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
時間:2022-02-04 04:05:08
導語: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現實中,電子商務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不容樂觀。文章首先對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經濟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之后分析了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中運用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經濟;電子商務;運用對策
自1994年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開通以來,表明電子商務已經進人我國農業經濟領域。電商給農業經濟的發展給予了很大的平臺,在農業產品的交易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處理大量的農業產品,促進著我們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
1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經濟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國家不但建立了部分綜合農業數據庫,并且研發了和各類實用的應用系統和軟件,其中僅中國農業信息網,其聯網用戶就已經達到3000多家。而且,僅中國大陸的農業網站就達到7000多家,如果加上港澳和臺灣地區,涉農網站中國可排世界前十。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農村網民的異軍突起,目前,中國農村網民在1億左右,他們都將通過農業電商平臺直接受益,這是值得可喜的一面。但是就目前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來看,相當多的農業電子商務網站還處于虧損狀態,農民不能夠很好的利用互聯網銷售自己的產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仍沒有解決[1]。電子商務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還沒完全被發揮出來。
2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基礎設施落后
在我們國家城鎮的互聯網建設方面,明顯高于農村,城鎮居民上網的時間也比農村居民多,這就使城鎮居民對農業經濟上的了解多過農村居民。農村居民對互聯網的使用少,糾結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后,信息化基礎設施太過薄弱[2]。很多農民不想花錢去上網了解,也不想買電腦,還有部分農村地區依然沒有引入光纖,電話線上網的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上網的體驗受到很大的影響。更有一些貧困的地區,電話線都沒有引入,農民上網也是很大問題。
2.2農產品標準化弱
農業經濟中電子商務多是利用,圖片、聲音、文字等等這些形式來對農產品信息進行傳遞。雖說這些信息對于我們來說沒有十分明確的定義,看起來也很模糊,但是政府必須要給出一定的標準來對農產品做出規范。雖說目前我們國家對農產品還是有標準的,只是標準太低,遠遠不能滿足如今電子商務的需求。比如在蔬菜方面,目前制定出新鮮蔬菜商品質量標準的菜種也就幾十種,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3電子商務在農業經濟中運用的對策
3.1加強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提升
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首先需要政府加強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資,盡快實現寬帶化為村民家庭。同時,有必要加強宣傳和指導,使廣大農民了解互聯網,學習使用互聯網,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培訓機會,讓農民指導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的影響。例如,在條件允許的農村地區,政府可以投資建立綜合農業服務中心,并派人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不僅要傳達實用的農業信息,還要關注電子商務的運作如何引導農民。此外,政府應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應用系統和相關數據庫資源,使農戶實現資源共享,完成農村信息化建設[3]。
3.2加快制定農產品的行業標準
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程度低。所以,包括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包裝標準體系和品牌管理等,都需要盡快制定相關的標準。使農產品從新品種的選育,到播種、收獲、加工整理、包裝上市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各級政府,特別是縣、鄉政府,要根據各鄉鎮不同的實際情況給予分類指導,提出不同的發展方向和不同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實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實行農業產業化發展。
作者:劉寬 鄭博文 王國潘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王海霞.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7):151.
[2]朱君璇.新農村建設視角下的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策略[J].農業經濟,2008(11):93-94.
[3]汪泉.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SWOT分析及應對策略[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6(6):18-22.
- 上一篇:計算機電子商務安全問題及安全策略
- 下一篇:低碳經濟下水路交通運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