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支持農村電商發展路徑
時間:2022-11-28 10:58:45
導語:農村金融支持農村電商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以井噴式的發展速度進步,但是卻依然因為農村本地的資金、技術、管理、經營等方面不足,使得農村電商發展空間受制約。筆者根據當前的政策補貼對農村電商的發展平臺進行了縝密的調查,給出了農村金融補貼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在結尾提出了合理的推進農村電商的解決方案和手段。
關鍵詞:農村金融;農村電商;發展路徑
筆者為了深刻考究金融資金對農村電商的影響,以山東省菏澤市某電商村進行了現場調研。根據結果發現,在電商的不同發展階段中金融資金的利益性導致了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的方法手段不一樣。第一在行業剛開始,進入電商平臺要求少,經濟投資薄弱,經營管理技術需求小,農村居民只需自存的資金即可滿足市場需求。根據研究表明,行業初始階段網絡商戶的自有資金占比高,超過半數的網絡商戶的自有資金占比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第二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趨勢增大,投資財富的要求增高,自身平臺的媒介宣傳需要增多,因此導致自由資金的占有比開始減少,部分電商需要對外投資。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同時貸款意識和供給方式相對較弱。最開始的外部投資僅僅依賴親戚、朋友和同學等幫助,只有少數農村電商用戶申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小額貸款投資。第三當農村電商規模越來越大,不斷獲得政府的支持以及外界社會的關注,廣泛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投資。2015初,菏澤市政府為了促進和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進行鼓勵。同年12月,阿里巴巴公司與菏澤市政府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訂了合作合同,電商產業項目活動正式進行。各大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也正在參與到農村電商市場,給農村電商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資金支持。
二、農村電商與農村金融整合的障礙分析
1.農村電商品牌效應不顯著、擔保物不足。其實,中國的農副產品電商市場的質量良莠不齊、平臺管理不嚴格、物流企業還未深入,許多已經損壞或過保質期的產品也進入市場,導致許多消費者對網絡的農副產品非常厭惡。電商平臺還未對鮮活農產品進行嚴格的生產管理規范或體系建設,使得電商平臺難以標準化發展。而且,由于農村電商的產業發展缺少大型設備加工設施,很難保證對農副產品進行包裝等深加工,沒有進行高質量的宣傳工作,未突出品牌形象和品牌效應,使得農村電商的發展空間縮小,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村電商發展沒有詳細具體的規范策略,導致相關金融企業很難達成合作共識,使得農村電商平臺被金融企業所拋棄,不能給予支持和幫助。2.資金供給缺口較大。金融政策銀行在辦理貸款業務時通常會遇到資金來源缺失、辦事效率弱、業務辦理環節復雜等難題;使得農村電商平臺與金融銀行合作起來困難,電商平臺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投資和支持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金融企業不斷增多,生存越來越困難。導致一昧地追求利益,忽視了農村電商平臺的發展,工作重心發生嚴重偏移,最終農村電商得不到可靠的資金支持。3.農村金融服務效率低。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缺乏,金融機構層次水平低,難以共同分享基礎信用體系,這主要是因為農村的征信體系還未建立,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信息的登記和管理。又因為鄉村居民的金融意識淡薄,相關金融產品如小額貸款、網絡支付銀行在農村得不到實質性的應用。由于農民的資金不足,很難在金融機構進行抵押和貸款,不健全的體系成為農村電商的亟待解決難題。4.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農村電商產業在金融機構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擔保和抵押困難。2015年開始,由于我國P2P經濟產生了大規模的崩潰,使得農村的金融市場混亂。再加上農村的金融機構資金缺乏、管理團隊不足、資金投入風險大。使得金融擔保公司僅有少數可以擔保,承擔責任機制以及風險投資控制缺乏安全感。所以種種跡象表明,農村金融機構很難發展,不容易形成農村電商平臺的監管責任制。5.農村電商自身因素制約其承貸能力。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通常采用網絡消費,僅僅需要一間辦公室,幾臺電腦就可以進行辦公操作,這與大規模金融公司的信貸服務的管理方式不協調。而且農村電商的工作人員也主要是當地人口,缺少優秀的會計或財富管理者,不具備良好的經濟管理機制。通常經濟支出和財富賬單均采用流水帳的方式,這不容易得到相關金融公司的信任和認可,尤其是無法提供所需的財務材料,這樣只能以個人身份進行貸款業務。6.涉農保險有待加強。農村電商平臺的經營以農副產品為主,而農副產品與當地的環境和地理位置緊密相關。如果該地遭受了惡劣的天氣或自然災害,這將直接導致農產品的產量減少或損失。又因為農作物的生長時間長,有特定的季節影響;社會市場的不斷變化,也對農產品的價格造成了影響。我國的保險行業關于農產方面還沒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即使農村電商要依靠保險行業的幫助,但也不能及時提供完善的保障。相關農業險沒有政府和第三方的支持,再因為保險公司的賠率高,花銷大,使得直接影響了農副產品的正常保障。
三、農村金融扶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有效路徑
1.加大政策扶持,爭創優質的服務型政府。我國農村電商能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主要還是因為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大部分政策的實施力度和應用范圍有限,對農產品的安全保障沒有針對性,再因為農副產品的特殊性質,盡管提出了大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然而效果卻很不顯著。所以,為了加強政府部門對農村電商的大力發展,滿足農村居民的迫切需要,要加強對市場的管理,提供廣泛的信息給用戶,加強農村電商的金融發展,在金融服務上,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方法和培訓。2.拓寬融資渠道,完善保險機制。地方政府為了支持大量大規模的金融企業投入到農村電商市場,應該多在農村建立更多的分點。帶領幫助更多的農村電商參與到金融投資中,給予他們金融支持。而且還要引導農村居民的金融意識,幫助他們建立私人貸款的業務。銀行還應該創造更便捷更高效的網絡服務平臺,便于為農村商戶提供更優質的資助。加強多方面多角度的農村電商和金融企業的平臺,這其中包括政府支持、商業投資等等渠道的發展,為以后農村電商平臺的提供了渠道。農業保險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其在農村電商所占比重大,所以建立完善改革農村電商服務體制十分關鍵。不僅要大量推陳出新農保產品,拓寬市場空間,而且還要提供優質的服務,加快辦事效率,減少等待時間。根據不斷的理賠產品,保護了那些由于外界環境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使農民的資金收入得到了保障,充分給予了他們資金保護和支持。而且,為了提高農村電商的金融防范意識和舉措,要展開大量培訓,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農業保險的重要性。3.構建完善的農村電商信用體系和擔保體系。由于我國的信用評估體系還未健全,擔保的程序也缺乏監管,這直接導致了農村電商行業的資金困難。所以只有加強我國的信用評估體系建設,管理農村電商平臺的擔保程序,才可將金融機構的資金更多地轉向農村電商市場,使該行業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并且由于金融機構主動承擔了資金風險,從基本上降低了金融問題的產生風險。未來金融機構將會和農村電商繼續合作,解決資金需求和信用體系的問題。要想建立合格的擔保體系,首先要解決擔保機構少和缺少抵押物的問題。同時有關部門要以法律為手段對各種擔保機構進行合理評估,為擔保體系的建立給予更多的支持。政府要落實自己工作職務,自覺為農村電商提供擔保,并且支持更多的小型金融機構參與其中,進行通力合作,降低總風險。而且政府鼓勵各種自律組織的負責人擔當擔保人的角色,這樣才為農村電商的擔保體系給予更多幫助。4.不斷完善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1)改善貸款方案。對原有的貸款制度進行改革和進步,創新發展新的模式和規劃。將以前的金融機構進行檢測評分、登記信用度,來提高農村電商對金融機構的信任度。而且對銀行存款利率、貸款利息和期限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農村電商的特點;(2)變更抵押物清單。由于農村的經濟水平較低,能用來做抵押貸款的東西較少,所以應該允許農村電商以品牌價值或車輛設施等做抵押。(3)提高服務質量,簡化流程環節。保證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能夠為辦理抵押或貸款的農村電商給予幫助,同時簡化了程序,使他們可以更快的獲得資金。5.正規金融機構應加快轉型創新步伐。(1)創新服務平臺,推出新的模式。將以往的“到店辦理”逐漸演變成網絡銀行、手機平臺銀行、移動支付等便捷服務,提供線上與線下實體的多重服務平臺。(2)完善銀行的網絡信貸業務平臺,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和資源信息共享平臺,這樣農村電商就可以全程關注整個貸款環節的完成和管理,降低資金流動風險。(3)推出更多的金融產品。因對當前的新經濟和社會的變化發展,不斷利用科技的力量,在大數據時代,對農村電商行業進行全面的統計和分析,推出新的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6.農村電商應加強自身建設。從大量的數據中可以發現,由于農村電商具有傳統的自銷自產的經營方式,這使得他們不了解金融機構,不喜歡與銀行交流,不懂得里面的理財產品和政策。因此為了加快農村電商與金融機構的配合,要改善他們的固化思想,適應新形勢和新環境,為行業帶來新的氣息和活力,規范行業經營秩序,保證信貸水平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曹玲玲.基于ISM的農村電商融資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16,(08):47-48.
[2]曹玲玲.經濟新常態下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基于宿遷市農村電商的調查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08):91-93.
[3]朱學彥,吳穎穎.創新動態系統:動因、內涵與演化機制[C].第十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科學與科技政策研討會,2014.
[4]陳勇,劉曉芬,李波聲,姚曉鳴.電商金融征信與電商小微企業發展相關性研究——阿里金融征信模式分析及啟示[J].福建金融,2014,(01):176-178.
作者:黨政軍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
- 上一篇:區塊鏈與金融信息安全研究
- 下一篇:農業產業化金融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