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策略

時間:2022-12-10 02:19:10

導語:芻議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策略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師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是指導教學活動的方針和原則。當前,我國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擔負著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層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第一,牢固樹立“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模式。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必須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第二,以人為本,順應人的稟賦,提升人的潛能,關照人的全面發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授人以漁”,在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2.更新教學內容,突出課程實用性

對于非金融專業金融學課程,因授課時間有限,與政治經濟學重復的部分如貨幣起源、貨幣制度等內容可以略講;與西方經濟學重復的部分如信用理論、利率理論、通貨膨脹、貨幣供給、貨幣需求等內容可以少講,從而集中寶貴的時間資源重點介紹一些證券、保險、基金等微觀金融的內容;對商業銀行部分,可重點關注商業銀行深化改革、混業經營趨勢以及網絡銀行等內容;以前經常被忽視的電子貨幣、消費信用、民間信用、金錢道德觀等內容也應該加強。對利率市場化、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全球化、金融創新、金融危機等體現時代特色的內容,教師可以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

3.強化實驗教學環節

可以在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實驗室資源的基礎上,利用相關設備和系統,建立涵蓋證券、期貨、保險、基金、銀行、外匯等仿真交易的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由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模擬“操盤”,同時也可培養學生溝通、協調和合作能力。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金融中介公司已經推出了各色各樣的模擬交易平臺,網頁版、下載版、手機版不一而足,這是一個容易被教師忽視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實驗途徑。這些免費交易平臺涵蓋了外匯、股票、基金、ETF、衍生品交易等幾乎所有的金融投資領域,通常擁有同步實時報價、最新財經動態、專家市場分析以及種類繁多的技術分析工具,還有各種有獎交易競賽供學生個人或組團參與。相比固定的實驗課,這些免費交易平臺在學生操演學習的時間、地點等方面更加靈活,仿真性和趣味性也比較強,只要教師加強相應的指導、檢查和評比考核,學生就能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4.創新教育方式方法

在課時有限的條件下,面對繁多的金融學內容,對非金融專業授課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在實際教學中就只能是“跑馬看花”,難以掌握金融的基本特征和運行規律。善用案例分析法將有利于解決上述問題。一個好的案例,可以充分展示相關知識點在現實經濟金融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充分顯現社會經濟環境和金融生態對金融活動的影響和制約。例如,通過分析由美國次貸危機擴展到南歐主權債務危機案例,就可以將“金融風險”、“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三個相互關聯又相互制約的概念串聯起來。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孔子講“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要引導學生經過冥思苦想、搜索枯腸來獨立探索和進行語言文字表達,而不是代替他們得出結論。“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老師講課時,要注意采用提問、設問、反問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啟發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

作者:王雨魂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