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

時間:2022-03-24 05:10:00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融資

1從銀行的角度介紹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隨著國有銀行改制的推進,銀行機構正在實施機構收縮、貸款規模收縮、貸款權限收縮和貸款責任追究的力度加大,使很多企業貸款難。占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絕對統治地位的國有銀行股改后貸款手續要求越來越嚴格。中小企業往往達不到貸款要求的條件,中小企業貸款占比在不斷下降;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希望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但由于規模小資金有限,很難大幅增加。此外,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批通過率偏低,中小企業貸款申請被拒絕率要高于大企業,企業規模越小越容易被銀行拒絕。人數少于50的被拒絕數量的比率是64.95%,而多于500的僅為20.69%,人數少于50的被拒絕次數的比率是78.92%,而多于500的僅為24.34%。

2從銀行的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2.1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較大

我國中小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穩定性較差,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財務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不明朗。由于中小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生存風險高,其破產率也遠遠高于大型企業,很多中小企業都有可能很難找到合適資產進行抵押貸款而造成違約。我國的銀行長期處于一種“政府銀行”的角色,大多數銀行沒有足夠強的風險識別能力,不能從千差萬別的企業中選擇出具有債務承擔能力的企業;銀行自身的控制風險能力也較弱,風險控制措施還只是停留在“貸款抵押物”上,一旦中小企業違約。銀行便出現資金回收風險,銀行出于信貸風險的考慮,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發放就會更加的謹慎。

2.2銀行缺乏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品種豐富,但這些金融產品的設計主要是為大型企業服務,對企業的生產規模、資產總額、信用等級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滿足各項的條件,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一般是短期限、金額小的流動資金貸款,這種單一的貸款產品根本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

2.3審批機制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

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為加強貸款風險管理,各商業銀行紛紛對信貸管理和審批權限實行了不同程度的上收。基層支行只負責貸款的調查及產品的營銷,上一級分行負責貸款審批。基層的調查人員更愿意向貸款審批通過率高的大型企業營銷,審批人員對中小企業難以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批通過率偏低。

2.4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大多數銀行對信貸人員的激勵機制不完善,對信貸人員獎勵的多少取決于貸款金額的大小及企業的綜合貢獻度。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貸款一般金額較小,綜合貢獻度不高,這樣使得我國大多數銀行更重視對大企業信貸人員的獎勵,不能調動信貸人員向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

3從銀行的角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除了中小企業要重視自身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完善內部管理,健全財務管理體制,構筑良好的銀企關系,提升自身融資能力;政府部門要采取措施引導企業逐步提升融資的內部條件,努力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銀行部門也要采取措施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3.1提高銀行金融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商業銀行要全面引進現代風險管理理念、體制和技術手段,借鑒國際先進銀行的經驗,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科學地、準確地預測風險。銀行做好貸前調查,在貸款發放前就要落實相關的風險防范措施,貸后要動態跟進企業的經營情況及資金使用情況;注重貸款第一還款來源的審查,改變以往對貸款抵押物過于依賴的風險控制理念,銀行對貸款期限、金額等要素的設計應與企業現金流相符,從根本上確保貸款有充足的第一還款來源。

3.2創新銀行的金融產品

銀行要更多地開發面向中小企業,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例如銀行可將存貨和應收賬款作為中小企業抵押品,以增加抵押品的種類及提高其效用。針對不同發展模式、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商業銀行應設計多種貸款產品,例如循環性流動資金貸款、臨時周轉性貸款、保理業務等,以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目的。

3.3建立完善高效的審批機制

商業銀行應授權基層支行一定額度的審批權限。實行誰審批誰負責的審批機制。確保中小企業貸款可以安全回收。在綜合分析貸款抵押方式、額度、風險及自身貸款管理等因素的基礎上,建立靈活多樣和區別對待的貸款審批程序和管理模式。提高小企業貸款的審批效率。通過再轉授權,將審批權限全額再轉授至經營機構,實行貸款審批人“雙簽”或“單簽”審批的特殊審批機制,提高會簽的審批頻率;實行審批服務期限承諾制,限時審批。嚴格規定受理信貸審批業務時間。

3.4制定有效率的激勵機制

銀行應加大對中小企業業務發展的激勵力度,對從事中小企業信貸業務人員。主要從業務總量、業務收益額、操作過程質量等方面來評價和激勵。收入分配從總體上應當向中小企業信貸人員傾斜,提高信貸人員工作積極性。這樣才能保證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才能保持中小企業信貸人員隊伍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