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教育改革難題的研討
時間:2022-04-26 07:35:00
導語: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教育改革難題的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是一個國家經濟晴雨表最為基層的測量師。應當說,會計人員的素質和它所處的地位相當重要。近年來,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會計人員繁重的工作量,但就會計工作本質而言,還是停留在比較被動,或是不夠重視的階段。所以,如何加強對會計人才的培養及有效推進會計教育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會計教育和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
教材機械滯后。這幾年,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準則進行幾次較大調整。除了職稱考試教材較之以往及時做出了相應調整外,其他教材還是與會計準則有些脫節,不夠嚴謹。
理論與實際相對脫離。如今很多會計學理論的編撰者善于閉門造車,沒有深入基層進行試行檢驗,以一種想當然的思維模式,甚至機械照搬舶來品,實用性較差。
會計繼續教育流于形式。會計繼續教育表面看來,培訓范圍廣、頻率高,但會計人員年齡結構和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應付現象明顯,只為考試進行有的放矢的輔導,很難起到有效提高。
對會計人員認識有所偏差。現在很多私營企業,只著眼于如何創造最大利潤,很少考慮企業的持續發展。因而只將會計人員當作一項使用工具,并隨意主宰著他們的去留。
所以當今會計人員的地位和生存環境不容樂觀。雖然有《會計法》可依,但在現實生活中,會計人員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護。因此在談到對會計人員與會計教育改革問題的研究時,是件極其痛苦,甚至徒勞的事。但就從積極層面來看,我個人認為:作為現代會計,不僅要具有良好人品,掌握熟悉業務,還要具備外語和電腦的基本技能。特別是當今信息技術資源共享,并與國際相關規則接軌,所以也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首先就是選才。眾所周知,目前從事會計行業的,有很多并不是從財經專業培養出來的,也有“近親繁殖”的。所以就他們的能力和品質而言,也并不是最為突出的。所以在很多時候,他們的職業道德無從談起。而且現在私營企業居多,會計人員各司其職,根本不能再像以前,可以拿著企業賬本,由輔導人員集中起來進行現場輔導經驗交流。再來稅務部門為了方便管理,允許甚至默認企業采用不很規范的核定征收方式,這不僅導致了會計人員在職業操守方面的退化,也阻礙了他們在業務素質方面的進一步提高、助長了他們懶惰僥幸的心理。
我想,這不僅與當今一些經濟體制所存在的某些弊端有著直接因果關系,因為很多會計人員在許多關鍵問題上,畢竟要看主要經營者的眼色行事,而不是照章辦事。而且還與如今一些學校教育質量的下降,和把關不嚴不無關系。有很多學校,只為滿足于一張文憑,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業務素質和鉆研精神的培養,特別是一些成人教育。縱然也有些本本主義者,有著職稱在握,但沒有實際的操作經驗,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了。
同時我認為,現在的會計教育應該因材施教,從最基本入手。也就是要從小企業會計制度到股份制企業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味拿股份制企業那一套財務核算制度去適用任何一個財務環境,畢竟會計核算還是本著可操作性和應用性為主。而且盡管有些調整在所難免,但某些政策調整變化也不要過于頻繁。因為針對一些根深蒂固的會計理念,要想一下子得以改變的確并非易事,除非是白紙一張。
所以,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是個漫長和持續的過程。除了對政策的靈敏度和綜合的適應能力的培養,還要將他的能力更為主動地輻射到更為廣闊的經營領域,那么他才能算是個真正的會計人才。畢竟,會計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加減乘除,期間攙雜了各種技巧的組合提升。更為宏觀地說,那就是要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各條脈絡,起到供血輸氧的效應。
我想只有全社會對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教育改革問題都重視了,會計人才隊伍才能得到鞏固,那么什么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而不要讓各種錯誤和片面的觀點擴大化,在人力資源過剩,學無所用的同時,還讓這支會計隊伍感到失望失落,導致跳槽流失。畢竟會計人員有了這種技能,可以在其他領域成為一個很好的經營者,而且更能融會貫通,但還是要一些新鮮的人才充斥進來,逐步成長。因此在談到建設這支會計人才隊伍并得到穩定發展時,的確任重而道遠。
- 上一篇:企業會計信譽度體系建立的思索
- 下一篇:論壇班竹就任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