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統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6 08:34:00
導語:嵌入式操作系統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從RTOS(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發展的歷史、RTOS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變化、RTOS的未來及RTOS在中國幾個方面,給出RTOS的現狀、未來發展方向及RTOS的應用領域:系統級、板級、SOC級。
關鍵詞:RTOS嵌入式系統嵌入式應用嵌入式開發工具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迅速發展,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應用日益廣泛,無處不在,從波音飛機到移動電話,都有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存在。在嵌入式微處理器的應用開發中,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簡稱RTOS)是核心軟件,就像我們日常所用計算機的桌面系統中,微軟公司的Windows98一樣重要。RTOS已經在全球形成了1個產業,據美國EMF(電子市場分析)報告,1999年全球RTOS市場產值達3.6億美圓,而相關的整個嵌入式開發工具(包括仿真器、邏輯分析儀、軟件編譯器和調試器)則高達9億美圓。
一、RTOS發展歷史
從1981年ReadySystem發展了世界上第1個商業嵌入式實時內核(VRTX32),到今天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的產品還只支持一些16位的微處理器,如68k,8086等。這時候的RTOS還只有內核,以銷售二進制代碼為主。當時的產品除VRTX外,還有IPI公司的MTOS和80年代末ISI公司的PSOS。產品主要用于軍事和電信設備。進入20世紀90年代,現代操作系統的設計思想,如微內核設計技術和模塊化設計思想,開始滲入RTOS領域。老牌的RTOS廠家如ReadySystem(在1995年與MicrotecResearch合并),也推出新一代的VRTXsa實時內核,新一代的RTOS廠家Windriver推出了Vxwork。另外在這個時期,各家公司都有力求擺脫完全依賴第三方工具的制約,而通過自己收購、授權或使用免費工具鏈的方式,組成1套完整的開發環境。例如,ISI公司的Prismt、著名的Tornado(Windriver)和老牌的Spectra(VRTX開發系統)等。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之風在北美日漸風行。網絡設備制造商、終端產品制造商都要求RTOS有網絡和圖形界面的功能。為了方便使用大量現存的軟件代碼,他們希望RTOS廠家都支持標準的API,如POSIX,Win32等,并希望RTOS的開發環境與他們已經熟悉的UNIX,Windows一致。這個時期代表性的產品有Vxwork,QNX,Lynx和WinCE等。
二、RTOS市場和技術發展的變化
可以看出,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RTOS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的主導地位已經確定,越來越多的工程師使用RTOS,更多的新用戶愿意選擇購買而不是自己開發。我們注意到,RTOS的技術發展有以下一些變化:
1.因為新的處理器越來越多,RTOS自身結構的設計更易于移植,以便在短時間內支持更多種微處理器。
2.開放源碼之風已波及RTOS廠家。數量相當多的RTOS廠家出售RTOS時,就附加了源程序代碼并含生產版稅。
3.后PC時代更多的產品使用RTOS,它們對實時性要求并不高,如手持設備等。微軟公司的WinCE,PlamOS,JavaOS等RTOS產品就是順應這些應用而開發出來的。
4.電信設備、控制系統要求的高可靠性,對RTOS提出了新的要求。瑞典Enea公司的OSE和WindRiver新推出的VxworkAE對支持HA(高可用性)和熱切換等特點都下了一番功夫。
5.Windriver收購了ISI,在RTOS市場形成了相當程度的壟斷,但是由于Windriver決定放棄PSOS,轉為開發Vxwork與PSOS合二為一版本,這便使得PSOS用戶再一次走到重新選擇RTOS的路口,給了其他RTOS廠家1次機會。
6.嵌入式Linux已經在消費電子設備中得到應用。韓國和日本的一些企業都推出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手持設備。嵌入式Linux得到了相當廣泛的半導體廠商的支持和投資,如Intel和Motorola。
三、RTOS的未來
未來RTOS的應用可能劃分為3個不同的領域:
1.系統級:指RTOS運行在1個小型的計算機系統中完成實時的控制作用。這個領域將主要是微軟與Sun競爭之地,傳統上Unix在這里占有絕對優勢。Sun通過收購,讓他的Solaris與Chrousos(原歐洲的1種RTOS)結合,微軟力推NT的嵌入式版本“EmbeddedNT”。此外,嵌入式Linux將依托源程序碼開放和軟件資源豐富的優勢,進入系統級RTOS的市場。
2.板級:傳統的RTOS的主要市場。如Vxwork,PSOS,QNX,Lynx和VRTX的應用將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電話電訊等設備上。
3.SOC級(即片上系統):新一代RTOS的領域:主要應用在消費電子、互聯網絡和手持設備等產品上。代表的產品有Symbian的Epoc、ATI的Nucleus,Expresslogic的Threadx。老牌的RTOS廠家的產品VRTX和Vxwork也很注意這個市場。
從某種程度講,不會出現1個標準的RTOS(像微軟的Windows在桌面系統中的地位一樣),因為嵌入式應用本身就極具多樣性。在某個時間段以及某種行業,會出現1種絕對領導地位的RTOS,比如今天在寬帶的數據通信設備中的Vxwork和在亞洲手持設備市場上的WinCE就是一例子。但是,這種壟斷地位也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因為在某種程度上用戶和合作伙伴更愿意去培養1個新的競爭對手。比如,Intel投資的Montivista和Motorola投資的Lineo,這兩家嵌入式Linux系統,就是說明半導體廠商更愿意看到1個經濟適用的、開放的RTOS環境。
四、RTOS在中國
中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RTOS市場之一。因為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市場。據信息產業部預計,在未來2~3年內,中國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市場(每1部手機都在運行1個RTOS)。這樣龐大的電信市場就會孕育著大量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這就造就了大量的RTOS和開發工具市場機會。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設備制造商在采用RTOS時,首先考慮的還是國外產品。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流行的RTOS主要有Vxwork,PSOS,VRTX,Nucleus,QNX和WinCE等。由于多數RTOS是嵌入在設備的控制器上,所以多數用戶并不愿意冒風險嘗試1種新的RTOS。
但是我們同時也注意到,目前RTOS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還很小,這主要是2個原因:
1.中國設備制造商的規模普遍還無法與國外公司相比,開發和人員費用相對還較高,所以RTOS對于中國用戶來講是比較貴的。
2.多數國內用戶還沒有開始購買RTOS的版稅,其主要原因有:產品未能按計劃批量生產,沒有交版稅的意識。應該注意,大多數二進制的RTOS必須在產品量產時交版稅,或者按數量買或者與廠家討論一次性買斷,而由廠家直接發給你授權協議書。據國外某家RTOS廠家稱,他們年收入的30%來自版稅。
在過去的幾年中,國家研究機構和企業,已經在開發自有知識產權的RTOS或在開放源碼的Linux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嵌人式Linux版本。國產RTOS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方面,因為這里有許多國外RTOS不能適應的部分,如中文處理。目前主要產品有:中科院系統的“女媧”,英文是“Hopen”;北京科銀京成(原電子科大)的δOS(原名是CRTOS);中科院紅旗Linux;深圳藍點Linux。可以肯定地講,目前這些RTOS市場占有率還很低,多數公司還是依靠政策支持、國內投資、海外上市等支持公司龐大的開發投入,真正的市場回報還只是杯水車薪。如何長期良性循環發展下去將是1個重要的題目。對于這些廠家而言,如果深入到某種特定的應用產品開發,如機頂盒,那將可能會等到一兩家用戶的支持,而同時將會失去更多的用戶。因為用戶之間有很強烈的競爭性,他們并不想讓供應商參與他們的產品開發的全過程。
如何開發出1種通用的RTOS,使得用戶易于使用,方便地裁剪到某系統中去,國外商用RTOS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人設計的RTOS應更多地適于中國的國情,除了中文處理,中國有著廣泛的單片機的應用基礎。開發設計1種簡單、易用的RTOS開發環境,以中國人可以接受的價格和更為務實的技術支持手段推出,也許可以找到1種正常的市場回報途徑。RTOS產業是1個循序漸進的產業,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將導致功虧一簣。用戶熟悉1種RTOS需要1個相當的過程和廠家的支持,同時用戶也不愿意輕易放棄1種RTOS。我們相信中國人自己開發設計的RTOS一定會得到國人的認可,有著無限光明的前途。
- 上一篇:村支部黨員的調研報告
- 下一篇:村支部委員會奔小康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