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制改革解決融資困難
時間:2022-08-25 02:47:51
導語:金融機制改革解決融資困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黨的十五大中已經明確將非公有制經濟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黨的十六大中更是進一步明確了這一思想。小微型企業是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安排城鎮就業的主要渠道,其已經成為了政府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其也在新農村建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化,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相關的政策,也對于小微型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不被淹沒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他們就必須要不斷地發展,就需要融資。雖然當前各級政府部門也出臺了很多解決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對策,但是笑過去不是很理想,小微型企業仍然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
一、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小微型企業自身的缺陷
由于小微型企業本身的規模比較小,其內部的很多機制都不夠健全,尤其是在企業成本管理、財務核算以及運營管理方面不規范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都達不到向銀行融資所需要提供的系統基礎資料的要求。此外當前銀行普遍采用的是企業確權有效資產抵押或質押的方式,但是小微型企業所使用的一般都是承包或者租賃的集體土地,他們無法獲得合法有效的土地和房產權證明,因此他們到銀行或者有關部門辦理貸款的抵押登記就成為了一句空話。同時由于絕大部分的小微型企業都沒有雄厚的資金,因而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差。面對大型企業的資金和原料壟斷,他們只能從事初級的加工產業,風險高而且利潤很低,遇到風險就會嚴重虧損甚至破產倒閉。
(二)不完善的外部融資環境
現在很多的小微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度依賴融資,但是這正好與韋斯頓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相違背。韋斯頓指出企業在初期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其自有的資金和風險投資,而在企業成長成熟后主要依賴融資。但是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行業處于孕育階段,小微型企業的上市門檻很高,發債融資成本比銀行的借貸成本高很多,因而小微型企業的外部融資主要來自與銀行,一是中小企業發展過度依賴銀行融資。事實上,根據韋斯頓提出的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理論,從而違約風向也就集中與銀行。此外目前的擔保征信等輔助體系還很不健全,我國的擔保行業過去一直處于多頭審批監管混亂的狀態中,擔保的公司良莠不齊,違規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在加大了小微型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也給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很的困難。二是擔保征信等輔助體系不健全。中國擔保行業在過去幾年中一直處于多頭審批監管混亂的狀態中,擔保公司良莠不齊,違規經營現象頻發,不僅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也為銀行展業帶來了一定困難。
二、解決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措施
(一)改變國有商業銀行的運營方法
由于當前小微型企業的融資主要還是來源銀行,因而想要解決當前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就必須要改變銀行現在的經營方式。首先應當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選準信貸的重點。對于那些有市場、有效益的民營企業要給予信貸支持,從而幫助那些信譽觀念強、風險較低和走產業化道路的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對于那些科技型、深加工型的企業給予足夠的支持,努力培育一些優質的客戶。其次應當改善現行的信貸管理。由于情況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因而銀行也要根據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一些新的貸款管理程序和方法,同時還可以適當的發放一些非全額擔保的貸款;此外銀行還應當建立一些鼓勵機制,制定靈活的收回貸款本息的懲獎措施,提高企業還款的積極性。
(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
由于小微型企業很多都是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但是由于公司剛剛起步,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但是他們處于一個新興的行業中,其發展的前景是無可限量。在很多西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助推器正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指的是向那些高技術型的成長型企業提供股本資本,同時還為他們提供運營管理的方法,當企業發展成熟以后,通過股權轉讓獲得投資利益。建立了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不僅科技解決一些小微型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同時其對于我國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也具有很的推動作用,從而使得更多的高新技術成果走向市場,實現相關產品的產業化,從而推動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三)構建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
當前我國的小微型企業的信用透明度并不高,通過擔保機構為小微型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是解決目前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一條中的途徑。例如建立由各級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小微型企業集資構建的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和再擔保責任有限公司,從而降低為小微型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的風險。同時還可以建立小微型企業融資擔保基金,這一部分資金可以來自于發行證券、吸收其他企業入股和政府資金等。同時還可以成立企業互助協會,小微型企業在面臨困難時互相幫助,提高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鑒于小微型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這些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對相關的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促進小微型企業的快速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 上一篇:外國金融監管革新趨向及啟發
- 下一篇:探索民國時代金融革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