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及意義

時間:2022-09-10 09:40:58

導語: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及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及意義

摘要:農產品電子商務屬于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全新增長點,通過國外發達國家分析,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較小,但是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較為多樣化,網站的內容較為豐富,其基礎設備較為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正在朝著農業經濟方向發展。國外發達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對其進行研究,從而促進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借鑒

目前,我國世界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不斷的擴大,促進了各個產業經濟的發展。從現代農產品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業領域實踐方面進行分析,電子商務平臺及技術發展能夠對小農戶大市場矛盾進行有效緩解,促進了農產品貿易流通的效率,并且擴大了交易的規模。但是,在規模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也使電子商務企業出現了同質化經營,擴大農產品電子商務規模市場,提高農產品市場的交易效率。和我國相同,雖然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超過了50%,其農業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其發展初期在電商企業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也出現過農業參與度較低、企業同質化經營及基礎設備發展遲緩的問題。為了能夠使農產品電子商務優勢促進我國農產品市場效益不斷提高,本文就借鑒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經濟發展的經驗,對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進行分析,找出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增長貢獻提高的主要途徑。

一、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

美國屬于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最早的國家,其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屬于國際中的領先地位。據美國農業部數據表示,美國大型農產品網站截止到2016年一共有四百多個,實際的總產值為兩百億美元。目前,因為無線上網及光纜的方式在不斷普及,從而提高了美國農戶使用計算機的頻率。表1為2012年-2017年美國農場計算機使用情況,通過表1可以看出來,使用計算機進行農業生產經營在不斷提高,具備計算機農戶也在不斷的提高。另外,美國還具備紐約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等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其中涉及到的額農產品種類主要包括玉米、小麥、棉花等三十多種。美國政府利用宏觀政策的激勵和調控,從而為農場、企業及農戶提供了較為便捷的接入平臺,其主要目的就是將農產品貿易價格信息及時的發送出去,從而使交易雙方能夠通過平臺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以此能夠規避市場中的風險。并且期貨市場能夠為農產品生產經營人員及消費人員提供了透明化及公開的市場信息,保證農產品市場價格能夠平穩運行,從而有效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1]。

二、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特點

(一)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因為受到電子商務泡沫的影響,小規模的電子商務電商已經退出了市場,或者利用轉變經營方式實現企業轉型,大規模農產品電子商務已經逐漸開始重組及合并,并且形成了較大的電子交易平臺。比如佳吉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棉花交易平臺等。截止到2015年,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已經有十四家,其主要的經營產品包括雞蛋、糧食、棉花、乳制品等?;谵r產品行業的集中化,市場專業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電子商務網站的專業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并根據產品的地區及產業鏈實現分類,創建了物流、信息、產品及服務一體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二)網站內容不斷豐富。在早期創建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的過程中,對于其內容建設并不重視,網站中的內容只是簡單的分析農產品信息,并且其內容及深度不足,網站建設重視結賬、導航及搜索等功能。目前,為了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已經朝著專業化內容、動態化信息、社會化評論的方向發展,網站中的內容也逐漸成為了消費人員對農產品研究的主要途徑,電子商務網站重視有效管理工具的開發,對供貨商、銷售商及客戶的評價進行全面的整合,從而促進信息的有效流通,實現網站內容的優化,使客戶定位效率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并且提高網站服務的個性化。(三)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通過農業及農業流通行業供應鏈的發展可以看出來,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在美國得到了深入的使用及發展,并且對傳統農業經濟有了進一步的變化。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體系,尤其是期貨市場在全球中處于領先的地位,農業工作人員能夠根據網絡市場中的實時信息對交易對象進行查找,并且尋找最佳的交易時間。農場的互聯網用戶能夠通過信息收集、財務管理、農產品銷售及收購農業生產資料實現,電子商務使農業信息流動更加迅速,并且實現了市場協調及透明,對農產品銷售渠道有了進一步的拓寬,降低了交易成本及環節,并且便于農業經濟發展。(四)基礎設備完善。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美國備受重視,其物流、冷鏈及網絡等基礎設備的建設都使用了多種措施,從而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美國在促進農業信息技術傳播過程中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并且也重視農村地區網絡設備的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在不斷的提高,并且通過計算機實施農場業務比例在持續上升,互聯網也成為農業活動中尤為重要的工具[2]。

三、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分別為電子商務評價、電子商務引入及電子商務發展階段,其主要發展模式為:其一,電子商店。此種方式主要是針對北上廣等城市,商店銷售農產品都是季節性的產品,并且能夠送貨上門。其二,農產品交易所。其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電子平臺實現交易,比如大連交易所、鄭州交易所等。其三,在線拍賣。商家進入到網站中轉到農產品頁面中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產品,然后付款。雖然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得到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還是具有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其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互聯網基礎設備的建設、網絡人才及信譽度還具有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在貧困及較為偏遠的地區中并沒有創建網絡及通信設備,農民的思想價位保守,其受教育的程度較低,并且缺少相應的硬件設備,以此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造成了制約。另外就是信用問題,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并不完善,尤其是互聯網隱蔽性,導致買賣雙方出現信用問題事故。

四、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發展的經驗

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下規模,并且具備相應的發展經驗:其一,具備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所。利用交易使農產品信息公開,不僅能夠有效節約成本,還能夠使交易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二,農產品電子商務批發市場。使用高端電子設備實現支付交易,買賣雙方在結算過程中都是利用第三方實現交易,其能夠為銷售人員提供較為精準的信息平臺,使其能夠對當地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掌握,從而對自身產品品種及銷售價格進行有效的調整,還能夠通過此平臺使農戶對自身病蟲害、氣候等情況進行隨時的查詢。其三,網上超市。連接線上線下實現農產品銷售,此種方式更加高效且快捷。網上超市主要包括實體商店及虛擬商店。

五、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借鑒

(一)重視基礎設備的建設。電子商務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電子交易的平臺,要保證電子商務平臺能夠順利的運轉,就要創建網絡及準備相應的設備。農村是農產品生產的主要中心,也是現代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基地,那么就要實現相應信息傳輸設備的研發,創建信息傳輸網絡,促進農村和貧困地區的網絡建設。并且,為了能夠提高電子商務的快捷性及方便化,就要實現相應農產品物流配送設備及倉儲設備的創建,充分使用天貓、淘寶及京東等電子平臺創建網絡連鎖農產品商店,并且積極學習相應的經驗,融入第三方的交易平臺,保證網絡支付安全性,從而對交易雙方的隱蔽性進行保證。另外,還要重點對網絡犯罪進行懲罰和監控,重視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信息管理有效性,對消費人員的隱私進行有效的保證。實現密鑰、防火墻等先進認證及加密措施的設置,避免黑客入侵,導致經濟損失。(二)創建農產品電子商務法律規定。全球國家一般沒有專門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法律規定,但是對食品安全、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證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法律規定進行完善,就能夠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的需求。美國在電子商務和食品安全立法方面制定了《網絡和電子交易規定》、《通用食品法》、《電子商務和信息交易準則》等。在農產品流通方面,美國制定了《食品藥品法》、《農產品法》等。另外,為了能夠有效促進跨境網絡銷售的進一步發展,其還制定了相應的共同銷售法,從而為跨境網絡銷售交易提供了法律基礎框架。因為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所以就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進行引導。比如借鑒美國相關法律規定經驗,利用法規給予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并且還能夠利用政府部門的宣傳,從而使農產品電子商務知名度及社會的認可程度能夠進一步的提高,以此有效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三)重視政府的宏觀指導。因為中國不同地區的信息化程度都不同,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的信用制度及網絡法制并不完善,因為受到網絡及市場經濟的影響,政府部門將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作為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部分,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其在電視廣播、軟件平臺等方面充分展現電子商務的優勢,從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及經濟發展較高的地區中,要重視電子商務的宣傳,使傳統商務能夠和電子商務相互結合,創建成為全新的營銷方式,從而充分發揮出來示范帶頭的作用,促進其他區域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另外,政府還要重視電子商務宏觀的指導和規劃,制定滿足我國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的對策及模式,避免出現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市場風險,從而降低其陷入到泡沫的機率。(四)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今后的發展壯大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所以就要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及基礎知識的人才,使其能夠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尤為重要。現代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并不多,并且掌握農產品相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更少,其就業市場供不應求,所以就要加強電子商務平臺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可以適當提高電子商務人才的福利待遇,引進具有較高素質及較強專業性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并且定期通過創辦研討會、培訓班及調查學習的模式實現專業培訓。另外,還要促進農產品知識培訓,使其能夠電子商務平臺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能夠朝著美國等發達國家方向發展。(五)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人們也越來越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群體主要包括在城市生活的白領等,其喜歡使用網上購物,并且重視精致及健康的生活。所以,農產品不僅要為用戶提供產品,還要宣揚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理念。消費人員能夠對農村深入了解,參與到農業種植及生產中,從而體驗到回歸自然的感覺,掌握農產品種植及生活參與的過程,創建農產品及農戶之間的信任感,從而不僅滿足消費人員物質方面的需求,還能夠使消費者感受到健康生活方式。另外,賣家為消費人員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體驗,不僅能夠有效維護客戶,還能夠促進消費,并且能夠對企業進行宣傳,進一步提高企業知名度。并且,參與到體驗的用戶能夠對身邊人進行宣傳,擴大宣傳范圍,使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有效結合線上和線下,從而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六)利用聯合投資提高競爭力。簡單來說,電子商務行業屬于高新技術的基礎行業,所以資本和技術都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必需品,但是此并不表示電子商務針對的只有大型企業。通過分析美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顯示:中小型企業能夠利用聯合方式通過多家企業創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多家企業的共同投資和參與到市場競爭中。所以,相關的電子商務企業就能夠通過聯合投資的方式創建信息管理系統、高科技物流系統等一系列的電子化經營系統,從而有效提高行業的競爭優勢。(七)擴展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在電子商務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技術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并且因為國家政策對其的大力支持,我國已經初步實現了多領域發展過程中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首先,特色農產品及大宗農產品,其能夠有效解決農產品期貨合約問題,使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能夠快速發展;另外,大型農產品企業,能夠實現農產品國際貿易平臺的創建,使其具備物流、支付、交易談判及貿易信息等服務,有效提高農產品貿易效率,提高我國農業和國際市場的相互關聯;最后,重視農產品零售業,重點以淘寶、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作為基礎,創建區域農產品零售網絡商店,從而擴大農產品零售電子商務交易的規模。

六、結束語

在現代社會中,我國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并且將三農問題作為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主要內容。隨著我國現代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有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較為滯后。那么就要借鑒美國電子商務發展優勢,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實現相應法律法規的完善,從而有效促進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暉.美國有機農產品認證體系及其對中國的經驗借鑒[J].世界農業,2017(11):127-133.

[2]吳帆,周鎮忠,劉葉.政府購買服務的美國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基于對一個公共服務個案的觀察[J].公共行政評論,2016,9(4):4-22.  

作者:王冠寧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