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探討
時間:2022-11-06 09:11:42
導語: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互聯網金融對銀行造成的直接財務影響。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銀行財務風險首先就體現在財務體制這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之下,銀行自然也需要結合市場需求以及客戶需求來對自身財務管理體系以及運作模式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有效提高客戶群體與銀行工作接觸的頻率,真正讓客戶與銀行之間形成較為緊密的聯系。從目前互聯網金融體系來看,雖然互聯網金融產品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可是這一方面的財務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方案,互聯網本身安全性也明顯不足。另一方面,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各類財務風險以及管理漏洞也在不斷增加,銀行財務風險防范難度自然也就加大。(二)互聯網金融對銀行造成的間接財務影響。互聯網金融對于銀行造成的間接財務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表現在財務的運作風險上,互聯網金融體系運作本就需要構建出較為完善的網絡體系,所以銀行自然需要樹立起互聯網技術優先使用的理念;再加上互聯網技術本就存在虛擬性特征,所以很容易出現網絡事故。而現如今我國銀行體系還尚未對銀行使用人員違規操作進行深入的研究,也無法對其進行準確的判斷,在這種環境下,銀行網絡系統保密性以及穩定性自然也就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銀行只有及時對自身技術等多方面進行完善,構建出合理的防控體系,才能有效避免出現信息丟失、財務事故等風險。其次則表現在市場財務影響這一方面,在互聯網體系應用的時候,財務風險大多是表現在利率方面,而利率風險大多是以利差的增加以及減少活動為主,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利率體系的發展,再加上互聯網的使用使各種新型支付體系得到了廣泛使用,這也降低了傳統銀行的應用性。
二、互聯網金融下加強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對策
(一)銀行需要提升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流動性指標水平。各個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流動資金可謂是十分重要的構成,互聯網金融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首先一定要具備充裕的流動資金,所以說,在加強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時候,銀行一定要注重自身財務風險管理中流動性指標水平的提升。我國銀行大多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銀行的商業性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暗示了銀行本身就屬于自負盈虧的企業,這也進一步凸顯出了流動資產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銀行流動性指標主要是以現金資產率、存貸款比例以及資產負債結構等為主。以存貸款比例指標為例進行分析,這一指標的分子就是銀行的各項貸款之和,分母則是銀行各項存款之和,這一指標的數值和銀行資產流動性呈現出來的關系是反比,這也就是表明,假設某一家銀行存貸款比例增大的話,這個時候銀行的資產流動性則是降低的。總之,雖然我國銀行也有了較長時間的發展歷程,可是若要從管理經驗來分析的話,還是明顯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關系,所以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著重提升我國銀行財務流動性,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把控。(二)提高銀行財務風險指標的盈利性管理水平。互聯網金融的存在,促使傳統金融行業受到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商業銀行對于利潤的追求,更是促使互聯網金融進入傳統金融之中的時候存在較多的優勢。但是,在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盈利能力相較于之前而言明顯要弱得多,所以說,為了保障銀行互聯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銀行最好是結合實際來對互聯網盈利來源進行擴大。在這一過程中,控制成本可謂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能夠增加凈利潤的一種方式,商業銀行利潤的增加渠道則是借助于收入的擴大亦或者是成本的支出減少而獲得,銀行內部不同部門之間一定要對各自的責任進行明確,做好成本控制,同時安排相關的管理人員,以此來進行針對性管理。為此,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不斷開源節流,盡可能減少銀行的成本,增加銀行收入,這樣才能有效實現銀行支出成本的降低與把控。除此之外,在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對規章制度進行規范,進一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積極借鑒其他機構,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在能夠有效完成企業成本內部事項管理體系的基礎之上,主動對整個負債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資金使用以及運作效率,最大程度保障風險管理質量。(三)及時規避互聯網金融常規風險。互聯網金融下要想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一定要及時對互聯網金融常規風險進行規避,以P2P(即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為例,銀行金融機構在進行業務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對網站資質以及規模進行了解,結合實際來規避與管理常規風險。不同規模的網站會存在較大差異,而且網站上所記錄的規模、背景以及資質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成立時間太短的話也是無法將其及時進行備案以及工商登記,有效評估網站資質才能有效實現風險規避的目的。最后,還需要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畢竟專項風險控制人員在數量上還是不足的,所以銀行在財務風險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對管理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通過有效培訓與教育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能水平,以便及時規避互聯網金融中的各項風險,從而有效提高銀行風險認識、減少風險的發生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金融行業也因此而受到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傳統金融行業銀行體系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也需要順應互聯網時展要求,結合財務管理現狀來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彌補,及時更新財務管理技術,有效改善制約銀行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同時做好人才隊伍構建,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時展需求。
參考文獻:
[1]譚嵩,趙婷.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信銀行財務風險案例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20(1):28-32.
[2]章理智.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4):55-57.
[3]丁晶.基于互聯網金融下的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江蘇商論,2016(35):156-157.
[4]趙晨瑋.互聯網金融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2):14-15.
[5]佚名.基于互聯網金融下的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16(35):158-159.
作者:馮文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中心支行
- 上一篇:審計事項披露與注冊會計師價值提升
- 下一篇: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在企業財經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