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會計準則對融資決策的影響

時間:2022-05-03 06:06:00

導語:小議會計準則對融資決策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會計準則對融資決策的影響

【文章摘要】企業融資是指根據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等的需要,通過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運用適當的方式獲取所需資金的一種理財活動。會計是企業獲得資金轉移信息的主要渠道,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企業融資決策產生了一些影響,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融資;影響

在管理論文"target="_blank">財務管理活動中,如果預測到企業的現金流出量大于現金流入量,而銀行存款又不能完全彌補這個差額時,企業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籌集資金。會計以貨幣計量企業活動并把他們記錄在賬戶里。因此,賬戶提供給企業一個系統的方法追蹤企業活動。它是對企業交易的回顧,揭示了交易的發生、發生的時間、金額、涉及的權利義務。正確的企業決策依賴于準確及時的經濟業務活動信息。會計是獲得這些信息的主要渠道。會計可以提供完整的企業經營活動記錄,這對決策者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決策者才可以對這些活動有一個完全和公允的評價。

一、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跨國經營、跨國上市、跨國投資和跨國融資的現象日益增多,我國經濟開始走向國際舞臺。要使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須走國際趨同之路。新企業會計準則首次實現了國際趨同,獲得了IASB、歐盟等組織的認可。這一方面使得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在全世界更大范圍內得以接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在全球經濟中的可比性,降低了財務信息報告和會計信息理解與應用的成本。這兩個方面的進步和成果,會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效率、降低國內外投融資成本、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增強跨國經營管理水平。上述這些,既降低了財務融資的成本,又拓寬了企業投融資的渠道和市場。

二、新企業會計準則對資本結構的影響

1、新企業會計準則長期利好于資本市場發展。

企業資本結構趨于合理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效率比較低,財務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委托鏈條過長,股票發行制度不完善,產權改革不到位。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我國多數國有企業融資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導致其資本結構不合理。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將長期利好于資本市場發展和投資者、債權人、員工等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價值的評價,加之資本市場改革、金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多個領域改革的同步深入,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將趨于合理,與“新優序融資理論”、信號模型、最優資本結構理論等西方資本結構理論的偏離得以逐步糾正。

2、公允價值的引入——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離實際

公允價值計量可能使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偏離實際。相對于國際會計準則而言,我國會計準則在公允價值的使用前提、范圍及具體方法上更加謹慎,這既是對我國過去曾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出現問題的總結和改進,也是基于我國國情,減少公允價值被濫用的現實選擇。盡管如此,由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沖突,在物價總體趨漲的情況下,如果資產反映公允價值,對擁有大量固定資產的企業來說,在其他方法不變的情況下,其賬面資產價值增加,賬面現實的負債率及其代表的負債風險會下降,但實際卻未必如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目標資本結構,因此企業在考察資本結構時,應充分關注資產、負債的計量方法,排除宏觀經濟的影響,遵循謹慎性原則,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計量方法的變化對融資決策的影響

1、舊準則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方法的規定

舊準則對于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債券作為長期負債,在“應付債券”科目核算。基本做法是:可轉換債券在未轉換前,會計核算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按期計提利息,并攤銷溢價和折價;債券到期時,如果沒有轉股,與普通債券償還本息的會計核算一致;債券到期時,如果轉股,按債券賬面價值結轉,不確認損益。

2、新準則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方法的規定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可轉換債券的會計處理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其核算規定主要在與金融工具有關的四個基本準則中進行了規范。其關鍵在于正確處理可轉換債券所包含的賦予投資者未來以特定價格(轉股比率)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選擇權。

3、新舊變化對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處理方法,更符合可轉換債券的經濟實質。可轉換債券既保障了投資者獲得本息的能力,同時又賦予他們在企業股票市價上漲時以低于市場價格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的選擇權。因此,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市場利率,而價格卻高于市場上類似但不具有可轉換權的債券。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可轉換債券處理的重大變化,主要優點有:一是于將可轉換債券的權益成分和負債成分進行了拆分,使得在債券的持有期,可以準確評價企業的融資能力。二是盡管可轉換債券所包含的負債可能永遠都不需要以現金償付,但投資人可以從報表中清晰地看到問題的本質,從而正確評估企業資產負債情況。

由于準則規定的變化,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要清晰地看到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將不再是減少利潤的工具,投資人也不會被可轉換債券的表面現象所蒙蔽,同時也要分析出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每股收益指標的影響。這樣才能正確判斷發行可轉換在債券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利弊權衡,從而找到最佳的融資渠道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強.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的突破與變動趨向[J].浙江金融,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