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財務分層管理模式問題透析
時間:2022-03-28 04:44:00
導語:公司財務分層管理模式問題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的發展將會越來越迅速,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的利益主體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使得公司財務越來越復雜,只有通過財務分層管理對財務體系進行分層次管理從而達到降低財務體系的復雜性,簡化管理的目的,進而使整個財務體系的效率得以提升。財務分層理論在未來公司財務治理中的作用將是不容忽視的,財務分層管理的研究對于完善我國公司財務治理結構,構建我國財務治理理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財務分層管理問題研究
在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與其他國家的企業發展進程中不相同的,無法借鑒別國經驗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問題,只有發展相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務理論,才能解決在我國這一特殊環境下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財務問題。
一、財務分層管理模式必要性
建立一個完整的公司財務分層管理模式,既要包括財務治理結構的建立,也要包括財務治理機制的建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逐漸代替了兩權合一的企業制度,公司制成為我國企業的發展趨勢。傳統的財務理論所產生的背景、適用的環境和其所關注的范圍注定了傳統的財務理論已經不足以解決現代企業制度下公司內外部復雜的財務關系,如果不引入新的財務理論和方法,傳統財務理論不但不能為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決策輔助,而且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絆腳石。財務分層管理引入到“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中,其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委托問題導致傳統財務理論難以解決組織成員之間存在的利益沖突。前面己經分析過,傳統財務理論是適用于計劃經濟條件下公有制企業的,這些企業屬于國家,同時也由國家進行管理,所有者和經營者都是國家,不存在委托的問題,傳統財務理論也就沒有涉及到對企業財務關系的管理。在經濟體制改革后,由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決定了兩權分離的不可避免,也就決定了經理人在公司經營中的不可或缺,就必然產生委托問題。(2)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求公司財務進行分層管理(3)利益相關者理論要求公司財務體系應實行分層次管理。(4)財務分層理論的引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司內部不同財權主體之間利益沖突。
二、財務分層管理模式的建立
1.我國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產物。梅慎實博士后認為:公司治理機構是所有者、經營決策者和監督者之間透過公司權力機關(股東大會)、經營決策與執行機關(董事會、經理)、監督機關(監事會)而形成權責明確、相互制約、協調運轉和科學決策的關系,并依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司章程等規定予以制度化的統一機制。根據我國2006年最新公司法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是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經理人員共同組成的自上而下、環環相扣的財務監督、制衡機制。我們通過我國新《公司法》對于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機構的相關規定的解讀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政府對公司治理結構模式的選擇。
從公司法對企業股東會和監事會的有關規定中可以發現我國對于公司治理模式的選擇既不同于經營階層主導型模式,也不完全相同于股東決定相對主導型模式和共同決定主導型模式,而是在股東決定相對主導下兼顧了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公司治理模式。強調將股東視為利益者群體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于資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都是所有公司必須競爭得到的,而股東作為資金的所有者理所當然成為了優先考慮的對象;其次,從長遠看,只有管理者把股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公司的每個利益相關者受益。在強調股東利益的同時,重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可以刺激顧客對公司產品的消費,也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潛力。對利益相關者利益的重視有利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在為股東獲取利益的同時,也使員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兼顧了顧客的滿意度,并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使各方都達到了相對的滿意程度,從而促進企業的高效發展。
2.兩主體、五層次管理模式中動態財務治理機制的建立
通過前面對我國現階段公司財務治理機制內外部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國的國家經濟正處于發展階段,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股東的產權保護意識較強,同時也意識到了員工參與財務監督的重要性;資本市場和經理市場都處于起步階段,尚不完善,不能夠成為公司財務治理秩序賴以維持的外部約束因素,因此在現階段要加強對公司高級經理人員的內部約束和監督機制;隨著我國的經濟的發展,許多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公司由中低技術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力資本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向高級經理人員分權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同時為了使高級經理人員自覺實現公司的財務目標,需要采用一定的激勵措施來激發高級經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國現階段股權集中,但是監督的動力不足,因此股東集團還需要加強對高級經理人員的監督力度和約束機制。
對于兩主體、五層次結構的財務治理機制的建立,除了要考慮對公司內外部影響因素的博弈狀況,還要考慮到公司財務分層管理模式應該遵循的原則,要做到合乎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循動態性原則,才能連續不斷的發現和修復公司治理中的缺陷,協調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財務收益權與財務控制權相對應的原則,保證了各個財務層次之間互不侵犯,同時責任到位,但是僅僅通過財務收益權和財務控制權相對應,使得各財務層次自我約束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對各財務層次的有效激勵,充分調動各財務層次參與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又要對各財務層次進行有效約束,防止侵犯其他財務層次的利益。在公司的財務治理中,還要遵循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將各財務層次應該享有的財務權力、相關責任和獲得利益充分結合起來,在財務利益的驅動下,提高各財務層次有效行使權利的積極性,在財務責任的約束下,使各財務層次的財務權利配置更為協調。
參考文獻:
[1]李心合.關于財務理論若干問題研究[J].財經研究,2001.1.
[2]姜魯翔.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管理的分權分層管理[J].財會研究,2005.2.
[3]徐小琴.談談公司財務關系協調和財務管理分層[J].交通財會,2002.9.
[4]鄭新生.論現代企業的財務分層分權管理與調控[J].北方經貿,2001.3.
- 上一篇:淺議鄉村部落旅游的創新
- 下一篇:關于當前企業就誠信問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