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探討

時間:2022-12-24 11:08:00

導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探討

摘要:公司作為以盈利為核心的機構,財務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司的會計作為公司財務管理責任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管理公司財政收入的重任,國家為優化會計結構,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制定了一系列的會計制度。2007年制定新會計制度,近年來不斷進行完善。本文主要分析當前會計制度新規則以及如何改善新會計制度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探討

自2007年國務院新會計制度出臺以來,會計制度每年都會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進行不斷的改善,隨著這一制度改善,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應做出相應的改變。新的會計制度顯露出當前財務管理模式的缺點與不足,在會計制度出臺以后各企業應該正視自己財務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且為適應新形勢進行一定的調整。

一、目前的會計制度新規則

國家為優化會計結構,方便宏觀控制經濟,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國家一直對會計準則進行調整,下面就最近一次新出臺會計準則進行分析:(一)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式。在以往的會計準則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和建造合同都需采用不同的收入確認模式,新會計準則摒棄這一項規定,所有的業務類型都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式。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式,簡化這一過程,使得操作過程更加簡單明了,極大地減小了出錯的概率。(二)“控制權轉移”為收入確認判斷依據。以往的會計準則中,都是以“風險報酬轉移”為收入確認的判斷依據,而這一種收入確認的判據存在很大的漏洞,當企業之間達成協議則意味著風險報酬轉移,而如果只是一份空頭協議,則會影響到企業的收入確定,甚至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機,而新的會計準則將其改為“控制權轉移”為判斷依據則大大降低了這類事件發生的概率。(三)引入“履行義務”概念。新的會計準則引入“履行義務”概念,明確識別是否存在多個“履行義務”和如何將價格分攤到多個“履行義務”。采用這一規則使得企業的價格制定更加合理,將所有的“履行義務”公開之后使企業價格制定更加合理化并且價格制定的原因更加清楚,可以大大減少商品價格不合理和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價格牟取利益的概率。(四)引入“履約進度”計量方式。新的會計準則中,對于某一項目期間履行的履約義務,企業應當考慮商品性質,采用產出發和投入法確定恰當的履約進度,并且按照該履約進度確認收入。這一項規定使得合約的內容在執行中更開公開透明,可以更好地監督工作并且保障公司的利益。(五)確認企業收入的總額和凈額。新的會計準則規定,企業需根據其在交易中的角色確認其收入是總額還是凈額。這一項新的規定對許多企業的影響都十分巨大,這項規定要求企業必須根據自己在交易中的角色來確認收入是總額還是凈額,這一項規定使企業的各項收入更加透明化,更加有利于國家的監管。并且,在利潤的總額和凈額的問題上,許多別有用心之人會混淆概念以達到自己牟取利益的目的,將這一過程透明化對于企業的賬目合理化和國家收稅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如何改善新會計制度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

(一)公司的管理部門要遵守國家的新規定。公司的管理部門作為公司大小事件處理方法的決定機構,在公司建設的問題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因此,公司的管理部門要及時響應國家的號召,在國家新政策頒布之后要做出一系列的措施對公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制定一系列的新的政策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國家的新政策一般會早于執行日前的前幾個月,以便相關機構進行一系列的工作調整。管理部門必須對國家的政策改革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在國家的新政策出臺之后,要及時對公司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不新規定不相符的公司政策,并且及時做出工作調整,制定新的符合國家政策的新規定。在制定出新的政策之后要嚴格執行新的政策,并且可以在于國家政策的實行日期開始執行,這樣可以提前適應新形勢,不至于在國家的明文法律法規頒布之后因為不適應而犯下錯誤。嚴格執行新規定的時候更要監管下面的各執行部門摒棄以外的行事規則,按照新的規則工作。(二)公司財務部門要嚴格遵守新的會計準則。國家制定會計準則的主要目的就是優化會計結構并且方便會計的管理,同時提高會計的工作效率。對一個公司而言,財政就是公司的命脈,而財務部門就是把握公司命脈的關鍵機構。財務部門必須時刻遵循國家各公司的相關規定和政策,不能因為一己私欲就做出對公司不利的事情。近年來國家不斷對會計制度進行調整,摒棄曾經不好的條例,制定出一系列能夠適應時展的新的制度準則,而新的準則也需要相關的執行人遵守。新的會計準則將以往不好的規定摒棄的同時也揭露出財政管理的各項弊端。各公司的財政管理部門必須正視自己的不足,并且在國家的新規定的條件下加以改正。(三)公司的監管部門要嚴格監管。對于新政策的實施,公司的監管部門必須監管財務部門是否有按照規定對以往的辦事模式進行調整。公司的監管部門在公司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甚至有時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監管部門必須嚴格監管財務部門新政策的實施,當發現其有違反規定的行為時要做到及時提出并且制止,不能包庇不符合規定的一切行為,更不能和別有用心的人同流合污,損害公司的利益,監管部門必須嚴格把控,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維護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國家為優化會計結構和更好地監管會計的工資制定一系列的會計準則,2007年制定新的會計制度以來,不斷根據實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情況對會計準則進行完善,并在此過程中揭露出企業財務管理的不足與缺點。各企業在新的會計準則出臺下應該對自身財務管理的不足之處按照新規定做出一定的調整,財務管理模式的調整不僅是財務部門的責任,財政作為一個企業的命脈,財務管理模式改革也應該引起公司管理部門的重視,同時也需要公司其他部門的監管,共同促進財政模式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劉惠君,龍邵蕾,王錦錦.政府補助會計政策選擇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7):165-167.

[2]陳國棟.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8,(25):139-140.

[3]周雪梅.淺談如何規范企業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商論,2018,(23):116-117.

[4]范永忠.公司財務決策行為的理論與經驗分析[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8,34(04):65-73.

作者:李歡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