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成本管束

時間:2022-03-18 10:41:54

導語: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成本管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成本管束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成本管理的觀念陳舊,缺乏創新意識

近幾年的金融危機雖然對我國經濟的整體格局影響不大,但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中的中小型企業卻多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隨著經濟危機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節奏緩慢、無法適應時代需要的現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成本管理上的缺陷,從而導致成本管理的內容無法適應成本管理目的的要求,很多中小企業僅僅是將自己的成本管理范圍界定于自己的企業內部,僅僅是關注生產過程和生產的形勢,沒有重視對其他相關企業和相對應領域內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分析。成本的降低可以促進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得到最大的經濟利潤,但是,成本的降低也是有底線和條件的,一味的成本降低控制成本輸出,不僅不能獲利,反而會造成產品質量的下降和企業經濟效益的下滑,不利于企業經濟的長足發展。

2.缺乏切實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法

從現行的成本管理方法看,我國企業缺乏較為系統和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我國已經提出的成本管理理論包括成本的預測、成本的決策、成本的控制、成本的成分分析和成本的核算等理論方法,但是在就如何使企業成本管理的理論更趨于科學性和系統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和問題。例如,就成本管理的手段來說,目前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了會計電算化的水平和階段,但是會計的電算化運用范圍卻不高,我國部分中小型企業在成本結算時仍然使用傳統的手工核算,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結算的速度。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這種傳統的核算方法將會制約著企業經濟的發展速度,也不利于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的提高,同時,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也無法為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的發展提供及時、科學、有效的成本信息。

3.企業內部成本管理意識淡薄企業的成本管理需要整個企業各部門的參與,它不僅涉及到對企業各方面和各部門的管理,更涉及到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人員。但是,從成本管理的現狀來看,企業內部一直存在著成本管理的誤區,認為成本管理僅僅是企業財務部門和少數成本管理人員的任務,成本和效益都應該是企業的管理層和財務部門的責任,生產產品的僅僅存在于生產環節,懂技術的不過問財務問題。雖然表面上看來,企業內部各環節各負其職,但是企業成本管理的觀念和意識無法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之中,無法達到整體效益,成本管理意識的淡薄,導致企業內部失去了大量的成本管理人群,無法實現成本管理的真正效果。因此,現行的成本管理的管理意識和方法都不能滿足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2]。

二、加強后金融危機時代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1.不斷加強成本管理觀念的創新

為了適應后金融危機時代成本管理的需求,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追求長期持久的企業競爭優勢,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獲得最大的市場效益和市場份額。因而,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成本管理需要引進新的管理理念,戰略成本控制理念的產生正是適應了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需求。戰略成本控制理念是指企業內部會計工作者在充分分析企業自身和周邊企業的資料之后,為管理者提供形成成本管理的有效信息,幫助企業從自身企業競爭優勢出發,制定出適應市場經濟環境變化的戰略型成本管理理念,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并通過對企業內部各結構和層次的不斷了解和分析的基礎之上,從而形成的一種長期的、有效的、全方位的戰略型成本管理體系。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既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獲得經濟效益,又擴大了企業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圍,將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等都包含在成本管理的控制之中,從而使成本管理更能夠適應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發展多變和不穩定的局面[3]。

2.不斷加強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創新

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雖然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標準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在當今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運用。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一體化和產品需求的多樣化發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造成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術已經無法跟上時展的步伐。為適應新的管理要求,就要實現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的轉變,從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向成本的規劃性控制轉變。在產品制造過程之前,事先筑入成本理念,挖掘產品研發、產品設計、生產線規劃或布局等方面的成本降低空間并進行優化,真正從源頭控制成本,從成本的動態結構關系上,系統分析、控制產品成本?!崩绮捎矛F代作業成本的方法,首先可以為企業的管理提供科學有效的回饋信息,同時,還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現象,有利于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到最低。作業分析成本的方法將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到成本產生的整個過程之中,聯系成本產生的前因后果,從而保證成本管理的方法能夠滿足后金融危機時代成本管理的需要。

3.不斷加強成本管理的整體意識和主體精神

企業精神的形成離不開整體主體意識的加強,這種企業精神在后金融危機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更需要注重企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對工作態度的培養,樹立起企業成本管理的整體意識。這樣就要求企業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中小型企業管理層和財務部門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同時,還要加強對整個企業員工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育,使企業的管理者不僅要掌握管理層面的知識和信息,還要掌握市場營銷和產品生產過程等方面的先進知識和能力,做一個全方位高素質人才,盡量減少產品在設計、生產、銷售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現象[4]。另一方面還要每一位員工都積極的投身到企業企業成本管理的過程之中,加強責任意識、端正態度,從而實現整個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格局。后金融危機時代需要企業整體意識的不斷加強,更需要每個人都帶有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為企業創造效益,更為了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提高,進而,適應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

三、結語

總之,成本管理體系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對當今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的發展,企業要想立足根本,達到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成本管理的控制和協調,從而找到更加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來適應現代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的發展格局,企業也只有不斷對成本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利潤,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保證企業的長足健康發展。

作者:冷婷單位: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