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儀器筆位的要領探索論文

時間:2022-12-20 08:41:00

導語:調整儀器筆位的要領探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調整儀器筆位的要領探索論文

摘要:總結了氣象各種自記儀器筆位需要調整的標準,并強調了在調整各種自記儀器筆位時必須注意的幾個事項。

關鍵詞:氣象自記儀器;筆位調整;標準;技巧

目前氣象臺站測定溫度、濕度、氣壓的方法有人工觀測和儀器自動觀測2種。采用溫度表測溫度、干濕球溫度表測濕度、水銀氣壓表測氣壓、雨量器測定降水量,通過定時人工觀測得到的數值稱為實測值。而溫度計、毛發濕度計、空盒氣壓計、虹吸雨量計是分別自動記錄氣溫、相對濕度、氣壓、降水量連續變化的儀器,統稱為自記儀器,從儀器自記記錄上可以獲得任何時間的氣溫、相對濕度、氣壓、降水變化情況,以及極端值(最高值與最低值)及其出現的時間,通過自記儀器測得的數值稱為自記值。實測值與自記值之間往往存在一定差異,但應在合理范圍之內。

如果超出一定范圍,應該及時找出原因,排除儀器故障,適時對自記儀器做出調整,使采集來的觀測值科學、客觀、準確。

一、各種自記儀器筆位需要調整的標準

將自記值同實測值比較,若兩者相差較大,當氣壓計誤差>±1.5hPa,溫度計誤差>±1.0℃,濕度計誤差≥10%時,應及時調整儀器筆位。虹吸雨量計:排水完畢后若不停留在自記紙0線上,虹吸作用開始時自記筆尖未指在10mm處,應及時調整自記筆位(無降水時自記紙可連續使用8~10d,需每天加注1.0mm水量來抬高筆位,以免每日跡線重疊)。

二、自記值與實測值相差過大的主要原因

(1)溫度計與干球讀數相差過大。主要原因有:感應部分(雙金屬片)上積有灰塵或水,干球或溫度計數值誤讀;干球上積有灰塵或水;溫度表內刻度磁板破損,毛細管內有水銀滴、黑色沉淀的氧化物,水銀柱中斷等。

(2)濕度計與干濕球讀數相差過大。對濕度計來說,可能是遇惡劣天氣或久未清洗,毛發變臟(沾上灰塵),影響脫脂毛發的收縮與擴張,毛發脫落(鉤),天氣驟變,儀器的滯后性等造成兩者相差過大。對于干濕球,則可能是蒸餾水不純、紗布包扎過緊或被污染、濕球無水或太少甚至不到2/3、水杯中有水但久未清洗水杯、干濕球可能誤讀;冬季溶冰不當、調整筆位時的天氣條件不適宜、調整筆位時影響放大倍率等。

(3)氣壓計與動槽水銀表讀數相差過大。可能是氣壓計的感應部分附有灰塵;自記筆尖對自記紙的壓力不適當(過大或過小)。動槽水銀表方面,調整水銀槽內水銀面與象牙針尖不是恰恰相接(過頭或未到位)、游尺的調整不是與水銀柱凸面頂點剛好相切、水銀表讀數有誤、動槽式水銀氣壓表內水銀面產生氧化物時未及時清除、氣壓表懸掛不垂直等。

(4)雨量器與虹吸雨量計讀數相差過大或引起跡線異常。原因有:浮子室內和虹吸管內壁臟,造成異物阻塞;浮子進水,浮子室內水面上升時,浮子不能相應地上升;虹吸管與浮子室側管連接處銜接不緊密(漏氣、滴水);虹吸管曲率不合適;浮子直桿與浮子室頂蓋上的直柱銹蝕、兩者不平行、摩擦過大等。

三、調整筆位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出現數值相差過大時,應認真分析,查找具體的原因。

(2)認真復讀、校核自記值與實測值,看是否有誤讀的可能,再檢查器差引用、訂正是否正確。

(3)每天換紙時必須注意避免出現以下現象:自記紙在鐘筒上未卷緊(松動)、兩端的刻度線未對齊(對斜),底邊未緊靠鐘筒突出的下緣(上移)。

(4)調整筆位的時間,最好在20∶00觀測后立即調整,并及時把調整情況記于值班日記、自記紙背面。若在其他時間調整,必須同時觀測記錄實測值,以便用內插法計算各正點的極差值來訂正極值。

(5)調整筆位對挑選日極值的影響及一般站(夜間不守班)02∶00記錄的訂正,看是否需要作跳躍變化處理(即在訂正極值時,該時器差應按跳躍前后的讀數分別計算)。

(6)調整筆位時盡可能避開可能出現極值的時刻,以免影響極值的挑選和氣象記錄的連續性、準確性。調整的量應小于最近一段時間訂正值的平均數,寧可少調,不可調過頭。公務員之家

(7)毛發濕度計筆位的調整宜在高濕條件(相對濕度>70%)下進行,在低溫、低濕或風速很小時,不宜調整。

四、小結

各種自記儀器與實測值相差過大,同自記儀器的日常維護有很大關系。因此,必須養成定期清洗并調試儀器的良好習慣,避免各種儀器帶“病”工作。氣溫、濕度、氣壓、雨量等地面氣象觀測資料直接影響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氣象情報的質量以及氣象服務的效果。廣大基層氣象臺站地面測報員要自覺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平時認真維護、按時巡視儀器,及時排除儀器故障,務必使儀器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減少乃至避免缺測及各種異常記錄的出現,確保記錄的客觀、準確、完整,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科學研究等提供準確詳實的數據資料。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

[2]陳煥武.地面觀測自記儀器常見故障的診斷與維修[J].陜西氣象,2006(4):37.

[3]孫英杰,鄭文卿,卜祥朔.虹吸雨量計的常見故障及處理[J].山西氣象,2005(1):37.

[4]蔣運志,曹久才,焦文紅.關于穩定與提高農氣測報質量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9(1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