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時間:2022-02-15 04:08:06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摘要:本文從中小企業的融資概述談起,詳細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接著又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最后,就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也從內部與外部兩個方面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融資方式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受到了來自于經濟、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巨大限制,并且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缺陷難以克服,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將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而在諸多的問題之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一問題首當其沖,本文將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加以研究。

一、中小企業融資概述

1.中小企業的作用。

1.1增強市場競爭,推進經濟發展。中小企業數量十分龐大,在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中小企業的身影,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參加到市場活動中去,使市場處于充分的競爭狀態;中小企業的經營方式一般都十分靈活,對市場的需求方面反應十分迅速,可以隨時根據市場的需求改變其經營策略,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中小企業的存在使市場充滿活力,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中小的企業的高速發展也使其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障了稅收的增加。

1.2推動技術進步。中小企業在推進科學技術更新換代方面也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難以實現規模效應,所以眾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向科技尋求解脫之路。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型的中小企業不斷涌現,他們在電子信息等新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很多昔日的中小企業如微軟、惠普等已經成長為世界型的大公司,科技不僅僅幫助中小企業渡過困境,同時中小企業在推動了科技的進一步發展。

二、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

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研究,首先應該從中小企業融資所存在的問題入手,從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融資成本幾個方面分析。

1.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1.1銀行仍是中小企業資金主要來源。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在2011年人民銀行山西省晉中中支就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在這次參與調查的100戶中小企業中,從金融機構融資17.5億元,占其所有融資的93.4%,其中主要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因此,銀行都是中小企業資金獲得的主要來源。

1.2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已經形成股票類、債券類等多種融資方式,但是這些融資方式對中小企業的開放程度十分有限,除了少量的信貸資金外,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股票和債券融資渠道獲得資金。而國內資本市場準入門檻高,中小企業較難獲得上市資格,同時債券市場對中小企業也有嚴格的限制,中小企業重要融資渠道缺失。

2.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

2.1中小企業貸款利率較高。商業銀行貸款是以盈利為目的,同時商業銀行的貸款具有風險性和收益性并存的特點。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少,負債能力遠遠弱于大型企業,經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商業銀行為了彌補部分貸款帶來的風險,往往會附加一定的高貸款利率條件,對于仍無法彌補的風險損失,商業銀行只能通過設置“補償性余額”、收取違約延期支付費用等來彌補風險損失。而且自2007年來,由于經濟的過快增長以及通貨膨脹,中國人民銀行采取了加息和提高貸款準備金率的貨幣政策,導致了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升高,融資成本也相應增加,同時這對中小企業來講也是一種歧視性的表現。

2.2貸款申請費用高。貸款的申請過程復雜,而通過審查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如擔保費用,年利率在3%左右;抵押物登記評估費用,這部分占總融資成本的20%左右;對于融資數額較小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些費用占融資比例很高,導致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雖然根據渣打銀行全球信息部研究表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成下降趨勢,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處于較高水平。

三、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原因分析

1.中小企業內部原因——中小企業競爭力與盈利能力差。對于企業來講,綜合競爭力至關重要,是決定一個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而對于中小企業融資來講,企業競爭力也有著重要作用。我國中小企業大多處于成長期,融資難更多的反映在間接融資上面,企業的競爭力差就是間接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企業所擁有的的設備變現能力較差,評估的價值也不高,因此很難作為向銀行借款的抵押品或者是擔保機構的擔保物。而在另外一方面,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多同時質量也參差不齊,逃廢債現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使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態度謹慎。因此,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差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難上加難。

2.中小企業外部原因——政府監管扶持力度不夠。國家可以通過政府強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我國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優惠政策力度還不夠,主要表現在財稅補貼等方面。在財稅方面,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沒有或優惠太小,中小企業獲得的財政補貼也遠遠不能與大型企業相比較,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急需政府的資金補助。而在其他扶持方面,沒有形成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機制,使中小企業求助無門,在客觀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能力。而在日本,有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與政府建立的多類型的金融機構共同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幫助,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也可以效仿日本,成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各種機構,扶植中小企業發展。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解決對策

1.中小企業內部解決對策。

1.1規范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對中小企業融資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中小企業需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中小企業要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應該首先建立和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基礎的工作制度,包括原始記錄管理、定額管理、計量驗收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及清查盤點制度、價格管理制度、財務預算制度和財務分析制度;其次要規范企業流動資產管理行為,健全內部約束機制,確保資產完整和增值。

1.2增強中小企業自身競爭力與盈利能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必須從其自身入手。今天,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世界的主題,科學技術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中小企業本身是新思想、新發明、新競爭形式的一大創造者,知識經濟的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中小企業在這場新技術革命中必須發揮自身所長,走高科技發展道路,依靠科技成果,加快企業技術改造,生產出高品質的新產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才能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大難題。

2.中小企業外部解決對策。

2.1完善金融體系建設。十八大指出:“我們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維護金融穩定”。積極發展和完善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引入真正按照利潤最大化原則經營的地方性中小商業銀行,在金融業中打破壟斷、加強競爭,尤其是要打破四大商業銀行占據絕對優勢的地位,才能真正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無法通過某一機構的獨立完成,必須要建立一個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需要各類機構的深入配合。

2.2加強政府監管扶持力度。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活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活動起著支持和監管的雙重作用,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政府必須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職能建設,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只有不斷的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積累,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同時完善資本市場和信用擔保機制,再加上政府的有效扶持,中小企業終將走出融資難的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作者:侯冉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鄧人芬,新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其對策——以重慶市為例,財會通訊,2012,11(中):19-20.

[2]胡紹雨,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及融資方式簡議,經濟論壇,2013,7:69-72.

[3]顧倩,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與對策研究,商場現代化,2013,23:136.

[4]高立澤,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問題研究,管理觀察,2013,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