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機械租賃費用預測要素價格論文
時間:2022-05-17 08:18:00
導語:減少機械租賃費用預測要素價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投標決策階段;合同訂立階段;施工過程階段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對招標文件、圖紙、現場地質資料、現場障礙物物情況、在滿足質量、進度、安全的前提下找出最經濟的施工方案、仔細研讀地質資料、合作伙伴的選擇和風險的規避轉嫁、投標報價的技巧、應組織有經驗的造價工程師及法律人員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通知書起草合同、常見索賠機會、使監理工程師通過意向書就可以把整個事件的起因了解、索賠過程中常見誤區、施工單位考慮與業主、監理單位的下一步合作、加強索賠管理的對策、對合同工期內發生的每筆索賠均應及時登記等,具體請詳見。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自2003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報價模式的出現,擺脫了定額標準價格的概念,實現了量價分離、企業自主報價、市場有序競爭形成價格。綜合單價是由施工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編制的,換句話來說競爭的僅僅是價格。價格高低完全由施工企業自己確定,不僅使施工企業的實力得以充分體現,同時也充分發揮了施工企業內部的能動性。施工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特點,技術管理水平等綜合實力,使自己在投標中處于優勢的位置。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高,可以降低管理費,自有的機械設備齊全,可減少報價中的機械租賃費用,對未來要素價格發展趨勢預測準確,就可以減少承包風險,增強競爭力,從技術中要效率、從管理中要利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其結果促進了優質企業做大做強,使無資金、無技術,無管理的小企業、包工頭退出建筑市場,真正實現了優勝劣汰,從而也形成了管理規范,競爭有序的建設市場秩序。本文重點介紹在工程量清單模式下施工單位在投標決策階段和施工中的經濟索賠。
一、投標決策階段
(一)首先對招標文件、圖紙、現場地質資料、現場障礙物物情況,地基的土層情況,施工周圍環境情況等進行詳細的研究。
1、召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造價工程師應用價值管理對圖紙的重要部位及所采用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在滿足質量、進度、安全的前提下找出最經濟的施工方案。
2、仔細研讀地質資料,在進行現場勘察后,找出地質資料的不完整性,結合設計圖紙,找出設計圖紙上的一些保守設計或不夠全面的設計,推測以后因地質情況變化而發生的變更;結合地質資料,重新核實招標文件中工程量清單提供的土石方量,因變更或地質資料不準確而使工程量有所增減,采用非對稱報價策略,將預計增加工程量的工程子目單價報高一些,而減少工程量的工程子目單價報低一些,以平衡總體報價。
(二)合作伙伴的選擇和風險的規避轉嫁
1、聯合一些主要材料供應商,讓其在價格上相互競爭,并與最實惠的一家簽訂材料購買協議(如中標,便按此協議價格執行,如未中標,協議自動作廢),這樣既保證了材料的穩定來源,又轉嫁了價格上漲的風險,同時在購買協議中還可約定待墊部分材料款,緩減自身資金困難,風險共擔。
2、找好勞務和特殊工程分包隊伍,按1條材料供應方式一樣與之簽訂承包協議,這樣也保證了勞務費用和特殊工程費用的穩定支出,轉嫁了因通貨膨脹引起的勞務費用上漲的風險。為最終準確控制造價做好前提準備。
(三)投標報價的技巧。
1、不平衡報價法:不平衡報價法是指投標報價在總體上確定后,通過調整內部的各個子目單價,以期既不提高總價,不影響中標,又能在結算或工程款的收取上達到經濟效益。(1)能夠早日回收工程款的項目(如開辦費、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等)可以報得較高一些,而后期工程項目(安裝、裝飾)的報價可低一些。(2)對甲方提供的工程量和設計圖紙不明確進行核算,對今后會增加的項目報價高一些,而減少的項目報低一些。(3)估計將來會增加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能承包的項目可報高一些,而工程內容說得不夠清楚,將來可能發生爭議的項目和暫定項目中估計自己將來不能承接的項目可報低一些。對要求提供清單費用分析表時,應盡量將以后可能新增工程的清單子目的人工費和機械費報得高一些,而材料費報得低一些,這主要是為了以后新增工程的報價作一參考,通常人工和機械費變化不大,而材料費則隨市場行情變化。
2、以退為進報價法:當施工單位在招標文件中發現有不明確的內容,并有可能據此索賠時,可以以退為進,通過報低價先爭取中標,再尋找機會進行索賠。這樣不僅能增加中標的機會,還可以獲得合理的利潤。
二、合同訂立階段
一旦中標,便應組織有經驗的造價工程師及法律人員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通知書起草合同。同時將決策階段記錄下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及所采取的措施在合同加以利用和規避。合同按GF-1999-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文本執行,其中在合同的“專用條款”中有幾條應值得特別留意:
1、合同中第5條對“工程師”的職權要有詳細規定,以防以后發生糾紛時,業主對相關資料簽字的有效性提出質疑。
2、合同中第8條“發包人工作”和合同中第9條“承包人工作”對雙方的工作內容應約定詳細,對施工現場的描述要準確,不得模糊,以便實際情況與合同不相符時提出必要的索賠。
3、合同中第10條“進度計劃”要與投標時編制的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相一致,并且要盡量細化,以便發生變更或其它事故后施工單位才能依據經工程師審核過的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案進行工期的索賠或采用其他替代方案而增加或減少工程價款的索賠。
4、合同中第23條“合同價款及調整”中應明確合同價款中包括的風險范圍,如有必要,應將風險范圍的確定盡量偏向施工單位,風險范圍內及風險范圍外的計算方法應盡量詳細,此處是合同訂立時應重點留意的地方。
5、合同中第27條“發包人供應材料設備”的條款應盡量按通用條款執行,但第27.6條“發包人供應材料設備的結算方法”應詳細約定,因為不少業主在施工招標文件中約定甲供材料的單價較低,施工單位在進入報價時按單價較低的價格進入,而在實際施工中的甲供材采購價卻明顯偏高,在甲供材抵扣時如不與明確規定,往往會發生糾紛。
6、合同中第九大條“竣工驗收與結算”的詳細規定應盡量參照通用條款執行,防止業主利用此條在工程完工后進行拖延結算和付款。如果有多個工程,應在條款中約定具體單個工程的結算和付款期限,以免業主將單個工程的結算拖延至整個工程完以后才進行。
7、合同中第35條“違約”的約定應盡量按照通用條款執行,其中對工期延誤或提前的獎懲約定,施工單位應結合自身實力來定奪,根據實際情況統計,大部分工程的工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延誤,因此在延誤賠償約定中應盡量從輕。
8、合同中第47條“補充條款”是專用條款中未約定的條款,在實際操作中,“補充條款”往往才是合同簽訂的關鍵所在,因為在“補充條款”里往往會帶有一些不公正的條款約定,因此,謹慎把握好“補充條款”的內容十分重要。
三、施工過程階段
(一)常見索賠機會,如a.延期發出圖紙引起的索賠;b.惡劣的氣候條件導致的索賠;c.工程變更導致的索賠;d.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預見引起的索賠;e.由外部環境而引起的索賠;f.監理工程師指令導致的索賠;g.其他原因導致的施工單位的索賠。一旦出現索賠事件時,應積極進行索賠。
1、及時在合同規定的時限內組織有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造價工程師及法律人員按照招標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關規定提出索賠意向書,意向書中應包含索賠結構物名稱、索賠事由及依據、事件發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損失,無須附有詳細的計算資料和證明。這樣,使監理工程師通過意向書就可以把整個事件的起因、地點及索賠方向有大致了解。應根據合同要求抄送、抄報相關單位。
2、搞好同期記錄:
A、索賠意向書提交后,就應從索賠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賠事件結束日止,要認真做好同期記錄,每天均應有記錄,又有現場監理工程人員的簽字;索賠事件造成現場損失時,還應做好現場照片、錄像資料的完整性,且粘貼打印說明后請監理工程師簽字。否則在理賠時難以成為有利證據。
B、同期記錄的內容有:事件發生時及過程中現場實際狀況、導致現場人員、設備的閑置清單;對工期的延誤;對工程的損害程度;導致費用增加的項目及所用的人員、機械、材料數量、有效票據等。
C、詳細情況報告:?在索賠事件的進行過程中(每隔一星期,或更長時間,或視具體情況由監理工程師而定),承包人應向監理工程師提交索賠事件的階段性詳細情況報告,說明索賠事件目前的損失款額影響程度及費用索賠的依據。同時將詳細情況報告抄送、抄報相關單位。
3、編制最終索賠報告:
A、當索賠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結束后,施工單位應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向監理工程師提交最終索賠詳細報告,并同時抄送、抄報相關單位。
B、最終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a)施工單位的正規性文件。(b)索賠申請表:填寫索賠項目、依據、證明文件、索賠金額和日期。?在工程施工中,索賠項目一般包括工程變更引起費用、工期增加,由于地方關系影響造成局部或部分地段停工等引起的機械、人員停滯,相應工期及費用增加等。?索賠依據一般包括在建工程技術規范、施工圖紙、業主與施工單位簽訂的工程承包協議、業主對施工單位施工進度計劃的批復、業主下達的變更圖紙、變更令及大型工程項目技術方案的修改等。?索賠證明文件包括業主下達的各項往來文件及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收集到的各項有利證據。索賠金額及工期的計算一般參照承包單位與業主簽訂施工合同、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及業主、總監下達的有關文件。(c)批復的索賠意向書。(d)編制說明:索賠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束的詳細描述。(e)附件:與本項費用或工期索賠有關的各種往來文件,包括施工單位發出的與工期和費用索賠有關的證明材料及詳細計算資料。?
4、遞交監理工程師后應經總監理工程師及業主代表簽字確認。
(二)索賠過程中常見誤區:1、當索賠事件發生時,有些施工單位考慮與業主、監理單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2、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對索賠工作意識不到位,對可提可不提的索賠往往不提出。3、主管人員對技術規范文件及業主、監理、施工單位往來文件理解不深刻,對實際存在的索賠項目無充分理由。4、只注重索賠意向的提出,不重視索賠過程中的證據收集和及時作最終索賠報告。
(三)加強索賠管理的對策:
1、由于索賠引起費用或工期增加,故往往為建設單位復查對象,為真實、準確反映索賠情況,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工程索賠臺帳或檔案。
2、索賠臺帳應反映索賠發生的原因、索賠發生的時間,索賠意向提交時間,索賠結束時間,索賠申請工期和金額,監理工程師審核結果,業主審批結果等內容。
3、對合同工期內發生的每筆索賠均應及時登記。工程完工時應形成一冊完整的臺帳,作為工程竣工資料的組成部分。
總之,工程量清單把施工企業推向了市場,作為買方市場中相對被動的角色,我們必須通過風險分析,在各階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做好風險防范。
- 上一篇: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講話
- 下一篇:在職業教育調研時的即席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