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固定資產及基金的認知詮釋

時間:2022-05-17 05:37:00

導語:醫院固定資產及基金的認知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固定資產及基金的認知詮釋

摘要:按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和《匠院財務制度》的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按照固定資產的自然屬性,結合其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醫院固定資產分為以下五類:一、房屋和建筑物:二、專用設備;三、一般設備;四、圖書;五、其他固定資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診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快了醫療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這就使現行制度中的固定資產的分類及計提與醫院經濟管理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和不足。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認識及修改建議。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相關基金認知;思考

一、現行制度中固定資產及其基全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分類不詳細

國家為了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藥品加成率一再下降,而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又嚴重不足,大部分基層醫院僅能維持正常的開支。

但醫院為了自身發展需求及診療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需不斷籌集資金來更新老化的設備,并增添一些必要的先進設備。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更多的基層醫院都采取了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形式,以解燃眉之急。而現有固定資產分類中無“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這一類別,使醫院這類資產無法在會計帳目中得以準確反映。

(二)固定資產凈值無法體現

按照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都反映固定資產的原值,在沒有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情況下,固定資產與固定基金一般是相等的。但是,隨著固定資產的使用,不僅固定資產的實體器件在不斷磨損,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也會造成固定資產的減值。雖然醫院每月也計提著修購基金,但在賬面上依舊是以原值來反映固定資產及固定基金,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現有真實價值,因此造成虛增資產及凈資產,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也無法反映醫院資產的實際損耗:另外,由于科技的發展,醫院專業設備必然會受到技術、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客觀上會使其帳面價值與市場價值出現偏離,而在現有制度中尚未根據謹慎性原則為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

(三)計提修購基金的方法缺乏統一標準

醫院常用的計提修購基金的方法有:(1)平均年限法,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按其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時期的醫療成本的方法;(2)加速折舊法,將固定資產每期計提的金額,在使用初期計提的多,后期計提的少,從而相對加快計提速度的一種方法:(3)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資產在使用壽命期間規定完成的工作總量,按工作時數平均計提固定資產修購基金的方法。采用何種計提方法,現行制度中沒有明確的要求和統一的規定,各醫院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計提方法,使醫院之間的一些指標缺乏可比性。

(四)修購基金的計提方法在實際應用上欠妥

大多數醫療機構計提固定資產修購基金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平均年限法。這種方法是參照企業計提折舊的方法對醫院固定資產提取修購基金,但又與企業折舊的提取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即:無論對固定資產計提的修購基金是否超出其原值,只要固定資產沒有報廢處置,修購基金將一直計提下去。在2007年的國有資產清查中,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些周定資產仍在使用,并一直在按原值提取著修購基金。由此可見,這種方法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將固定資產的成本分攤計入各會計期間;同時。因未設立“累計折舊”科目,醫院固定資產的完新程度不能真實地反映到帳面上。

(五)“固定基金”科目虛增了醫院的凈資產

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周定基金是醫院因購入、自制、調入、融資租入、接受捐贈以及盤盈固定資產時所形成的基金。在沒有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時候,存在著“固定資產=固定基金”這一平衡關系,也就是說增加固定資產的同時,形成了固定基金。“固定基金”屬于凈資產帳戶,占有醫院凈資產的相當份額,醫院卻不能動用,從凈資產核算和管理的角度來看,固定基金虛增了醫院的凈資產。

(六)資本性支出存在雙列支渠道

按照《2003年醫療機構事業支出目級科目表》之規定,在公用支出類科目中不僅下設“辦公設備購置費”、“專用設備購置費”、“交通工具購置費”、“圖書資料購置費”、“維修費”等明細科目,并在“維修費”科目下設置了“設備修理費”“房屋維修費”等三級明細科目來反映固定資產的購置及維修,而且在“維修費”科目下又設置了“提取修購基金”科目,并下設“提取房屋修購基金”及“提取設備修購基金”明細科目。這些都是按固定資產原值來提取的修購基金,同時記入凈資產類科目一一“專用基金一修購基金”,來用于固定資產的修購。因此,醫院對購置及維修固定資產這一經濟事項進行帳務處理時,既可以在業務支出中列支,也可以動用“專用基金一修購基金”,而修購基金的來源也是從業務支出中提取的。因此,對這一資本性支出存在著雙列支渠道。在具體的帳務處理時,對相同性質的經濟業務難以區分,容易使“專用基金一修購基金”科目成為調節醫院收支結余的蓄水池。

二、固定資產及相關基金會計事務處理的修改建議

(一)增設“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

在固定資產分類中增添“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融資租賃不同與一般的租賃,它是一種變相的分期付款購置固定資產形式。融資租賃方式,一是期限較長,二是租賃費中一般還包括固定資產的價格、利息及手續費等。租賃期滿,租賃費并按期付完后,所有權才歸醫院所有,此時“固定資產一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應轉入“固定資產一專業設備”科目。

(二)取消“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一修購基金”科目,并增設“累計折舊”科目

參照《企業會計制度》的核算方法,增設“累計折舊”來反映固定資產的損耗程度,并同時取消“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一修購基金”科目,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等欄目,能清晰地反映醫院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進而避免因制度不夠完善帶來的虛增資產、凈資產及人為調節業務收支結余等問題的發生。當接受無償捐贈的固定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科目,貸記“事業基金”等科目。如無法取得相關憑據的,按照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以及發生的相關費用作為其成本進行入帳。

(三)應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折舊年限加以規定

房屋建筑物和一般設備,由于使用年限較長,其使用價值在使用期限內轉移較平均,一般應選擇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而價格昂貴、科技含量大、技術生命周期短等技術更新較快的專用設備一般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各醫院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旦確定,不能隨意改變。房屋建筑物的折舊年限一般按框架結構為40-50年,磚混結構為20—30年,磚木結構為10-15年,其他為5-10年;專用儀器設備的折舊年限為電子設備5年,光學設備6年,機械設備10年,磁核設各6年,其他設備8-10年;一般設備的折舊年限為5-G年;圖書的折舊年限一般為6-8年,其他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10年。

(四)對田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

醫院一般應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的醫療設備不停止計提折舊,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及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照提折舊;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一旦固定瓷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綜上所述,《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經歷了十年歷史的考證,雖然它當時借鑒了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的經驗。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實用性、科學性、通用性及更具有接軌性,但是在一些方面已不適應當今醫療市場及醫院經濟管理的需要,改革醫院會計制度及財務制度已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程薇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會計信息質量研究,中國衛生經濟,2008,2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