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研究

時間:2022-10-25 04:00:23

導語:環保產業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產業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研究

摘要:隨著2016年5月份全面“營改增”的實施和12月份《“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頒布,環保產業類企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成為了推進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此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環保產業類企業面臨的各類風險,特別是稅務風險也隨之增加。鑒于此,本文以稅務風險為研究對象,從環保產業類企業的角度探討稅務風險的成因及其在稅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完善稅務風險控制的對策,以期能夠為環保產業類企業合理降低涉稅風險,提升綜合競爭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稅務風險控制;環保產業;成因;對策

一、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稅務風險概述

稅務風險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一類風險,它對于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全面“營改增”的實施和《“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頒布,給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稅務風險賦予了新的內涵,一方面是該類企業未遵循新的規章制度和“營改增”之后的稅收法律而產生的少繳稅或者未繳稅的風險,另一方面則是該類企業因對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不熟悉而導致應用度不夠或者籌劃不合理產生多繳稅的風險。

二、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

稅務風險的成因分析是探討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存在問題和完善對策的基礎和關鍵。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對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稅務風險成因歸納為外部和內部兩大類: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國現行的稅收法規較為復雜且變動頻繁,容易因對稅收政策不熟悉而產生稅務風險;二是我國市場經濟還不夠成熟,國家經常會出臺一些宏觀調控政策,從而造成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經營與當前的稅收政策產生了不適應而出現稅務風險;三是稅收法規改革使得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時,因對新的稅收法規不了解而多繳稅或者少繳稅,從而產生稅務風險。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形成的內部原因主要有:一是環保產業類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企業的財務相關數據和信息不夠準確,從而容易對納稅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產生財務風險;二是企業管理人員的納稅意識不強而造成財務部門更傾向于關注財務報表的管理,而忽視對稅務風險的控制;三是環保產業類企業不能準確應用稅收法規而產生稅務風險,特別是“營改增”之后因此類原因出現涉稅風險的企業較多。

三、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環保產業類企業受上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稅務風險,與此同時企業也因為沒有采取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對策而導致企業面臨著不少經營問題。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缺乏有效健全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稅務風險控制機制主要是指企業建立的能夠有效對稅務風險進行識別、化解或者規避,并對稅務風險進行管理的一套風險控制系統,當前環保產業類企業尚未建立具有上述功能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企業尚未建立稅務風險控制機制,對于稅務風險只能被動的承受;二是也有部分企業意識到了稅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防范稅務風險,但是與稅務風險控制機制的要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難以有效識別或者規避稅務風險。(二)缺乏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稅務風險預警機制是預測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的關鍵環節,而財務數據庫則是稅務風險預警機制中預警指標計算和衡量的基礎,因此在環保產業類企業內部構建完善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多數環保產業類企業并未在企業內部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來對稅務風險進行預測。(三)稅務風險監督機制缺位。一般企業的管理層普遍認為稅務風險的監督主要來自于國家稅務部門,與企業無關,因此在管理實踐中對于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監督并不重視,既沒有建立稅務風險相關的監督機制,同時也沒有讓獨立的稅務中介機構評估和監控潛在的稅務風險,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稅務風險監督機制缺位的問題。

四、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的對策

結合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及其在稅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認為可從以下角度來對該類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進行完善:(一)對稅務風險控制的目標進行明確。明確的稅務風險控制目標是開展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的起始,同時也是稅務風險控制的歸宿。在實際工作中,筆者認為可將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目標明確為三個:一是合規性目標,即企業的各個涉稅事項必須在合規的范圍內進行;二是戰略性目標,即環保產業類企業應當將稅務風險控制提高到戰略層面,作為企業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三是效益性目標,即環保產業類企業應當以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規避和防范稅務風險的產生,實現效益最大化作為稅務風險控制的目標。(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對涉稅部門的崗位、職責和組織機構進行明確,不得越權進行決策;二是通過加強財務人員的會計準則和稅法政策的培訓,特別是“營改增”之后的新政策培訓,以加強財務人員的稅務風險控制意識和專業勝任能力;三是注重企業內部各部門涉稅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做好溝通,以便于財務部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風險預測和規避、防范。(三)構建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由于不同的環保產業類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具有差異性,各項稅務風險指標的權重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構建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時應當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與企業實際的管理需求的契合性,二是稅務風險預警指標數據庫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篩選出實用的風險預警指標,以及時有效的發現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并加以防范和控制。該預警機制可參考圖1流程:(四)強化稅務風險控制的監督機制。要強化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的監督機制,須從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是企業的管理層應當轉變對稅務風險控制的監督認識,不能單純的以稅務部門的外部監督為唯一途徑,應當以內部監督為主;其次是在企業內部建立內審制度,加強對業務流程中的涉稅風險事項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和自我監督;最后是建議企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委托外部獨立的稅務中介機構對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體系進行評估,找出潛在的稅務風險點并制定出具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從而來規避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五、結束語

稅務風險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并且具有客觀性。對于環保產業類企業來說,受“營改增”和國家大力扶持環保產業政策的影響,其面臨的稅務風險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同時產生稅務風險的成因也有了新的變化。鑒于此,本文在分析環保產業類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及其在稅務風險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對稅務風險控制的目標進行明確、建立健全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構建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和財務數據庫及強化稅務風險控制的監督機制四個角度提出具體的完善對策,以期能夠對環保產業類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進而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麗.環保產業上市公司稅務風險評價實證研究—基于財務報告數據角度[J].唐山學院學報,2018(01).

[2]宋麗.金稅三期后企業稅務風險的規避與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4).

[3]崔存坤.我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7,12.

[4]謝衛.“金稅三期”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8(03).

[5]王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探究—以R企業為例[D].安徽財經大學,2017,06.

作者:張媛 單位:山東省環保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