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金融監管對策分析
時間:2022-01-19 03:37:50
導語:商業銀行金融監管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樹立現代風險審計導向理念、提升審計人員素質和提高審計執行力等方面,為商業銀行內審工作提出強化監管的對策:進一步樹立以風險為導向的現代審計理念;就要進一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要進一步提高審計執行力。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審工作;金融監管
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商業銀行紛紛改制上市,其內部的公司治理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將審計職能普遍上收總行統一管理,便是其中一個較為顯著的變化。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內部審計體制的設置上及其具體工作運行模式上雖然不盡相同,但在董事會領導下設立相對獨立的審計體制的大方向基本一致,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審計部門更好地發揮較為超脫的內部監督服務職能。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既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貫徹有關四個原則的前提。強化監管,既是商業銀行堅持穩健經營的基礎,全體內審工作人員只有不斷更新審計理念、持續提高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以及審計執行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服務職能。
一、強化監管,就要進一步樹立以風險為導向的現代審計理念
由于受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較長時間內,不論國家審計,還是企業內部審計基本是以查錯糾弊為主的復核型審計。過去,審計被稱為稽核、稽查,很大程度上與其查錯糾弊的工作性質相關。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對內外部監管檢查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風險導向審計與傳統審計的最大區別在于,它以揭示經營管理過程中潛在的風險和隱患,更多地體現在事前和事中的防范上,而傳統審計注重事后教訓總結。換句話說,風險導向審計更加注重風險導向理念、系統性思維和全過程控制。近年,各家商業銀行在逐步完善審計體制改革的同時,相繼開展了集中審計、專項審計、責任審計等各類形式的項目審計工作,由于各行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力度的差異,程度不同地體現了風險導向理念,但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所分析的銀行業風險控制及案防的形勢看,商業銀行內審工作亟待加強,一定要樹立風險導向審計理念,任重而道遠。要全面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有關強化監管的工作原則,商業銀行必須把把風控、抓案防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落實風險導向、問題導向的內審工作理念,即突出風險導向、系統性思維和全過程控制。要對全行的經營管理流程進行再梳理,抓住主要風險環節和風險點,突出問題導向;要善于運用系統思維的方式,分析判斷宏觀戰略決策、工作措施是否全面貫徹了風控、案防的理念,摸清體制、機制中存在的系統性風險漏洞;要注重審計全過程的控制,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平臺,通過審前非現場分析,梳理分析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有針對性地加大現場核查力度,并要對審計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力求將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最為突出的風險隱患呈現給董事會和高管層,以引起高度重視。
二、強化監管,就要進一步加強審計隊伍建設
審計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內審工作的層次和質量。目前銀行業所面臨的風控案防現狀非常嚴峻,除了與近20年來銀行業務高速發展、矛盾積累不無關系外,銀行從業人員素質教育力度不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要樹立全新的風險導向審計理念,銀行內審員的綜合素質也急需提高。1、夯實政治思想基石。在現階段國情及金融體制大框架下,可以說,較高的政治素質是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從業基石,對內審人員而言,政治要求應該更高。從近年銀行內部人員參與“飛單”、“抽屜協議”和非法集資等案件等情況來看,商業銀行在一味追求經營效益的同時,客觀上放松了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全體內審人員要以學習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從政治上思想上提高對強化金融監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做好內審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職業責任心。2、加強業務學習培訓。現代銀行基本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存貸款經營模式,理財、基金、保險等融入了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正如說的那樣,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作為各行的綜合監管部門,也是內控體系中“三道防線”中的最后一道防線,加之銀行業務本身的飛速發展,各項內部管理系統的上線、更新和整合,審計人員亟需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及時充電。每個審計人員都要結合自身職業經歷和崗位工作需要,既要全面學習新知識、新系統、新方法,也要有所側重,比如信貸審計人員,在全面學習的同時,也要格外注意學習國家有關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準入標準等,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同時,銀行內審人員要善于走出銀行看銀行,走出審計看審計,積極向國家審計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人員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另外,審計人員被抽調參加系統內跨分行、跨專業的聯合監管檢查項目,或者參加由銀監、人行、國家審計署等外部監管部門牽頭組織的監管檢查,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審計人員虛心學習兄弟行和外部監管人員的工作經驗和方法,要善于用他山之石以攻玉。3、建立審計人員與業務人員的雙向交流機制。商業銀行實行總行派駐內部審計分支機構的體制已經有了10多年,據調查,大部分審計人員離開業務崗位時間較長,鑒于目前銀行業新業務、新系統層出不窮的態勢,僅靠日常的項目審計審前培訓,根本無法保證審計人員業務素質與經營發展保持同步,建立行局之間的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勢在必行。建議各商業銀行總行派出各地區的審計分局與轄內被監管分行每年互派一定數量的人員到對方單位工作,一方面,可為審計分局輸入新鮮血液并近距離了解業務發展的最新動態提供窗口;另一方面,審計人員到經營行交流鍛煉,又能及時面對面傳遞高層最新內控管理戰略意圖,最終達到促使全行實現業務經營與內控管理雙跨越、雙提升的目的。
三、強化監管,就要進一步提高審計執行力
1、增強責任意識,提升崗位履職執行力。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規格超過以往任何一屆,這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出當前金融風控案防的形勢極其嚴峻。縱觀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受體制、機制的影響,系統內部的行政化色彩仍然比較濃厚,落實工作仍可能較多地停留在以文件轉發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傳統思維上。作為現代商業銀行內審人員,必須始終牢記強化監管的歷史使命,堅決維護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認真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總行黨委、董事會的戰略部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客觀揭示每一個問題、寫好每一張底稿做起,努力提升每一位內審人員監督服務的履職能力。2、樹立全局觀念,提升審計團隊的協作執行力。不管是審計老人,還是業務新兵,都要樹立全行一盤棋的思想,持續強化一級法人理念,要把內審工作放在全行的業務經營管理大局中去考察。隨著各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系統、平臺的上線和大數據的充分運用,過去單兵作戰的傳統審計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念的要求。在每一個項目審計中,都要注重發揮審計團隊協作意識,要發揚以老帶新的傳幫帶傳統,相互團結,最大限度發揮審計團隊的整體工作合力和效能。3、質量立審,著力提升審計實踐的執行力。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每一位審計人員安身立命的基礎。要根據項目審計的目標和實際審計工作量,盡可能考慮審計人員專業知識、業務專長、工作經歷,甚至是性格特點等因素,盡可能組建優勢互補、相互和諧、活力充足的審計團隊。審計項目組要與每一位審計人員簽訂審計項目責任書,明確審計人員應承擔的責任義務。針對目前商業銀行的內審工作面臨的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普遍境況,審計工作要結合各行風險案件防控形勢,抓大放小,充分揭示重大風險隱患,并就全行存在的系統性、體制性和機制性的內控管理漏洞和不足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4、強化監督服務意識,提升審計結果運用執行力。不論國家審計,還是內部審計,其目的并不在于查出多少重大問題,而在于通過檢查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堵塞存在的問題隱患,促使所在單位的經營管理和經營效益持續提升。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風險問題要緊追不放,按照風險不化解不放過、問題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處理不到位不放過的“三不放過”原則,針對具體問題的性質、風險程度及其潛在隱患等情況,及時開展后續審計,并要堅持日常的持續跟蹤監測,確保內外部檢查發現的各類問題均能得到徹底糾改。對于因體制、機制原因,當前無法完全整改到位的,各商業銀行總行要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制定補救性的措施辦法,避免同類同質化問題屢查屢犯情況的出現。問題整改要堅持舉一反三、深剖根源的原則。同時,也要對審計中發現的有關內控管理的經驗及時進行正面總結推廣,只有這樣,審計工作才能令人信服,審計成果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參考文獻】
[1]中央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文件.
[2]鄒蜀虹.淺議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5.
[3]宋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全面質量管理研究[J].經濟論壇,2012.
[4]朱奕.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現狀與對策[J].現代金融,2013.
作者:李紅明 單位:中國農業銀行西安審計分局
- 上一篇:金融監管體系短板分析
- 下一篇:金融改革下商業銀行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