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風險控制措施論文
時間:2022-02-10 11:49:00
導語:高校財務風險控制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財務風險指高校運營過程中因資金運動而帶來的風險,集中表現在預算收支不平衡、資本結構不合理等方面。對風險認識不足,融資渠道狹窄,負債投資項目回收期長、收益不高等是引起高校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隨著財務風險不確定性程度的加深,建立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系統、加強財務監控已經勢在必行。筆者擬對高校財務風險的控制措施作如下探討:
一、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控制系統
財務風險預警控制系統是對高校各項經濟活動中潛在的財務風險和財務管理指標進行實時監控的系統,它貫穿于高校經濟活動全過程,通過對管理對象分別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控制指標,以財務報表、預算指標及其他相關財務資料為依據,采用數學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達到整體控制風險的目的。高校應建立以動態監控資產負債率和現金流量等指標為主的風險預警控制系統。資產負債率制約著高校的發展規模與結構,同時高校的生存與發展也離不開一定的現金流量,要提高高校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必須在改善自身資產負債結構、優化現金流量兩方面下功夫。
風險預警控制系統的建立對高校確定長期發展思路意義重大。高校在確定其自身發展規模時應重視其規模的質量,即規模結構的合理性。其中,資產結構的合理性主要指: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重視資金的時間價值,加速資金周轉;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保持合理的比例。負債結構的合理性主要指:能動態地根據自身實際,考慮現有資金以及未來的財務收支狀況,確定銀行融資規模與結構;動態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負債比率;動態監控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財務指標。權益結構的合理性主要指:精心設計權益架構,重視投入產出率,增加自身的資本積累。此外,還要優化現金流,也就是主要通過建立有效的財務信息系統,強化財務預算管理,合理調度資金,加快資金周轉,提高投入產出率,動態平衡自有資金、借貸資金和預收資金的規模和結構,確保資金的邊際效用最大化。
二、規范債務管理控制
高校舉債規模是防范財務風險的關鍵。高校舉債規模涉及國家的有關政策和發展規劃,涉及舉債高校的辦學層次、辦學規模、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管理水平以及學校所在地的經濟水平等因素,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高校應立足自身條件,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一步規范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債務風險:(1)建立貸款監督機制。監督內容包括貸款額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學校對貸款項目的論證必須實行“三公開”,即立項公開、論證公開、結果公開,自覺接受群眾、銀行、社會有關部門的監督,形成由主管部門牽頭,社會、銀行和廣大教職工共同參與的監督機制。(2)加強貸款資金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須加強貸款資金管理,形成一套“嚴格審批、專款專用、封閉運行、跟蹤監督、考核效益”的貸款資金使用機制,通過對貸款項目實行“目標分解、公開招標、責任落實、日常檢查、驗收考核”的辦法,形成對貸款資金的使用管理機制。(3)制定嚴格的還款計劃。貸款學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預算時要考慮償債因素,將還款計劃納入單位的年度預算收支,保證還款資金來源。(4)通過“銀校合作”積極推進助學貸款業務的發展,以助學貸款力度的大小作為學校選擇開戶銀行的重要條件。(5)加強貸款管理與財務分析,建立項目管理責任制。應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建立貸款資金項目管理責任制。(6)建立有償備用金制度,通過有償備用金的設立和籌措,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三、加強預算管理
高校預算是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預算管理要求高校加強對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環節的管理,明確預算項目,建立預算標準,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及時分析和控制預算差異,采取改進措施,確保預算的執行。一方面要求提高預算與事業發展計劃的關聯性,確保預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預算的前瞻性,從而發揮預算在學校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此外還要通過行政手段保證預算的嚴肅性,通過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計劃性。
四、健全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系統將有助于營造安全、高效的資金運行環境,有效實施資金安全防范,確保資金效益的發揮。
(1)營造良好的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學校管理層應充分重視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將資金的安全作為控制的主要目標,確保財務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還要使全校教職員工特別是中層以上的干部認識到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和參與財務內部控制。
(2)構建安全高效的會計系統,從會計業務流程中涉及資金業務的重點環節著手,通過建立會計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加強資金內部控制。如制定現金收支和保管的工作流程和詳細規定;加強支票、票據、印鑒管理,加強銀行對賬的管理和監督等。
(3)著力構建規范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為合理地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實施管理指令、化解財務風險而采取的財經政策和程序。控制程序的關鍵控制點主要在機構設置、授權批準、職務分工、財務預算、財產安全以及風險控制等方面。應堅持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基本原則,明確涉及資金支付和流動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制定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和重大費用支出審批與授權制度;建立嚴格的資金收付授權批準制度;建立財務重大事項(包括大額資金收支)報告制度等等。
- 上一篇: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培養論文
- 下一篇: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意識培養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