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探討
時間:2022-03-07 08:53:55
導語:我國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對我國金融發展條件進行分析,說明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的可行性并提出相關的策略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我國金融發展和區域經濟繁榮提供幫助。
關鍵詞: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
1.我國金融發展的條件
1.1網絡經濟盛行f
網絡經濟是21世紀新崛起的經濟形勢,是在互聯網平臺支持下發展出來的金融行為。我國網絡經濟以互聯網支持下的購物平臺發展為主流,隨之崛起的還有其他配套式的經濟服務,如物流和支付方式等。簡而言之,網絡經濟以電子商務為主要形式在我國蓬勃發展,我國居民對網絡支付方式的需求刺激銀行的網絡業務的發展,由此引發了理財投資領域的業務網絡化。在物流業的支持下,網絡經濟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大,對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如今,網絡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領域,網絡經濟的盛行,為國民消費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1.2國民消費行為變化全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網絡經濟的盛行,使我國金融發展處在一個良好的條件下,這一條件就是,國力的提升、生活的穩定使得國民消費行為發生了根本的變化,60年代主導的社會中,存儲是主要的金融行位,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資本積累;80年代主導的社會中,消費需求提升,各種精神消費增多,提前消費成為一種“時尚”,貨幣流通速度加快,金融飛速發展,社會資本在大量的積累前提下得以高效利用。由于國民消費行為更加積極,國家金融發展更為迅速,這一點在全國范圍內均得到印證。
1.3區域發展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所依靠的資源不一樣,全國的金融環境就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例如,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大量吸引外資,提前實現了金融市場的改革和整合,而我國內陸地區在近10那年才有大動作的改革,這是由于市場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導,一切根據消費者的需要以及國家經濟、全球經濟的整體形勢進行經濟政策的制定以及企業經濟規劃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國家經濟以及企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原本由政府直接管控的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漸以重組整合的方式,尋求新的發展。國企的重組和其他現代金融模式成為我國內陸金融發展的大環境,也因此帶來諸多有利資源。
2.我國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的可行性
2.1區域金融發展環境特征
我國總體的金融發展以經濟網絡化、國民消費行為和區域資源特征為前提,這三個條件在不同地區發展程度不一致,表現形式不一致,因此,我國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區域金融發展環境特征。從網絡經濟來看,雖然網絡經濟已經做到全國覆蓋,但是,配套服務發展慢的地區,網絡經濟發展仍受到限制,我國東北、西北、西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運費和貨運時間成為制約網絡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而江浙滬一帶,則介由發達的貨運和倉儲條件,在網絡經濟發展中獨占鰲頭;從國民消費行為來看,城市與鄉鎮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這成為了城市與鄉鎮金融發展區域化差別巨大的主要原因;從區域資源特征來看,東北地區占據著重工業和資源類企業充足的優勢,西北和西南地區占據著自然環境資源優勢,東南地區占據著對外金融貿易優勢,各個地區的金融發展主要形式、發展速度各不相同。因此,差異化發展是我國現代金融發展的宏觀戰略。
2.2區域金融發展經驗
我國金融區域化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踐行過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隨著改革開放而來的“先富后富”策略和沿海經濟區發展策略,以及后來的直轄市經濟開發策略,是區域金融發展的典型政策,這些政策確實以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為主要策略,以區域金融發展帶動了全國整體金融發展。可以說,現在的網絡金融的發展、國民消費水平提升,與當時的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關系極大;另外一種由于區域自身特征導致的差異化發展,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城市與農村的金融發展差異化,城市金融發展狀況遠比農村先進,城市發展起來之后,為農村人民提供了更好的就業環境,農村居民有更多副業可以獲得勞動報酬,這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由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經驗來看,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是可行的。
3.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的策略
3.1對不同地區金融發展進行差異化管理
金融管理是促進金融發展的前提,也是金融發展的“操盤手”,科學的管理規劃和管理政策能夠促進區域金融的快速、健康發展。在我國金融發展環境區域特征明顯、金融發展要素差別巨大的情況下,區域金融差異化管理是實現金融發展的最主要策略。由于我國區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而對不同區域的金融應該采用不同的金融模式。但是,對于東部沿海地區而言,這些地區的金融模式呈現出相互競爭和優勝劣汰等混合形式。但是,這些地區的地方政府一直支持不同金融模式的發展。當然,推進民間資本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主要的形式,從而能夠較好地發揮民間資本的重要作用。但是,對于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差的地區,我國政府也對這些地區的金融結構調整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因而需要重視金融機構的發展,從而不斷的推進金融機構的變革,以提高金融機構的水平。因此,實施具有差異化的金融發展模式,對區域金融進行差異管理,對于促進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從而為市場金融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2大力推進金融創新
我國目前金融發展的條件之一是網絡經濟,而網絡經濟的最明顯特征就是創新。創新使得網絡成為金融發展的助力,這體現在銀行參與網絡金融,進行產品開發和五福變更方面,由此引發的金融優勢不言而喻。因此,在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中,金融創新仍是最主要的對策。具體體現在一下兩個方面,首先,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越來越深化,金融的發展水平也要與國際接軌,金融創新將越來越多,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業務、金融服務方式將層出不窮。提升區域金融發展水平在新形勢下可以利用金融創新手段,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提供更貼心的金融服務,煥發金融自身發展活力。同時,對金融創新的監管也要跟上,保證金融有序發展;其次,創新金融形勢,即對資本的融合、應用以及規劃進行創新,民間資本參與區域金融你那個發展非常必要,對民間資本的融資形式進行創新,加強管理并進行良性引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區域市政建設和經濟建設,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角度,對資本的應用提供指導性建議并參與民間資本使用的規劃,不僅是各個區域政府的經濟調控職責,也是推進金融創新的有效策略。
3.3完善金融法律體系
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不可能簡單地限制在某一個區域內,經濟繁榮必然帶來資本的流通和市場交流,同時產生一些矛盾。如果相關法律不能做出提前保障,那么,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對我國金融整體發展的促進作用非但展示不出來,還可能造成一些不利影響。目前,我國有關金融體系的法律體系還并不完善,因而需要整合我國現有的金融監管的法律,從而保證我國有關金融法律實用性和有效性。區域金融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國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以保證我國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進一步解決我國區域金融發展中的差異性,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體系顯得至關重要。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對區域金融和國家整體金融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做出預判,對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和矛盾進行分析,制定相關法律,做到提前防范,并為可能實現的金融交流提供相關的法律平臺,以進一步促進區域金融的差異化發展并實現國家金融的整體繁榮。
3.4重視金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高素質金融人才是決定區域金融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建議金融業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提供優惠條件,從東部發達地區或者國外引進高素質人才,或出資送單位自有人才外出求學,逐步建設形成一支高素質的金融隊伍。此外,就其區域金融差異的原因,也與居民的金融意識有關。因此,金融發展欠發達的地區,如中部、西部地區的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報紙、網絡、電視、公益廣告、廣告牌等方式宣傳保險及相關知識,普及保險知識,提高大眾的保險意識,讓居民知道,資本運作可以獲得收益,從而理性引導購買相關保險產品,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獲得收益。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金融發展的大環境和基本條件都指向著區域化差異化發展這一金融政策。各個地區不同的市場條件、金融發展的有利資源和可行性為全國金融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各種借鑒。差異化管理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前提,進行金融創新,不僅能夠使各個地區金融你那個發展的有適合特征凸顯出來,還能夠實現區域性的金融交流和行業整合;進行金融法律的完善,是實現差異化發展的保障;引進和培養金融人才,是實現差異化發展之必要。隨著科學的金融發展政策的制定和細節的完善,我國經濟能夠在區域金融差異化發展中得到進一步的壯大。
作者:董碩 單位: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參考文獻:
[1]高清蒞.環渤海區域金融產業特征研究[J].河北企業,2016(11)
[2]覃雯靜.我國金融區域發展差異分析[J].全國商情,2016(08)
[3]朱浩.我國區域金融協調發展問題研究[J].新經濟,2016(09)
[4]安媛媛.我國東、中、西部區域金融發展差異與對策[J].新經濟,2016(06)
- 上一篇: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 下一篇: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化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