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設計分析
時間:2022-11-07 03:03:38
導語: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的機械加工鋼絲在使用前矯直和除銹處理分兩道工序進行,浪費了物力和時間,本設計旨在將兩種處理方式結合,通過在工作腔設置放卷輥輪和加熱腔,有效地針對機械加工中的鋼絲進行矯直處理,且能同時進行打磨除銹處理,然后予以及時收卷,方便根據需要使用,降低了矯直使用的勞動強度。
關鍵詞: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設計
1設計背景
在目前機械加工鋼絲中,不平直的鋼絲在適量的壓應力的作用下會導致鋼線不穩定,出現大量斷絲的現象,同時鋼絲上的鐵銹也會影響鋼絲的性能,在使用鋼絲前需要先進行矯直和除銹處理,傳統的處理方式是將二者分開進行,浪費了物力,人力和實踐。因此,需要改進傳統的處理方式,將二者結合進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設計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考慮設計一種既能解決矯直又能解決除銹的綜合裝置。鋼絲在矯直過程中必須要有矯直輥輪,在除銹過程中要有加熱處理過程,因此,該裝置在設計上一定要在矯直輥輪和加熱裝置。另外,為了更好的將兩種功能進行結合,在矯直的同時進行除銹,因此,該裝置在設計時,要兼顧兩項功能,設計成兩道工序同時進行,考慮裝置結合。
3設計方案
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包括底座板,底座板右側設置有支撐柱,底座板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右兩個支撐柱,在兩個支撐柱上部連接有工作腔,右支撐柱右側設置右電;工作腔下部左右兩側分別直至有放卷輥輪支柱和下砂輪支柱,放卷輥輪支柱上部設置有放卷輥輪,下砂輪支柱上部設置有下砂輪,放卷輥輪支柱和下輪支柱中間設置有加熱腔支座,加熱腔支座上部設置有加熱腔;工作腔上部右側設置有上砂輪支柱,上砂輪支柱下部設置有上砂輪,工作腔上部中間設置有多個連接桿,連接桿下部均設置有矯直輥輪,連接桿上部均連接有推把,工作腔右側下部這只有左支撐輥輪;支撐柱右側從上至下分別設置有右上支撐輥輪、右下支撐輥輪和收卷輥輪,電機和收卷輥輪之間連接有傳動帶。加熱腔內設置有多個加熱管,加熱腔支座側面設置有電源接口,放卷輥輪上設置有鋼絲,鋼絲跨過左支撐輥輪、右上支撐輥輪和右下支撐輥輪與收卷輥輪相連接。本裝置中,調節矯直輥輪的位置,使之和鋼絲相接觸,在電機的作用下,收卷輥輪拉動鋼絲前進,鋼絲在矯直輥輪的作用下進行矯直。電源接口接通電源,加熱管開始加熱,使鋼絲升溫便于矯直。矯直完的鋼絲在上下砂輪的共同作用下進行除銹處理,除銹完的鋼絲由收卷輥輪收卷。
4總體結構
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如圖1所示。
通過對機械加工鋼絲矯直除銹裝置結構的設計,能夠有效地針對機械加工中的鋼絲進行矯直處理,與此同時,還能夠進行加熱打磨除銹處理,對處理結束的鋼絲及時進行收卷,方便在需要時使用,降低了矯直使用的勞動強度,同時也解決了傳統鋼絲處理過程兩項工序分開處理的麻煩以及不必要的浪費。該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易于制造,可以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鋼絲處理。
參考文獻:
[1]劉念.輥式矯直機矯直過程有限元仿真[D].武漢科技大學,2008.
[2]張永娜.大型直縫焊管智能矯直系統[D].燕山大學,2014.
[3]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M].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王一平.H型異型坯拉矯機拉坯力及矯直變形研究[D].燕山大學,2013.
[5]王定國,周光.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高愛利 王智超 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 上一篇:淺談機械加工看鑄件的質量
- 下一篇:化工安全生產及管理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