幣、用款貨幣與還款貨幣相一致。三是妥善選擇籌資中的貨幣,并注意貨幣幣種與匯率的搭配選擇,爭取借“硬”貨幣,還“軟”貨幣。四是在合同中加例保值條款。五是運用金融工具如貨幣互換,遠期外匯合約和貨幣期貨交易來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

(四)風險的轉移。企業的籌資費用總和可能會超過企業的財務負擔。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的做法就是轉移風險。最常見的做法:一是開展專業化協作,將一些風險較大的項目承包給能力較強的企業去完成。二是通過保險分散風險,可以穩定企業的資金結構,避免過多的債務輸入和過高的資金支出,緩解企業資金緊張、風險惡化的局勢。加入WTO后,國際性的保險公司在我國開展業務后,帶來新的經營理念,會進一步促進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保險在防范企業籌資風險中會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風險與機遇并存,在激烈的競爭條件下,企業只有加強經營管理,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盈利能力,才能降低籌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