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會計財務革命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3 10:06:00
導語:網絡會計財務革命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會計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會計模式,動搖了傳統會計的理論框架,是現代財務史上的重要變革。全面正確的研究好網絡會計,對把握未來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網絡會計財務管理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電子商務、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網絡會計成為時下財務管理的新寵。由網絡會計所點燃的財務革命的火花大有燎原之勢。
網絡會計,是互聯網環境下對各種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的活動。具體說來,它是利用互聯網建立起來的一個會計信息系統。它以財務管理為核心,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一體化,通過電子商務,可在線遠程處理會計事務,是一種全新核算模式。
1網絡會計賦予財務管理的新特征
1.1提供會計信息更及時
與傳統財務信息相比,網絡會計信息實時反饋能力強。一份計劃的執行情況、一項投資的獲利情況,網絡會計可實時反映。網絡時代,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斷出現,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現行的定期財務報告制度,已滿足不了人們對會計信息及時、全面性的要求。網絡會計的實時跟蹤功能,動態地跟蹤企業的每一項業務,使決策者一目了然。投資者亦可通過網絡隨時動態掌握企業的現在和過去財務信息,從而減少其決策風險。
1.2會計信息披露更全面
會計信息要求全面正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論是對企業有利的,還是不利的,均要予以披露,從而使公眾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傳統會計信息,由于篇幅和紙張載體本身的缺陷,使很多非數量化的信息無法反映,更不要談報表數字處理的會計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而網絡會計的在線數據庫則包括了企業所有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并采用網上報告的方式,有效地擴大了會計報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此外,大量的相關信息,通過鏈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擴大了信息的容量。企業的信息使用和管理者,通過在線訪問,可隨時全面了解所需的信息內容。
1.3會計信息的獲取更具針對性
互聯網絡為網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了及時、便捷的交流方式。通過人機對話,信息的獲取過程具有了交互性。在互聯網絡中,使用者可針對自己的需要獲取相關會計信息,并可對信息進行進一步深加工。通過索引,獲得各方面的數據和報表。比如,若按報表項目建立索引,就相當于根據自己的需要生成一個簡化的財務報告;若按部門建立索引,就可獲得企業的部門報告;若按時間建立索引,就可以獲得各個時期的財務報告。
2網絡會計:傳統與現代財務的分水嶺
2.1理論沖擊,網絡會計讓傳統財務改變思維
傳統會計理論建立在一系列假設的基礎上,即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傳統財務會計的四個假設適應傳統社會經濟環境,并為會計實踐檢驗證明。但是,網絡時代出現的網絡經濟,卻使四項假設有三項假設發生變動和改變,只有貨幣計量假設沒有很大變動,只是更趨于實際。這大大動搖了傳統財務會計的基礎。
(1)會計主體虛擬化。會計主體又稱會計個體,是財務會計工作開展的前提,它明確了財務工作的時間、空間等范圍,是確定特定企業所掌握的經濟資源和開展業務的基礎。這個主體傳統財務中必須是有形的實體。它是傳統財務會計四個假設的基石。但隨著網絡會計的主體——網絡公司的虛擬化,四個假設的基石已不復存在。網絡公司作為一種虛擬公司,它不同于傳統會計主體范疇,因此很難確定會計主體。需要我們改變思維、轉換概念,用相對會計主體來代替傳統會計主體假設,使財務會計工作正常進行。
(2)持續經營假設泡沫化。持續經營假設是為傳統會計中企業對其財產評估和費用分配等問題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考慮而設立的。但在網絡環境下,網絡會計可實時評估財產和進行費用分配。因此持續經營假設失去了存在的條件。而網絡會計的主體——網絡公司是一個虛擬的臨時性組織,它可能就在第一次交易完成后即進行解散。因此持續經營假設就像泡沫一樣,已沒有存在的必要。
(3)會計分期假設空心化。會計分期假設的產生是由于在傳統會計報告模式下,提供會計信息的技術受到限制,系統加工信息需要較長的時間,劃分一個個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的期間,可實現報表的連續性和規律性。而網絡公司的交易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個極短時間內再劃分時間段已無必要,只要把會計期間與交易期間統一起來,并在一次交易后編制出會計報表便可解決問題。
2.2實務變革:網絡會計改變傳統財務會計實務
網絡會計是人類財務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最大的貢獻是使傳統會計中的某些原則受到沖擊,并對傳統財務理論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揚棄”。
(1)對權責發生制的沖擊。權責發生制的主要作用是在傳統財務管理中限定期間內費用和收人的分配,而網絡會計中的會計期間等同于交易期間,所以無跨期分攤收入和費用的問題。因此,權責發生制就失去應有的作用。
(2)對歷史成本計價原則的沖擊。由于網絡公司是個臨時性組織,網絡會計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所以它的成本計價按現行價值,可變價值等于公允價值。歷史成本對網絡會計已無意義可言。
(3)對會計報表的挑戰。提供財務報表的目的是為決策提供真實、可靠、及時的會計數據。傳統會計中,報表是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后編制的,所以無論是動態報表還是靜態報表都有面向歷史的缺陷,用網絡會計的電子財務報表更適應決策的需要。海量的數據,多形態、多形式、方方面面的情況反饋,這在以往會計報表中是無法比擬和想象的。
(4)對會計職能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計管理的現代化使會計的職能從核算型過渡到管理型。因此,對網絡會計核算、網絡會計監督等職能就有了新的要求。由于網絡會計采取的是高速實時傳遞,諸多信息千變萬化,而參加網絡交易的雙方又因其組合方各自利益不同,任何環節都有出現差錯的可能。因此,網絡會計管理方法就要適應時代要求。特別是會計監督要與之相適應。會計監督在網絡會計的整個交易過程中分為交易前監督,交易中監督,交易后監督。只有嚴格執行這些監督制度,才能保證網絡會計工作的安全有效運作。
2.3規則創新:網絡改變會計觀念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重大發展,總是以思想的進步和觀念的更新為先導的。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網絡會計必須拋棄一些陳腐而不合時宜的觀念,運用全新的思維,通過規則創新,樹立起一系列知識經濟時代全新的會計觀念。
一是面向未來的時空觀念。傳統會計是面向過去的時空觀,通過記錄和總結,對過去的業績和行為結果作出評價,并以此指導現時事務。而網絡會計的特性要求會計的時空觀必須由回顧型向展望型轉變;構建一種緊跟時尚、面向未來、實時動態處理、在線管理及遠程控制的會計組織結構及方法體系,使網絡會計系統與周圍環境緊密結合,實現會計管理技術的二次飛躍(第一飛躍是從傳統的簿記學到現代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