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現象帶來高交易成本論文
時間:2022-06-29 04:16:00
導語:失信現象帶來高交易成本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務院的《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誠信建設戰略思路: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合理、權威、公正的信用服務機構;嚴格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信用服務體系的方針和目標。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用體系
目前我國的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一些信用評價機構本身服務的誠信可能就有問題,甚至出現3A評級也可以隨意買賣的現象,全社會的誠信意識還沒有建立,一些個人和企業沒有為經常性的違約、失信而付出代價。這種“守信卻得不到更大利益”、“失信也不會得到更大懲罰”的現象,給商業交易帶來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約了傳統商業走向電子商務的步伐。
一、構建信用體系的意義
傳統商業相比,電子商務通常是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更加需要參與者誠實守信:買賣雙方信用狀況信息不對稱甚至缺失,往往憑經驗直覺、網上交流、網下調查等進行綜合判斷,而網下調查的成本很高,有些業務很難調查到,這就很容易出現在交易信息、供貨、付款等方面出現誠信問題,影響用戶對網上交易的信心;為了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們希望傳統商業模式下的信用模式盡快完善,信用數據盡快共享;同時我們認為需要為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建立必要、實用的、符合電子商務特征的信用模式和信用數據管理機制;健全我國的信用管理體系,涉及的因素較多,但與信用有關的立法、執法是重中之重。我們已經有了一部《電子簽名法》,未來可能還需要有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金融領域的信用管理體系也很重要,他直接影響到電子支付和正常服務的履約,影響電子商務的效率和質量。底層的信用體系,會影響到客戶端對電子商務的信任、信心與效率。市場經濟是信用化的商品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和生命線,特別是在經濟進入全球化的過程中,信用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活動,信用同樣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二、我國信用管理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體系包括國家關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執法;政府對征信行業的監督管理;行業自律等方面。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失信、違規行為監督懲罰機制。我國尚處于信用制度建立的初級階段,各個方面還是不太規范,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市場化運作模式雖已初露端倪但運作存在不規范現象
拿企業誠信來說,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誠信公司按照商業化原則在市場上開展競爭的格局,目前已有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知名征信機構。然而與之相配套的監管體制相對落后,缺乏對誠信機構、誠信活動有效的管理。出現了一些誠信機構采取低價格、高回扣、高評級的手段搶奪市場,使評級結果成為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的不規范的情況;
(二)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機制
多頭管理現象仍然存在,管理要求不一,給企業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負擔。同時,各部門未形成合力,又缺少對整個行業行使統一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門。
(三)行業自律尚未形成
從事征信行業的隊伍總體素質和水平偏低,缺乏對從業人員必要的管理,以及行使行業標準制定、行業國際交流的職能機構。
三、構建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思路
(一)政府應實施積極的電子商務政策,設立全國電子商務協調指導小組,統一協調全國電子商務推進工作
建議國家設立全國電子商務協調指導小組作為推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常設機構,統一協調各部門、各行業和各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并注意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城市和行業電子商務試點為突破點,加強推廣工作。
(二)以大中型企業和傳統產業為先導,加快實施企業內部信息化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應以大中型企業和傳統產業的內部信息化為依托,通過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和產業生態群帶動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要重點抓好示范工程,注重改造企業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優化企業流程,培育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三)構建網上信用銷售評估模型
在電子商務交易之前,首先通過兩種方式評估客戶信用,一種方式是根據客戶的財務報表進行評估,另一種方式是開發出適合本行業特點和本企業特征的信用評估系統。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只有一部分外貿企業吸收了最近幾年的經驗教訓,已經開始重視收集客戶的信息資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應收賬款逾期率、壞帳率大幅下降,企業效益明顯回升。
(四)加強網上客戶檔案管理
歐美企業對賒銷客戶的檔案一般進行定期(一般是半年)審查,根據客戶信用信息的變化,及時調整信用額度,而我國企業不能及時根據用戶信息的變化及時調整信用額度,使得優良的客戶定單得不到增加;也不利于及時發現信譽較差的客戶,造成壞賬損失,給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歐美國家普遍實行信用卡消費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體系,這為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問題解決了出路.細致說來,歐美國家的信用保證業務已開展有80年的時間.在歐美國家,人們可自由流動,不用像中國一樣受戶口的限制,為方便生活起居,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不能偽造并伴隨終生的信用代碼,持此信用卡進行消費,發卡銀行允許持卡人大額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將所借款項歸還,如果某企業或個人惡意透支后不還款,那也就意識著以后他無論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記錄上都會有此污點,不論他想貸款買房,購車或辦公司,銀行都不會貸款給他,這在貸款成風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將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誰也不愿意貪小利失大義,當在網上購物時,他們會在點擊物品直接輸入密碼,將信用卡中的電子貨幣劃撥到網站上,商務網站在確認款到后,立即組織送貨上門。
(五)完善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優勢在于:利益中立,商業模式比較開放,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的商業模式變革,幫助商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第三方支付是以銀行的服務為基礎,與銀行合作,向大大小小的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電子支付服務,為銀行發展面向用戶的增值服務。很顯然,銀行的個性化服務成本仍然較高,一些銀行操作起來成本高的業務,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可能是盈利的業務。建立和實現安全、簡單、大眾化的電子支付功能,是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這應該是政府、銀行和支付服務商共同的責任。作為行業的管理者,政府和央行并不是行業創新的主體,應該更多發揮政策支撐的作用。
電子商務需要信用體系,沒有信用體系支持的電子商務風險極高,這極大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就成為一種需求,一種目標,一項任務,讓我們一起重視信用體系的建設,共同推動我國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的發展。
- 上一篇:電子商務帶來發展時機論文
- 下一篇:組織部開展創先爭優評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