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時間:2022-06-16 10:58:02
導語:論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社會對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高校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投資效益和辦學效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國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在新的形勢下,高校原有財務管理模式已經滯后于當代高校財務工作的需要。鑒于此,本文對新時期高校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所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模式
一、前言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過渡為大眾化人才培養的階段。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資金投入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高校的財務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財務風險的隱患越來越大,這一切給高校財務管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有的高校為了爭奪更多的生源或者滿足教學評估的需要,不顧學校的實際情況,盲目貸款建設了大批的宿舍樓、圖書館、實訓室和教學樓等,欠下了巨額的債務,資金周轉非常困難,甚至教師的工資發放也受到影響。盡管與企業不同,高校財務狀況惡化并不會導致破產,但會嚴重影響到高校正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給高校和國家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所有的這一切都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并沒有統一的模式,大致分為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所謂集中管理模式就是指高校的財權高度集中于學校,學校只設置一級財務機構,成員包括校長、財務負責人等,高校所有院系和部門的財務工作都由一級財務機構來負責,包括制定財務收支計劃、經費預算和劃撥等等;分散管理模式是指在學校統一領導的模式下,學校留下部分教育經費,以維持校級行政部門的正常運轉和應急。同時將剩下的大部分資金留給二級學院使用,二級學院負責制定經費的預決算方案,制定內部分配政策,對下放的經費進行創收留成收入,但也要接受學校財務管理部門的指導和考核。應該說這兩種財務管理模式都各有優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證了高校財務工作的順利進行。但隨著高校財務工作的復雜化,原有財務管理模式的弊端開始顯現:一是經濟責任難以落實。事實上,無論是統一管理還是分散管理,高校財務管理體制都是校長(院長)負責制,二級院系應當履行的義務和責任比較模糊,以至于出現投資失誤或資金流失等財務問題時,責任很難界定,也無法進行問責,最終都是不了了之。二是財務資源浪費。很多高校為了發展的需要,在校級財務部門之下又設置了科技開發、基本建設、后勤總務等多個財務機構,造成學校財務工作多頭管理、資源配置混亂的局面。三是財務成本增加。高校財務分級管理給了院系更多的財務自主權,但同時也增加了大量的財務人員和設備,財務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各個院系財務工作整體不一,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帶來管理上的難題。四是績效評價管理缺乏。高校財務制度中明確提出,高校應當加強財務支出管理,并進行支出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只關注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很少涉及到事后的績效評價,也就不能準確計算出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一)實行統一領導與分級分類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財務實行分級管理是必然的趨勢。目前,高校的經費來源不僅包括政府撥款,還包括民營資金等多渠道投入。一方面,高校要加強統一領導,制定統一的財務規章制度、財務收支計劃和財務方針政策等,保證全校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也要進行適當的財政分權,給予院系等二級部門更多的財務管理權和獎懲分配權,激勵高校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如何合理的平衡統一領導與分級管理的關系是需要高校領導認真研究和考慮的重要問題。另外,高校部門眾多,各部門的財務工作相差較大,不適合采用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分類管理模式,例如教學科研部門的財務工作相對比較統一,適合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后勤部門財務工作應該以追求效益為主要目的,因此適合采取經濟承辦責任制的形式;校辦產業應該嚴格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規定,提高財務成本的成本意識和風險控制。
(二)創新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是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和基礎。以往,高校的辦學資金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入,經費來源比較單一,因此大部分高校都采用收付實現制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簡單易行,保證了高校財務活動的順利開展。然而,當前高校經費來源日益多元化,有捐贈收入、培訓收入、產業收入、科研收入等等,傳統的收付實現制的弊端開始顯現,也是高校腐敗行為屢屢發生的原因之一。為此,高校應該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收支配比,并將其作為會計核算的基礎。另外,高校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的趨勢,而且作為準公共事業,社會大眾對高校的財務狀況十分關心,因此高校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時、準確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特別是涉及高校基建、銀行還貸以及經費來源等項目,滿足相關主體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三)加強財會人員的培訓
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需要一支高素質的財會人員隊伍。目前,高校財務工作面臨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財務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財務人員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工作技能,滿足新時期財務工作的需要。高校應該制定專業的培訓方案,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可以通過組織財務人員上培訓班、參加行業交流會、聽專家講座等方式,使其了解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新動向,掌握新會計規則的思想和方法等等。同時,高校應該出臺合理的獎懲政策,參加培訓并考試合格的財務人員才可以上崗,對工作積極主動、成績突出的財務人員進行適當獎勵,對現代財務意識淡薄,財務能力欠缺的財務人員予以轉崗,最終提高高校財務工作質量。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高校財務管理創新要通過建立、健全一套適合學校具體情況的內部管理制度,以保證學校財產的安全與完整。一是建立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制度。要求單位將不相容(工作性質、內容等)的職務相互分開,通過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其職責權限,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制衡的機制。在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制度中,對不相容的職務必須分工負責,同時必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分授權內容,具有指導學校各部門授權行為的作用,同時該制度通過明確的權利和義務劃分來確保學校各部門的授權行為處于學校領導層可控制范圍,以引導各部門的授權行為,進而達到推動學校發展的目的。
總之,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創新勢在必行。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高校、財務部門以及全體師生的幫助和配合,最終切實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作者:包琳瑄 單位:赤峰農牧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慧.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2013.
[2]杜海利.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山西財稅,2013.
[3]于朝暉.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路徑探析[J].財經縱橫,2013.
- 上一篇:校園一卡通對高校財務的影響
- 下一篇: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