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時間:2022-01-22 04:22:51
導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高校將預算資金統一納入國庫單一賬戶管理,強化了政府對高校資金支出的源頭進行監督和控制,切實保證了資金的規范利用,對高校財務管理意義重大。本文對制度實施過程中預算編制和執行難度、財務管理系統與國庫支付系統兼容性、制度相關工作參與度不高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財務管理;對策和建議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國庫一體化系統和銀行實時清算系統為依托,由預算單位提出指標細化、計劃申請、支付申請,經由財政廳相關部門或預算單位審核后,將款項通過國庫一體化系統支付給收款人的制度。行政事業單位納入預算編制的財政資金和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均通過國庫一體化系統撥付和支出,政府通過國庫一體化平臺監控所有納入預算編制的資金。在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高校將預算資金統一納入國庫單一賬戶管理,方便財政部門對資金支出的源頭進行監督和控制,切實保證了資金的規范利用。但不同于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高校財務具有資金量大、來源渠道多、報銷業務量大且繁雜等特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施行,給我國高校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因此,如何在現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仍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1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意義
1.1規范了資金支出行為。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深入推進,使得高校在資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在實行國庫集中制度之前,高校在資金使用方面掌握自主權,由于監督不到位或組織內部缺乏嚴格的內部控制,導致預算資金使用混亂。制度實施后,特別是安徽省財政廳于2018年制定的《安徽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財庫〔2017〕426號),從完善指標計劃申請方式、擴大授權支付范圍、優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規范支付資金管理、優化財政審核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制度的實施實現了預算資金使用的透明化,資金支付行為更加規范,強化了財政部門對高校預算資金使用和管理過程的實時監控,確保納入預算管理的各類資金安全、穩定、高效運行。1.2推動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進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主要借助國庫一體化支付系統來對高校所有納入預算的資金進行管理和使用。隨著高校資金收支范疇的擴大,財務工作任務逐漸加大,如何高效的完成報銷任務和預算執行的數據統計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新制度實施后,改變了以往以直接支付為主由財政廳支付中心審核付款的申請方式,財政部門主要采取動態監控和事后監督方式,高校授權支付范圍擴大,意味著高校可以自行完成整個支付流程,包括支付申請、審核、發送銀行最終完成付款。同時可以利用好國庫支付平臺的各個功能模塊,特別是“綜合查詢4.0”中的各類報表,實時展現預算指標執行的相關情況,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數據分析。隨著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不斷完善,對高校財務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還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系統,并未形成有效的銜接,高校應積極探索提高兩個系統的匹配度,通過數據化管理、信息化技術,減少重復性工作,完成對大批量的報銷業務高效率的處理,加強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財務工作,推動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增強。
2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影響因素分析
2.1預算執行緩慢,預算編制難度較大。高校的預算編制主要通過校內各部門預算申報數據進行匯總、審核,財務部門針對匯總數據反饋意見,編制預算草案提交黨委會,審核通過后,再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雖然預算是在與各相關部門溝通與協調的基礎上進行編制,但在執行過程中還是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經辦人員不得不通過指標調劑的方式對年初預算進行頻繁的調整,增加了財政資金管理的難度,同時很大程度上影響學校事務的正常運轉。預算編制是整個財務工作流程的重要保障和基礎,如果前期沒有充分的調研和精細化的工作,在預算下達至國庫支付系統后,再進行預算調整將會非常繁瑣,特別是項目資金的跨大類調整,需要層層審批,審批時間長,容易造成預算執行進度緩慢,預算資金管理混亂。新制度的實施對高校的預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部門應牽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建立完善預算編制體系,確保預算資金支付的效率,降低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風險。2.2高校財務管理系統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不匹配,影響財務工作效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高校財務管理系統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但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還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系統,并沒有實現有效的銜接和兼容。如圖2所示,高校的財務管理系統主要依據《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與《關于印發高等學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的通知》(財會[2018]19號)結合高校自身量體裁衣設置報銷內容和流程,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要求專網專機專人,獨立運行,預算指標下達后,無法與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相關數據同步,在功能和業務處理方面不能滿足高校的財務需求。兩個系統的不兼容,導致很多重復性的工作,一體化經辦人員業務量加大,預算資金執行效率低。因此,高校、銀行及財政部門三個主體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推進財政系統、銀行支付系統及會計核算系統的網絡平臺建設,推進財務工作的一體化進程,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效能。2.3工作參與度不高,思想觀念尚未轉變。受以往工作方式和固化思想的影響,部分財務工作人員認為國庫集中支付就是出納工作,對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工作參與度不高,但制度實施以來,實際上高校的財務工作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預算資金的支付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付款,制度要求要嚴格按照項目、經濟分類、政府集中采購限額等規定進行資金支付和管理,相當一部分財務工作要通過國庫支付系統來完成,包括通過國庫一體化系統對預算指標的下達、指標計劃的申請、指標的調劑、支付申請和政府采購計劃的申報等諸多業務,逐漸形成了以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為重點的財務工作流程。因此,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深入推進,新的資金結算方式要求出納不僅能熟練操作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還要對每一筆業務的用途和財務系統中的科目銜接一致,同時對高校每一位財務工作者的職業技能和更新思想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完善國庫集中支付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
3.1完善財務預算編制體系,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在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下,高校更要充分重視預算的編制工作,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體系,內部各部門配合財務部門做好相應的預算編制工作,以滿足單位業務開展和正常運轉的需要。高校財務部門主要通過國庫一體化支付系統管理納入預算安排的資金,要重視預算編制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機結合。近年來國家對高校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政府采購項目在總預算中所占比重也越來越高,隨著而來的預算執行和支付壓力也與日俱增。因此,預算在編制時,應校內校外多方調研,考慮到實際執行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運行難度,特別是政府采購的預算編制,應該強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政府采購制度的有機結合,鼓勵全員參與預算培訓,提升預算編制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和合規性,從根本上增強預算執行效益和高校財務管理水平。3.2建設財務管理綜合平臺,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目前,高校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能分別滿足財政部門和高校自身需要,但二者并沒有形成有機結合。建立融合財務報銷系統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財務管理綜合平臺,成為目前高校財務工作的首要任務。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新政府會計制度》是財務管理綜合平臺建設的制度基礎,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將高校、財政部門和銀行聯合起來為財務管理綜合平臺服務,在平臺內部完成報賬流程、支付流程和相關財務數據統計,推動預算執行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提高財務工作效率。3.3提高財務人員專業素養,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首先,應該重視高校財務人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宣傳和培訓。隨著制度的深化,不只是出納人員,所有崗位人員都應對國庫一體化系統的業務處理流程和工作方法熟練掌握,財務部門應廣泛開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培訓,實行定期輪崗制,使得每一個財務工作者都能準確理解和掌握最新財政資金支付和管理規定,以此更好的來促進財務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完善內部控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對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優化、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高校財務部門應認真梳理新制度下國庫支付的各類問題、風險環節,查缺補漏,將國庫一體化支付相關工作環節納入內部控制體系,健全和完善高校內控制度,建立全方位的內部控制監管體系,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昌保.試析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審核的重要性及優化策略[J].財會學習,2019,(7):43-45.
[2]柯萍.論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管理效率[J].財會學習,2018,(27):30.
[3]文吐珍.論國庫集中支付與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融合的運行機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7,(13):115-116.
[4]奚桂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應用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3):244.
[5]田宏林.加快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以促進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探討[J].納稅,2019,13(28):166.
作者:王姍姍 單位:銅陵學院
- 上一篇:基于文獻分析的健康信息素養研究
- 下一篇: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