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配公司物流運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15 09:18:00

導語:宅配公司物流運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宅配公司物流運輸改革論文

【摘要】面臨電子商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宅配業必然會在運作中遇到新的問題。文中就宅配的定義和發展入手,分析了電子商務和宅配之間的關系,進而探討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宅配運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相應地提出解決策略,為電子商務下宅配系統的運作順暢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電子商務;宅配

1宅配的定義和發展

宅配是指把物品遞送到消費者的家里(或者消費者指定的地點)而不是讓消費者親自去銷售點取貨的一種物流服務形式。在宅配的運作過程中,物品從購買點到消費者的需求點的實體配送是由專業的配送公司組織運行的,而不是消費者。作為物流服務的一種,宅配必須以顧客滿意為最終目標,因此要具備服務顧客的能力、快速回應顧客的機制,并且注重配送的彈性、速度、可靠性,確保配送的品質。

我國宅配業的發展最早起源于郵政的包裹運輸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民營快遞的興起,宅配特別是同城宅配開始發展起來。近幾年隨著物流服務業大門的打開,國外優秀的快遞公司陸續進軍我國的宅配市場。

隨著宅配市場格局的不斷變化,競爭不斷加強,宅配的服務形式也更加多樣化。當日配送、夜間配送、次晨遞、指定時間段配送、節假日配送、貴重品配送等個性化的配送方式,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但無論如何,提供安全、低價、便利、迅速的宅配服務始終是宅配公司的經營目標,也是它們在宅配市場上勝出的利器。

2電子商務與宅配的關系

電子商務一個與眾不同的方面就是它能充分提供產品市場和消費者的信息并迅速地傳遞信息的變化。雖然消費者在頻繁地使用互聯網來收集產品信息的時候,其中的許多人仍然根據對產品質量的信任以及預先體驗上的優勢而選擇在網下購買,但電子商務下的網上購物也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吸引著網上購物人群的不斷擴大。首先,它擴大了選擇產品的范圍,增加了選擇的可能性,其次,網上購物的方便性,7天24小時的可行性,低廉的價格和實用的產品信息是吸引人們進入網上購物的重要原因。

電子商務的成長引發對物流配送需求的擴大和要求的提升。由于電子商務在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方面充分體現了其快速準確的特點,但是物流還是得依靠傳統的運輸渠道來進行。而伴隨著電子商務消費者的增長,更快的運輸和更好的服務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增多,把商品以小批量的形式快速而有效地遞送到消費者的家中,這種配送需求給物流服務提供者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因此,電子商務的興起刺激了宅配業的發展。

對電子商務零售商而言,一個有效可靠的配送系統能夠得到網上顧客的忠誠度,從而維持零售商的利潤。宅配作為電子商務中的關鍵要素,其配送服務延伸到每個網上消費者的住址,這必然會刺激配送系統管理的復雜性,潛在地引起配送操作的高成本。而且,網上消費者對商品的時間敏感性增加,為了應對消費者JustInTime的服務要求,宅配公司會使用更多的運輸車輛。因此,頻繁的以住宅為基礎的配送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擁塞和環境問題,讓宅配公司更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變化增加了宅配公司面臨的挑戰。

3電子商務環境下宅配運作的關鍵問題和解決策略

電子商務的成長讓網上零售商和宅配公司致力于如何組織和運作宅配系統,以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因此,通過研究宅配運作中的關鍵問題,能夠指導宅配公司在物流和運輸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電子商務的需要。

3.1顧客不在家問題

作為宅配的最后一環,宅配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顧客家中是否有人來接收這個遞送。由于一些社會和經濟的因素,人們工作時間變長,單身住戶增加以及普遍的雙職工家庭現象,導致了第一次宅配失敗率的增加,從而引發更高的配送費用和更低的顧客滿意度。

如果事先網上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已經約定了配送時間,但這并不能保證消費者在這個配送時間會在家。因此,事先約定時間有可能導致宅配公司增加貨運操作,對零售商和宅配商而言,這將需要一個相當昂貴的配送系統及時有效地應對這種變化。對宅配商來說,當顧客在配送時間內并不在家時,有三個可以采取的選擇措施:

①選擇另外的時間或日期配送:這個對宅配商而言增加了額外的成本,但是在實際中這種服務已經在進行。例如有的宅配公司提供無限次的遞送機會,直到把貨物安全交到顧客手中為止,也有的宅配公司只提供三次機會,三次之后顧客仍不在家,就要由顧客付出額外的費用。

②建立安全收納箱:這個措施已經在某些消費者的住宅區域實行,比如郵政的收報箱、牛奶箱等,但運用于宅配的包裹存放還比較少見。

③遞送到代收點:從24小時便利店或加油站,顧客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時間和日期來取貨,這有利于減少宅配公司的運行成本,增加顧客的滿意度。但這點在目前的實踐中還比較受限,多數的宅配公司并沒有與便利店或加油站等達成合作關系,在代收點的分布上存在局限。

3.2快速遞送要求的增加

更快更可靠的遞送要求的增加也是網上零售商和宅配公司面臨的問題。網上商品在訂購之后就必須盡可能快地遞送是網上零售商提高競爭力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網上購物體現其方便快捷的主要因素之一。

對快速遞送要求的增加意味著速度在宅配服務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某些商品,比如電腦,存貨成本已經超出了額外運輸的高額費用,而在食品的保鮮配送中,速度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就總體的宅配業來看,如果遞送的時間減少了,這將有助于減少遞送的密度,并為宅配公司之間的合作提供了可能。雖然電子商務的運作減少了在接受顧客的訂單和開始配送之間的時間間隔,但是,如果在保持一定水平的消費者服務時,通過增加訂購與配送之間的時間來增加配送的密度以及宅配商之間的合作,這將有助于整體提高宅配的效率。

3.3更可靠有效的本地配送需求的增長

作為末端物流的一種,電子商務下的宅配把物流服務延伸到每個顧客的住址,這有可能帶來運輸的更高成本。因為電子商務的住宅配送具有顧客分布廣,配送量小,配送物品多樣化,配送頻率不確定等特點,這將導致配送車輛的增加和平均運輸工具尺寸的減少,從而引發城市交通量的增大。低密度也會導致配送停點頻率的增加,另外,更頻繁的本地配送,會給居民區帶來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集中的人口密度,工作室,居民區和高速發達的交通是城市(特別是大都市)的特征。對宅配公司而言,為了滿足顧客JIT(JustInTime)的要求,配送時間和人們的上下班及休閑時間常常是互相沖突的,而日益增加的宅配業者都在同一區域同一時間內競爭,這更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擁塞。如果貨物在非高峰時間運送,貨品的接收者未必在那里接收,這又給宅配公司增加了成本。成功的解決方法是考慮該如何在可行的容量上運送最多的貨物,可供選擇的方案有:減少多余的配送嘗試,提供站到站的服務,有效地定位倉庫點等。

如何減少多余的配送嘗試呢?首先要對城市商品配送路線和時間表上做出計劃,特別注意影響路徑和時間表的需求彈性變化上,由此做出相應的對策,減少多余的配送嘗試。其次,由于消費者不一定能在宅配公司方便的時間內拿到自己的物品,宅配商就可以利用24小時便利店或加油站,把它們當作貨物的代收點,以“站到站”的服務形式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同時減輕城市交通的阻塞,也達到減少多余的配送嘗試的目的。

3.4商品的退換和逆向物流

網上購物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就是當錯誤或受損的商品被配送到消費者的家中時,該由誰對破損負責任并且賠付損失,并且在商品退還給網上零售商時,宅配公司要承擔額外的費用,包括運輸成本,移動破損物品、處理問題的管理成本等。同時,這也給顧客在安排產品回收和交換商品上帶來很大的不方便,最終給顧客、網上零售商和宅配公司都帶來了精神和物質上的損失。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上購物的熱潮中,同時也帶來了網上產品回收率的增加。當回收貨物率達到5%時,就有人預測就認為網上產品回收率會超過30%,這是宅配頭疼的問題。逆向物流的需求的增大,增加了宅配公司對回收物品的管理。

3.5宅配業者的競爭和合并

美國、日本等宅配業比較發達的國家都已經出現了宅配市場寡占的特點,由少數的宅配公司占據著大份額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之前已經討論過提高配送密度以提升宅配業總體效率的觀點,而且通過增加配送密度,才能發揮宅配的規模效應,這一方面有利于經濟、交通和環境,一方面也有利于宅配公司利潤的增加。因此,宅配業內的競爭和合并是將來不可避免的市場狀態。目前,我國的宅配業競爭格局中主要有三方力量,它們分別為國有宅配(包括中國郵政等)、外資宅配(UPS、DHL、TNT、FedEx、佐川急便等)和民營宅配(宅急送等)。其中民營宅配競爭格局比較混亂,大量的小型非正規的宅配企業加入市場,給宅配業的總體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只有通過公平的競爭,有效地合并,才能促進我國宅配市場穩定的競爭格局的形成。

4總結

本文通過研究電子商務下宅配運作的關鍵影響要素,提出了可行的戰略以使宅配系統能更有效可靠地運行。顧客在配送時間內不在家是配送問題中最為重要的問題,顧客對時間要求的敏感引發了更高的配送成本和更低的顧客滿意度,同時,宅配需求的增長也會帶來宅配運送工具數量的增長,引起社會和環境的問題,電子商務中逆向物流重要性以及宅配商合并的必要性的提升都是影響宅配運作的關鍵因素。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戰略,即增加代收點,提高配送密度,對配送時間和路線做出計劃,減少多余的配送嘗試,增加與宅配商的合作等。

電子商務的發展刺激宅配業的成長,而宅配業的發展又進一步加速電子商務的成長,這二者是互相影響的。面對日益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宅配業該如何更好地應對,這些都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蘇龍.電子商務的物流瓶頸及其應對措施[J].對外經貿實務,2004,(2)

[2]劉靚.基于現代物流的電子商務[J].計算機世界,2004,(2)

[3]晃上.淺析BtoC模式「J].物資流通,2001,(4)

[4]郭海勇.日本電子商務模式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現代日本經濟,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