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21 09:27:01

導語: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

摘要: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數量龐大,占據我國多項經濟數據的半壁江山。文章通過對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嘗試性地提出一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融資;風險管理

中小型民營企業創造了我國一半以上的GDP,這類企業已經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依托。在追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今天,作為市場主體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應當如何借助融資來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平衡融資所帶來的風險與收益就成了當務之急。

一、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概述

對于任何企業,現金流都像企業的血液一樣,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而融資是企業獲得流動資金最快的途徑之一,如果“造血”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那么“輸血”就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實際上,通過融資的方式獲得的資金流,對企業來說存在著償還本息的負擔,即融資風險。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必須解決三大難題:怎么融資、從哪里融資、融資多少。我國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最大的現狀就是:方法繁多,能用者寥寥。理論上講,企業可以通過地方政府債券、商業債券、融資租賃、銀行貸款、企業借款、私募基金、企業內員工自籌等諸多融資方式來獲得資金,但融資方法都具有一定限制,大部分企業達不到要求,使得融資渠道十分狹窄。企業融資后所要償還的債務,就是企業要承擔的融資風險。整體而言,企業的融資風險必須依據償債能力加以控制,否則就會把企業整個壓垮。

二、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

(一)企業預算體系不完整

任何企業都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而預算是其中重要一環。但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管理體系存在漏洞,遑論預算體系,預算體系的不完整是企業在融資方面產生問題的主要來源。事實上,這些問題多見于小型企業,中型企業相對少一些。中型企業中有這一問題大多源于體系建立的投入不夠,企業可以通過加大投入使問題得到解決。而在小型民營企業中,因為人數較少,管理平行,人才匱乏,在預算的專業知識方面存在缺失,這些情況往往會產生致命的漏洞。

(二)融資擔保體系不健全

在融資活動中,信用能夠解決的問題很少,對于大部分的融資機構來說,企業的借款信用并不可靠,那么企業為了從它們手中獲得自己需要的資金,就必須尋求擔保。但我國的企業擔保制度體系尚不健全,中小型民營企業在進行融資擔保的過程中常常會面臨諸多問題。通常擔保公司會對目標企業進行十分詳細的審查,不僅僅要對企業的管理狀況、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審查,還會對企業的生產配置、員工狀態、員工福利等許多看似無關的細節項目進行審查,企業常常耗費巨大的成本卻得不到收效。而法律制度的尚不健全,使企業在進行融資擔保時還要承擔法律風險。

(三)企業融資結構不科學

許多中小型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缺乏對融資的專業性認知,使得企業的融資結構十分不科學。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只盯著一家或有限的幾家銀行尋求銀行貸款融資,可以視這些企業的融資來源只有銀行貸款一條路。這種融資方式有利有弊:利在于融資風險小,弊在于經營風險高。在中國,從銀行獲取貸款的好處就是只要銀行答應貸款,這部分貸款一定是穩定且低風險的,通常銀行貸款的本金與利息不會還不上,融資風險相對較小。不過單一的融資渠道會使得它們的抗風險能力極差,一旦出現問題,銀行不予貸款,企業就沒有了融資來源,很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從銀行外的其他渠道獲取融資則風險巨大。因為資質的問題,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實際上并不具備取得低風險融資的資格。高風險融資對于企業來說償債壓力巨大,而這些企業又普遍不具備控制與平衡融資風險的能力。所以對于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說,如何合理地進行融資,通常是令這些企業的管理者十分頭疼的問題。

三、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管理體系,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對于企業來說,如何選擇最適合企業自身的預算編制方法是很重要的,對中小型民營企業尤甚。大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在企業類型上屬于重資產經營型企業,比較適合以企業的現金流量作為預算編制的起點,具體表現為:以現金收支平衡作為預算起點,編制收入與支出預算,以現金流量為主、以利潤與收入指標為輔,平衡現金的收入與支出預算。這種預算編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財務風險,通常來說,以現金流量為預算起點的編制方法比較適合編制彈性預算,通過收支計算現金流,若為負,則削減目標產量或降低目標收入。借此讓整個企業預算體系形成一個動態平衡的閉環,通過反復的試算使得每月累計現金流與年度總現金流全都為正,為企業的融資安全保駕護航。

(二)控制負債率,改善企業擔保風險

當預算問題得到解決后,企業就要將目光放在調整企業負債率方面了。銀行借款是滿足不了企業發展所需的,民間進行借款勢在必行,而民間借款融資一定少不了融資擔保。融資機構和擔保機構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不信任程度非常高,這本就不利于企業自身融資擔保的進行。在法律風險成為非系統性風險,無法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中小型民營企業應當選擇降低系統性風險,即結合企業預算來控制企業負債率,增加企業償債能力,增強融資機構與擔保公司對企業的信心,以實現增加企業融資的目的。

(三)調整企業融資結構,平衡融資風險

當企業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后,就要考慮降低融資風險、提高收益。融資本質上是一種增加負債以換取更大現金流的獲益形式,而投資組合理論能夠對融資活動進行指導的依據是:對于投資者而言,投入企業是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作為被投資人的企業經營者希望通過融資的方式來獲取充足的資金,但是投資者的收益就是融資方的風險。所以投資者平衡收益與風險的過程,也是融資企業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過程。基于投資組合理論,企業在構筑融資組合時應將高風險項目與低風險項目以一定的占比相結合,使組合的整體風險處于企業可承受范圍內。理論上,投資組合需要有一個風險極低的投資項目作為達成最優資產組合的關鍵,使投資者保本點降低。中小型民營企業大都會選擇將銀行貸款作為無風險項來構筑融資組合,銀行貸款的諸多優點使其極受企業青睞。但企業一旦出現經營問題,銀行貸款就會成為巨大的壓力,所以中小型民營企業應比照自身的經營情況合理地向銀行借款。而另一種性價比極高的融資方式就是融資租賃。對于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說,融資租賃的優點很多,利用融資租賃,中小型企業能更快捷、簡便地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融資租賃可以使中小型企業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防范匯率、利率風險。融資租賃屬于表外融資,不體現在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項目中。此外,融資租賃還有節約成本、促進銷售等多方面作用。基于以上兩種融資方式,中小型民營企業就可以構建本企業的融資組合了。企業進行融資的資金雖然是從多個渠道得來的,但最終這些資金都會匯集在企業中,若融資企業為甲,甲將自身的全部融資視為從同一假定目標乙公司獲得的,從乙公司的角度來看,甲企業的融資組合,即乙公司的投資組合。乙公司的組合投資收益就是甲企業需要承擔的融資風險,那么就可以依照加入無風險項目后的最優資產組合理論模型對甲企業融資組合進行試算,實現企業融資收益最大化。依據理論模型,無風險資產與風險資產共同構成的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等于:風險資產期望收益率減去無風險資產固定收益率,除以風險資產的標準差,再乘以投資組合的標準差,再加上無風險投資的固定收益率,所得的和為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因為風險資產的期望收益率與標準差和無風險資產的固定收益率都為依據企業需求而得到的常數,所以可以將得出的公式視為標準函數,得出資本配置線。甲的資本配置線與乙的效用函數曲線交點就是投資組合最優解,也是進行融資的甲企業的風險最高點。如果一個融資組合的最高風險企業可以承受,那么這個融資組合就是低風險乃至無風險的,這樣就完成了企業對于風險的有效控制。

四、結語

民營企業想要發展就離不開充足的可支配流動資金,而融資是獲取充足的流動資金的快捷途徑之一。但融資并不是無限制的,作為長期負債的代表,企業必須對融資具有充分的了解與準備,才能保證企業具備足夠的抗風險能力。追求發展是每個民營企業的目標,對于自身融資問題做出的應對與改革僅僅是個開始。

參考文獻:

[1]廖長香.淺談民營企業融資風險管理[J].財富時代,2020(2):126-129.

[2]江雪梅.關于集團企業資金管理的探討——融資管理的探討[J].商訊,2020(7):96-97.

[3]宋莉.企業融資風險控制的應用研究[J].商訊,2020(3):117-119.

作者:吳佳明 賈萬軍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