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電子商務節約流通費用
時間:2022-11-07 03:21:00
導語:深究電子商務節約流通費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電子商務在社會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其業務內容涵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由電子數據交換、網上瀏覽完成信息流,由售前和售后服務、商品配送完成物流,由電子支付完成資金流。電子商務的核心是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特定的商務活動,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商品流通包括商流、信息流、物流與資金流,流通是資本運動必不可少的部分。對企業來說,商品流通的時間越是等于零或接近于零,企業的競爭力就越強,獲利就更多。流通費用是企業的商品流通成本,它包括純粹流通費用、保管費用和運輸費用,純粹流通費用包括直接與買賣商品有關的費用、簿記費用、貨幣生產上所支付的費用,這部分可以被看作是商流和資金流方面的費用,而保管和運輸費用則是物流方面的費用。
電子商務環境下新的流通模式能產生對流通費用的節約,導致商流費用、物流費用、信息流費用、資金流費用的全面降低。
電子商務對流通費用的影響
我國的產品成本比較低,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一般只占總成本的10%,這是我們一個巨大的優勢。但我們的交易費用太高,一般占到成本的30%以上。居高不下的交易費用大大削弱了我們的競爭優勢,因為低成本所支持的低價格依然是我國工商企業開展競爭的主要手段。生產環節的物質、勞動消耗的節約潛力是有限的,而降低流通費用、提高企業物流效率則還有較大空間。物流對企業而言,是繼勞動力和自然資源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對整個國民經濟而言,是有待開墾的處女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據了解,2000年我國全社會流通費用達17880億元,約占GDP的20%。如果全社會流通費用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節約資金178億元。為了降低流通費用,提高了企業競爭力,最理想的出路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相比有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速度快。以前要幾周才能到達的商務信息,現在通過因特網幾秒鐘即能收到。二是環節少。網上信息具有更新速度快、內容全面的特點,企業、客戶通過因特網直接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最新信息。任何企業均可將其信息搬上網供顧客查詢,可克服電話信息不全面、不直觀、不靈活的缺點。三是沒有商品庫存壓力。一個經營良好的電子商場,甚至可以做到零庫存,不需承擔任何庫存壓力。
電子商務導致流通費用節約的革命集中體現在交易速度加快和流通時間縮短上。互聯網將全球的生產者和客戶(消費者)聯系在一起,縮小了交易雙方空間上的距離。交易者在網上解決從收集信息、簽訂交易合同到支付的整個過程,實體商品則由離客戶最近的物流企業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橢量突種小3宋锪髖淥橢猓灰贅鞣剿諼恢煤途嗬朐督丫負趺揮辛巳魏吻稹?BR>經濟全球化使市場越來越遠,人類雖然擁有電話、傳真等先進的通訊工具,但是流通渠道仍然冗長,交易方式沒有根本變化,傳統的流通模式使流通時間提速難以突破。電子商務真正實現了“用時間消滅空間”,電子商務使交易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在網上一次性完成,從根本上節約了流通費用,極大地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傳統流通模式具有資金密集型的特點,需要大量的投入,形成了高額的流通費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流通模式使流通過程極大簡化,中間商的減少使各種中間環節所需的費用節省了,流通費用自然大幅降低。
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
隨著因特網的普及,電子商務的應用呈現迅猛增長之勢。電子商務的推廣,使物流在整個商務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電子商務帶來對流通費用的極大節約,推動了物流的進一步發展,而物流也在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可以說二者互相依存。實踐表明,凡是電子商務業務蓬勃發展的企業,必是物流技術發達、流通費用較低的企業;相反,如果流通費用較高,則企業必然缺乏競爭力。因此,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降低流通費用,提高企業競爭力刻不容緩。
建立快捷完善的配送系統缺乏良好的物流配送系統,將導致較高的電子商務流通成本,這一點正是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障礙。由于缺乏大型流通企業為依托,許多電子商務公司只好各自與一些速遞公司簽約,或獨自組織配送隊伍,為客戶運送貨物。而且目前一些網站物流配送體系,是根據網絡經濟時代的“大而全”和“小而全”原則建立的,有悖于電子商務節約成本的精神,也違背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的要求。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鼓勵組建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將實物產品送到買方手中。配送中心應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現代化經濟設施,政府應統一規劃,集中投入資金,首先在信息技術和網絡建設較發達的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然后逐步向外輻射,形成遍布全國的配送中心網。要充分發揮配送中的線、手段、節點的作用。線指公路、鐵路、海路等,手段指汽車、火車、飛機船舶等運輸工具,節點指車站、集散中心、港口、機場等設施。總之,要根據各地區的地理條件、經濟狀況等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本地區的有特色的配送體系。
國家與企業共同改進軟硬件建設軟硬件建設是進行電子商務的基礎,軟硬件建設跟不上,發展電子商務便無從談起。為此,一方面,國家繼續加強信息化建設,拓寬網絡帶寬,提高傳輸速度,降低上網費用,另一方面,企業要對現有網站進行整改,盡量使交易流程清晰明了。在觀念、組織、資金和技術允許的條件下,小規模率先在標準化程度高、交易量大、批發次數多、顧客流量大的商品或服務領域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以此為突破口帶動企業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
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規劃與指導作用將政府和網絡企業協調起來,建立一種相得益彰的良性關系。一方面,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包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規范有序的制度環境、適宜的政策法律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過電子商務收集信息、獲得市場資料、實現政府的電子化。
大力培養專門人才普及電子商務知識國家和教育機構應加大對IT人才的培養力度,培養出既懂IT技術又熟悉電子商務業務流程的綜合性人才,使電子商務行業配備一定數量的IT技術和管理信息人才,解決人才制約的瓶頸。
電子商務根本性地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方式,正實現了“用時間消滅空間”的目的,使交易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商流、資金流能夠在交易主體間快速的傳遞,降低了流通費用,提高了企業競爭力,必將是未來商務的主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