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教學論文

時間:2022-12-25 10:38:00

導語:機械制圖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制圖教學論文

1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由教學原則指導,借助教學手段(工具、媒體或設備)而進行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它既有教師教的行為,又有學生學的行為,而且兩者相輔相成。大部分教學行為都是外顯的,但也有一些是內隱的。采用教學方法的直接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學習的準備,維持他們的興趣和注意,以學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現教材,強化和調節學生的行為,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學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教學方法是相當多的,而且隨著教學理論、教學媒體的發展,新的教學方法還將繼續出現。

2教學方法的分類介紹

2.1情境教學法

(1)通過提問和討論創設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現代認識理論認為,思維通常是由問題情境產生的,而且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直接向學生灌輸,而應該不斷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從而喚起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內動力,讓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機械制圖》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它的理論性和動手應用性都很強。因此,使用情境教學方法首先要創設問題情境。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所掌握的程度,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一些啟迪思維的問題,問題要“半生不熟”、“高而可攀”。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通過討論的形式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老師給出某個機件后提問:為了表達機件上的內部結構,在哪個視圖上剖切更合理?這個問題提出后,立即引起了爭論,有的說在左視圖中剖切,有的說在主視圖中剖切。經過激烈的討論分析,最后總結兩種剖法的各自特點,從而得出最佳的表達方案,通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更加明確各種表達方式的特點和用處。

(2)利用直觀教具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機械制圖課所表達的物是具體、直觀的,具體直觀的實物總是比抽象的易于理解。因此,在機械制圖課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靈活地運用實物、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學模具,以具體直觀的形式來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可以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死板的描述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引發學生更深入地思考,例如“點的投影特性”這部分內容很抽象,學生學起來感覺到很吃力。特別是對點的距離比較,學生很難理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用長方體模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幾個頂點,然后再將這幾個頂點投影,進行比較。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如在開始講三視圖的概念、投影規律前,可先用自制的三面的投影體系及形體模型來進行演示,在講圓柱與孔的相貫時用實物或模型演示,與后面的重點講授相結合,能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

2.2直觀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觀手段是制圖教學的重要手段,運用直觀性原則采取的直觀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直觀教具可分為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與語言直觀三種。(1)實物直觀的運用。

實物直觀所得到的感性知識同實際事物間的聯系較為直接密切,在實際生活中的定向作用也比較好,但它往往難以突出事物的本質要素,而且受時間、空間限制且感官特性的制約性也較大,因此在制圖教學中一般不常采用。(2)模象直觀的運用。

模象是指事物的模擬性形象,不是實際事物本身,如模型、圖片、圖表、幻燈、電影形象等。當教學中采用這些模象作為直觀對象時,這種直觀類型就叫做模象直觀,在制圖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模型有模型、掛圖、幻燈片和投影片等。如在講解組合體讀圖時,首先根據視圖的特征分解形體,利用“三等”關系對投影確定性狀,然后綜合起來想象整體的空間形狀,之后給出該形體的軸測圖,讓學生對自己想象的形體和直觀模象進行比較,以此使組合體讀圖達到較好的效果。

(3)語言直觀的運用。

語言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言語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言語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思維、記憶和想象而進行的。在制圖教學中,教師如果用生動的語言講解,形象地描述,能夠給學生帶來感性知識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觀作用,有時利用學生熟悉的實例來引進概念,也能收到良好的領會效果。比如講授“投影”這個概念時,就可以利用物體在太陽光或燈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墻壁上出現該物體的影子這個學生所熟悉的自然現象導出,從而使學生對“投影”的概念理解得更深、記憶得更牢。語言直觀主要依靠想象和表象而起作用,在制圖教學中運用語言直觀最好同模象直觀配合起來,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3多媒體教學法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步,特別是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的發展,為機械制圖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1)由于制圖課是一門獨立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涉及生產實踐、實際應用方面的知識,在教學內容增加課程減少的壓力下,為完成教學任務,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采用模型、掛圖、幻燈、錄像等輔助教學用具。這樣教學節奏忙亂,一節課下來,盡管教師付出不少的精力和體力,但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在于:①有些枯燥乏味的內容老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②板圖、掛面、模型都是靜物,使用起來有點死板;③為把問題表達清楚,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

(2)淡化尺規作圖,強化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結合國家大力推行的“甩圖板”工程,加強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是大勢所趨。從教學要求上看,計算機繪圖只是一種繪圖手段,短期內它不可能取代機械制圖的內容,因此應注意尺規制圖,徒手繪及計算機兩方面繪圖能力的培養。若有可能,可帶動學生用橡皮泥等進行同步的模型制作,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3結論

總之,以上是本人在《機械制圖》課中用到的三種方法,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圍繞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看圖能力、繪圖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來組織教學,要盡可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采用各式各樣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摘要:《機械制圖》是工科院校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對工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這門課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其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這門課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制圖課

參考文獻

[1]唐克中,朱同鈞.畫法幾何及下程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孫建鋒.機械制圖課教學的幾點體會[J].職教論壇,2004,(14).

[3]劉海漁.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機械制圖》的興趣[J].職業教育研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