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時間:2022-04-23 11:18:49

導語: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摘要:金融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更是其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助推器。因此,能否對金融的管理體制改革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革,關乎到該地區的長遠發展。本文對當今的金融形勢進行了新的剖析,并且根據國際上金融管理發展和改革的態勢,以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提出了一系列深化金融管理的改革策略,希望能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金融管理;體制改革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長治久安,與其金融效益和水平息息相關,而且金融在提高我國資本運作效率上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國在認識到金融的重大作用后也加大了對各地相應金融機構的管理與規范力度,然而由于受到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我國在推行現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困難重重,還需要不斷的討論研究解決方法。盡管在金融改革上我們還存在不少問題,但必須明確的是,只有深化我國的金融制度改革力度從而提高各地區政的金融管理水平,我國的整體經濟水平才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我們需要汲取國內外優秀的管理經驗,在此基礎上再結合以新的科學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優化管理結構,明確各級權責,強化相互協作,推陳出新從而提高我國金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金融管理體系改革措施的必要性

(1)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與其當地的金融管理體制密切相關,是地方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增值要素,因此各地政府要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加快推進當地金融管理改革措施,從而促進金融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能突破原有金融管理體制的發展弊端,再加上可以結合當今的最新發展形勢,融入最新的發展要素,從而使我國金融具備時代特性,從而擁有新的發展動力。在新的金融管理體制下,將會有新的金融關系,這意味著未來參與到金融交易中的人會越來越多,金融組織的長效發展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在這種新的經濟背景下,各地經濟發展的活躍性與流通性都會顯著增加,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行業內與行業間不斷的金融交換和金融交易使各行業的經濟都發展得更為快速,各種交易和兌換促進了資金的流通,使得原本的固定資金得到了充分利用,經濟發展也具備了新的空間。資金的二次利用使得其在流通和交換中產生了錢生錢的客觀效果,使得資金儲備不斷擴充。而且在利滾利的刺激誘惑下,各產業的管理人員逐漸發覺了最新的金融商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家或個體積極投入到金融投資中來,金融業越來越龐大,促進了資金的增值,進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金融業的一步步增長,是時展的必然產物,它符合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同時也滿足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在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業的發展當然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各政府應該積極宣傳新體制的優越性,并且投入充足的精力來推行新體制。各行各業要積極響應政府的各項政策與措施,與政府通力協作配合,進而推動金融業朝著更好更積極的方向發展。政府也要在堅持改革措施的前提下不斷放寬參與政策,使得各方各業都有機會參與進來,這樣不僅使當地經濟具備更好的發展空間,而且也為進一步改革創造了更方便的推行條件,使金融業能得以長遠的發展。(2)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相輔相成,若是實體經濟動力不足,金融業根本難以發展。因此,我們要鼓勵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不能將二者分割開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國民經濟安全穩定的發展。目前我國通過推行新的政策加強了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聯系,達到了平衡各地經濟的效果,使地方關鍵領域的經濟得到了充足的發展。不可否認,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相互合作取得了雙贏的效果。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實體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維護了金融的穩定與安全發展,發揮了其反饋作用。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經濟交流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金融的流通性水平,給予了金融發展更多的資金支持;而金融發展的日益穩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實體經濟中的各種投資和運作也更為安全。金融與實體經濟二者的互協互助共同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使我國各領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另外,經濟的繁榮也維護了當地政治的穩定,政府能更好地發揮其調節功能,從而平衡各地各領域的經濟發展。

2我國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現狀

2.1地方金融管理職能逐漸增強。近年來,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職能逐漸增加,從一開始的風險處置慢慢拓展至地方金融發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管理等。具體說來,地方政府于1996年開始承擔化解農村合作基金會債務風險的責任;之后又于2003年獲得農村信用社管理和風險處置權限(參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然后2008年又開始負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督管理。由此觀之,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權限正日益增多,其管理范圍也逐年擴大,同時這也意味著政府參與金融管理的程度與深度的日益提升。2.2地方金融管理體制逐步建立。隨著金融管理日益受到重視,各級政府參與當地金融管理的積極性也顯著提高,并且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金融管理體制,目前金融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金融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在省級政府已司空見慣,各市、縣政府也在積極推行當中??傊?,就目前情況而言,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行使其金融管理職能,其主要職能如下:第一,制定和執行當地金融發展總體方案;第二,促進金融機構改革發展;第三,在加強地方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防范和處置地方金融風險;第四,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吸引投資者參與或創建各類金融組織,比如村鎮銀行、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第五,協調配合中央駐地方的金融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維護地方金融穩定,防范金融風險。

3當前我國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管理職能分散。目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職能分散于多個部門,協調難度大。其金融管理部門主要是地方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要職能是負責小額貸款公司、股權投資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其他準金融機構的管理職責則如對典當行、融資性擔保公司、產權(股權)交易所的管理等則分別由商務部門、財政部門及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負責。管理職能的分散使得政府內部難以合理協調,從而導致金融管理水平的低下。3.2職責定位寬泛。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的職能范圍較廣。不僅需要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還要在實施金融專業管理的同時履行金融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實際上這幾項職責的性質差異相當大,它需要該部門同時具備政府職責、市場行為及良好的專業素養,這就對該地政府金融管理部門履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得不說這是一次不小的挑戰。3.3管理人才缺乏。在對政府管理工作專業素養的要求上,金融管理部門相比于其他管理部門而言則要高的多。畢竟以往政府很少涉及金融領域的管理職能,大多是提供綜合性服務,因此目前其金融管理部門的人員配置和安排暫時還不能滿足金融管理的專業要求。3.4風險監控不力。地方政府對于當地的金融機構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面要推動其發展;另一方面又要時刻防范其潛在的金融風險,要對其進行風險監控。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各地政府往往只是想辦法促進地方金融機構發展,而很少進行風險監控。而且其金融管理部門在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管理上普遍存在地方色彩較明顯,隨意性較大的弊端,并且經常發生管理不到位的情況。

4地方金融管理體系改革的具體措施

4.1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體制,防止出現監管真空,防范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要推進金融管理體系的改革,一個完善的金融管理體制必不可少。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總結管理經驗,吸取歷史教訓,同時加入一些新的創新元素,建立健全一個適合于我國金融業長遠發展的金融管理體制。與此同時也需要建立金融風險防范系統,我們要加強與中央駐地金融體系的聯系與合作,使體系具備全面性,從而共同維護地方金融的穩定發展。至于要如何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則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密切監管。各地監管部門應該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對各管理部門認真進行定期的督察與指導,保證工作人員一絲不茍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合理的運用好金融制度,從而推動金融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了防范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政府要與金融監管機構密切配合,建立地方金融監管安全防護網,及時對系統所出現的問題做出迅速的反應與合理的處置??傊?,就是要控制好系統的整體安全,促進體系組織的合理運作,從而提高整體改革體系的安全性能。也只有在各地區金融機構的支持與配合之下,我國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才能真正得到有效防控。4.2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規范民間融資方式,建立金融綜合性改革風險防范機制。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金融組織也在不斷的出現。而這些新型金融組織對于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動力作用,因此在金融管理體系改革中我們要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從而使目前金融機構由于工作繁雜而接納不了過多資金的這一重大問題得以解決。而且,由于新型金融組織的出現也使得本地區資金的流通與交換變得更為活躍,進一步帶動了投資。要規范民間融資方式,首先就是要發揮好政府的監控和指導作用,政府要在體制改革中規范民間融資的方式,使民間融資的途徑向合理化邁進。政府要引導群眾合理合法投資,從而帶動大范圍的民間融資,促進民間金融的發展。也只有各大金融組織和政府切實實現好管理和運作,體制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到實處,老百姓才能真正受益。至于如何建立綜合性的改革風險防范制度,我們可以通過綜合性的改革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來抵制風險,比如可以加入經濟性、政策性或文化性的改革措施來防范安全問題的出現,這樣便可以使地方金融管理體系改革真正落到了實處,從而取得最大的成效。

5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資本狀況在地方金融管理過程當中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只有認真仔細分析了各方各面的金融效益,才能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從而在整體上對金融機構的發展有一個全面的把握。我們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特色,深入推進我國金融管理體制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徐信艷,洪俊.我國地方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探究[J].納稅,2017(32).

[2]王廷瑞.關于我國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7(20).

[3]李宸.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與啟示探索[J].當代經濟,2017(23).

作者:王馨卉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