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對策

時間:2022-05-28 09:08:25

導語: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對策

摘要:在新醫改背景下,智慧醫療與智慧金融正在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本文以人工智能的興起為入手點,從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系統分析了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變革的背景;從實踐角度探討了智慧醫療的需求與應用方向;最后從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提出了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在助力公立醫院變革和應用的對策,以期為促進公立醫院管理變革提供參考理論參考。

關鍵詞: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公立醫院管理

一、智慧醫療+智慧金融之背景

在人工智能興起和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背景下,醫療行業和金融逐漸出現交叉重疊部分,這表明“智慧醫療”與“智慧金融”正在面向大眾化。什么是智慧醫療與智慧金融呢?智慧兩字意味著系統自主學習的開始,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在技術層面的支持,智慧醫療與智慧金融逐漸走向專業化,不僅能從技術方面,也能從資金層面,努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高公眾的生活質量。智慧醫療和智慧金融是從根本上實施人工智能向醫療診斷和醫患互動層面的轉變,結合人工智能實現智能醫療網絡的架構和服務。

二、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在公立醫院管理的應用需求

(一)政策層面的需求

當今智慧二字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對于當前我國各個醫院的數據挖掘和分析,是智慧醫院建設的必行之路,因此推進數據多元共享化迫在眉睫。在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信息區域(醫院)信息操作標準化成熟度評價方案》中,明確提出了“與上級平臺交互的共享文檔檢索與獲取”的高層次標準。此外在《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與標準》中也指出,對五六級以上醫院的評比,數據的共享程度將會是一項重要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新政策將會使各個醫院對數據共享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二)技術層面的需求

隨著各類現代技術向醫院的滲透,各大醫院如今面臨著系統眾多、數據繁雜、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雖然大數據等技術在醫院得到了應有的信息化建設,但是距離充分利用各類數據,完善醫學體系機構,使醫學數據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構建一個從下至上的應用系統尤其重要,這個系統便是智慧醫院建設的核心內容。通過此系統,醫院可以整合各類數據、挖掘數據價值、提高信息傳送速度、人性化服務內容,預測疾病發展趨勢以及實現數據共享等,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三)管理層面的需求

目前,我國部分醫院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人員管理方面,因為傳統觀念以及人類缺點的影響,醫院內部免不了出現缺乏交流、人員培訓不及時等問題,導致人員積極性降低、工作效率變差等現象,其次是物質管理方面,每個醫院對于藥品的管理和采購都還處于最基礎的人工階段,由于藥品數量眾多、流通速度過快、導致清查工作艱巨,對藥品的管理重視度逐漸降低等弊端,最后是從成本管理角度分析,成本管理不規范,管理者沒有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降低醫院運轉的成本,無法分析出運作重點以及主觀因素的干擾,都是其根源問題。

三、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的應用方向

(一)智慧決策支撐

輔助決策在目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智慧醫療可以很清楚地將醫院的大小事務統一起來,轉化為數據,構建成各項指標,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在PC端或移動端查看,及時了醫院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比如疫情期間的急診人數、門診人員情況、手術進展和時間配置,以及各類統計數據的比較,如果需要,都和同一月份進行對比,多維度、直觀地顯示門診量,從而為醫院全面控制運行、精細化管理、及時決策提供數據依據。病案質量控制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病歷記錄患者病情發展、治療效果和最終結局。它不僅是醫學教學和科研的基礎資料,也是醫患雙方處理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病案質量的控制不僅關系到患者診斷的規范化和安全性,而且關系到醫院的聲譽和經濟利益。國家對此也提出了相應的標準。但事實上,由于管理人員的缺乏和管理水平低下,使得病案質量管理流于形式。目前,全國排名前三的醫院中,85%的醫院質控人員數量不合格,質控能力也令人擔憂。通過分析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梳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煉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未來提高我國醫療效率的路徑。

(二)管理效率支撐

在提高醫療效率方面,可以通過提高診療技術水平、降低醫療服務體系成本來實現人工智能的作用。一是借助醫學圖像處理技術、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醫療機器人、診療語音助手等工具,醫生可以大大提高診療速度。二是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產品通過日常監測維護人們的健康,降低人們的疾病風險,達到“預防性治療”的效果,最終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和醫保基金。三是借助智能病案管理技術,在不增加人力資源成本的前提下,保質保量地解決病案管理問題,提高診療的安全性和依從性,降低醫院發生醫療事故的風險。

(三)金融資本的支撐

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實質是從財政方面努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從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目前,很多平臺企業也在做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變革方面的嘗試。比如平安科技的醫療AI平臺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平臺,可以連接醫院、健康平臺、影像廠商、系統金融和保險公司等,實現一種循環管理模式,為廣大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此外,一些地方醫院在此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比如上海多家醫院已與商業保險公司開通商業保險渠道。在為了充分做到人性化和高效化,醫院為廣大患者簡化了醫療費用的相關流程,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增強了患者的支付能力。

四、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的應用對策

(一)醫療數據互聯共享

我國醫療衛生系統各機構的信息化工作往往由不同的系統開發人員來完成。由于開發人員采用不同的數據采集和存儲標準,醫院之間甚至科室之間的醫療數據無法互聯。在醫學術語方面,我國尚缺乏規范的術語語義管理體系。對于同一疾病,不同醫院、不同醫生的描述不盡相同,給醫學數據的整合帶來了困難。此外,醫院也不愿意為了自身利益或患者隱私與其他醫院或企業共享數據,這樣就形成了數據孤島。孤立的、非標準化的數據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只有收集到同類型、同相關性的數據,才能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挖掘出潛在價值。解決數據孤島問題,這就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與行業共同制定醫療信息標準體系,為醫院、系統設計者和仁旺智能醫療企業提供參考。其次,要形成覆蓋患者、醫院、企業和監管部門的醫療數據共享機制,促進數據自上而下的有效流動和聚合。在技術方面,區塊鏈技術恰恰可以保證醫療數據的隱私性和可靠性,以及交易過程的透明性和可解釋性。這一探索為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在機制上,要從醫院利益的角度設計高效規范的醫療數據采集系統,充分調動醫院提高醫療數據質量的積極性,為后續的共享和發展提供基礎。

(二)構建智能化人才培養機制

人工智能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領域,醫學和人工智能雙重技術背景的復合型人才短缺。在智慧醫療與智慧金融助力公立醫院管理的過程中,醫院的每一位員工都要充分了解和學習人工智能管理的知識,使人工智能得以全面實施。加強人工智能知識的學習,充分提高人工智能的利用率,使人工智能真正發揮作用,解決實際工作的難題。例如從一個科室的日常工作開始,從網上預約、在線實時會診、智能檢測等,充分將醫院的服務走向人性化、規范化、條理化和高效化,借助這些智能設備和醫務人員熟練的操作,可以增加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健康數據的充分溝通,醫生根據各項指標診斷的更加合理,更加精確,從而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有效減少門診量,從根本上提高服務效率。

(三)完善風險防控機制

人工智能新技術的發展同樣是一把雙刃劍,人工智能走向醫院,在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時也有一項不可忽略的問題——數據安全風險。數據安全將會成為一個醫院新的風險組成部分,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因此也勢在必行,目的在于保證數據準時、可靠、有效,保證數據流暢,這樣才能充分擴大人工智能給醫院帶來的效益。要加強對人工智能中醫療數據的重視度,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支持,為整個系統提供一種動態屏障,保護內部信息不受外部攻擊、增強內部系統的韌性,在保證自身系統獨立完整的基礎上實現高效共享,從而進一步保證醫療數據的安全性,這是一步重要的防御措施,為以后醫院各類數據的存儲和對積累的數據進行挖掘升值,提供了一個前提條件。在促進數據共享和利用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模型分配機制,提高患者和醫院的信息共享意愿,提高企業等研究平臺開發利用醫療大數據的積極性。對此,政府需要出臺完善的醫療信息管理和使用法規,運用技術手段提高醫療數據的安全性,設立保險基金,應對信息泄露給個人造成的損失。

五、結束語

以人工智能為依托的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在助力公立醫院管理變革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公立醫院的智能化管理,將會是未來評價一所醫院好壞的重要依據,前期,引入過程將會有所困難,但一所好的智能醫院建立起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充分提高思想認識,統籌規劃、逐步實施,充分調動醫院多個科室在管理、臨床、技術層面的協作,從而更好地助力公立醫院管理變革革與發展的良性運行。

參考文獻:

[1]趙桂兵.基于人工智能下醫院網絡安全信息化的建設[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02).

[2]沈念玲,黃雪玲,王朋朋.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11).

[3]廖生武,薛允蓮,譚碧慧,等.“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醫院智慧診療管理策略[J].中國醫院管理,2019,39(10).

作者: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