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評價分析

時間:2022-12-22 09:17:08

導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評價分析

摘要:大西海子水庫是一座將防洪、農業灌溉、生態供水、水產養殖等功能綜合在一起的大型水庫建筑。經過多重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后,對大西海子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可收獲經濟凈現值3389.10萬元>0元,項目經濟效益成本比是1.19>1。經濟內部收益率達8.50%,大于由計算所得的社會折現率6.00%。由此可以看出,除險加固項目建設,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經濟凈現值;經濟效益成本比;經濟內部收益率;社會折現率

1工程概況

大西海子水庫位于塔里木河中下游,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邊界,與塔里木盆地東北部緊密相連。水庫北距庫爾勒市約210km,東距34團約243km。水庫有公路與G218國道相接,東壩及部分南、北壩段有簡易道路相通,其余壩段因沙丘阻隔無法通行,交通條件差。在對大西海子水庫進行原始設計的階段,設計的總庫容巨大,為2.03億m3,建成后具有農業灌溉、生態供水、防洪的主要功能,兼具養殖的次要功能,是一座綜合利用能力強大的大型水庫。工程開始建設時間為1958年,1972年水庫建設完成并正式開始投入運行。水庫分為一庫和二庫,兩座水庫緊密相鄰,一庫的泄洪閘即二庫的進水閘,是兩座水庫相互連接的通道,可以梯次攔截塔里木河河水。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對大西海子水庫開展了除險加固工程和縮庫增深工程。對塔里木河下游破壞日益加重的生態環境進行搶救恢復,保證塔里木河向下游輸水的穩定性。2004年,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審查,并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后,為塔里木河下游進行生態供水成為大西海子水庫的主要功能。“退出農業灌溉工程”于2012年年末建設完工后,一庫就一直處于廢棄狀態。大西海子水庫現有的建筑物包括新放水閘、老泄洪閘、大壩和進庫引水工程等[1]。本次除險加固工程內容包括:東、西、南、北大壩壩體加固,總長32.263km,均質土壩壩后坡排水體及排水溝、渠處理,維修改造水庫新放水閘及老泄洪閘,進庫引水渠清淤修整,新建水庫管理站房,新建水庫壩體原型觀測設施,更換水庫金屬結構設施等。

2投資概算

2.1人工預算單價

該工程地處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地區尉犁縣屬于貧困邊遠地區,按劃分規定,應為四類工資區,按水庫樞紐計取。人工工時預算單價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類:工長,12.76元/工時;高級工人,11.88元/工時;中級工人,10.12元/工時;初級工人,7.34元/工時[2-3]。

2.2材料預算價格

(1)按照不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價格,對材料原價、運雜費、采購、保管費及運輸保險費等的價格分別進行計算,其計算公式為:不含稅的材料價格=含稅材料價格÷調整系數。砂、石料、土料的調整系數暫時按照1.02計算。主要材料的調整系數值為1.17?;炷僚c次要材料的調整系數均為1.03,計算公式為:材料預算價格=(材料原價+運雜費+裝卸費)×(1+采購保管費率)。保管及采購費費率,針對不同物品,其數值不同。塊石、碎砂、(礫)石、水泥費率為3.0%,油料和鋼材費率為2.0%,其他材料費率為2.5%。依照規定,按費率計算運輸費,進行運費調整時,應除以調整系數,按現行標準計算保管及采購費時,應乘以調整系數1.10。(2)材料補差。水泥、鋼筋等主要材料,應按基價計入工程單價,當預算的價格與基價產生差價時,需要進行補差計算。材料補差,應計算收取稅金,并計入單價表中。如果預算價格低于基價,要按照預算價格計入工程單價。

2.3費用計算標準

(1)臨時工程計算標準,按照水庫樞紐工程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4%計算。(2)獨立費用計算標準,按照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4.5%計算。(3)工程監理費,高程調整系數取1,專業調整系數取0.9,復雜程度調整系數取1。(4)工程科學研究試驗費,按照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0.7%計算。(5)工程勘測費,按照國家發改委計價要求進行計算。(6)工程保險費,應按照一至四部分投資之和的0.45%計算。工程的除險加固所生產的職工培訓費、管理用具購置費、生產及管理單位提前進場費、備用備件購置費、工器具及生產工具購置費等可以忽略不計。2.4工程投資靜態總投資17953.48萬元。(1)工程部分投資17580.31萬元。其中582.10萬元用于安裝工程和機電設備投資、12419.85萬元用于建筑工程、1792.60萬元用于臨時工程開支、30.89萬元用于購買金屬結構設備及支付安裝費用,除此外,還包含837.16萬元的基本預備費和1917.71萬元的獨立費用。(2)環境保護工程投資49.38萬元。(3)水土保持工程投資323.79萬元。(4)折合單方庫水投資1.82元/m3。

3經濟評價

3.1經濟效益

由于大西海子水庫可以維護塔里木河下游末端的生態供水調節的穩定性,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顯著抵抗下游荒漠化的發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2000年以來,對塔里木河下游進行的先后16次調水中,從大西海子水庫向下游調水的水量達51億m3,顯著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態環境,有效遏制了沙漠對下游濕地的入侵。大西海子水庫的防洪功能保護了下游段正在建設中的新青鐵路、218國道、35團部(卡拉米吉鎮)1.7萬民眾、農二師34團部(鐵桿力克鎮)以及7300hm2農田的安全。調水工程實施后,下游的地下水位逐漸得到恢復,地下水的水質也發生了明顯的改善。河道兩側400~500m的區域,在0~3m深度的土壤中,含水量升高明顯,位于河道兩側200~500m范圍內的樹木也呈現出生長迅速的趨勢,沙漠覆蓋的面積有所下降。自2001年11月18日以來,塔里木河末端的臺特瑪湖一直保持著穩定的水平面。由于218國道貫穿塔里木河下游的綠色走廊地區,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為數不多的連接新疆和其他省份的陸地通道之一,庫爾勒至若羌縣的運輸任務都依賴于它,218國道是連接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僅有的公路,且新青鐵路也由此經過,所以一旦下游發生持續性的干涸,那么綠色通道將不復存在,導致在218國道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魯克沙漠迅速合攏。原本就十分脆弱“生態圈”將被打開缺口,直逼南疆重鎮庫爾勒市。西北風將順著沙漠風口肆虐向南而入,將沙漠推進,風沙將向且末、和田、若羌等地區逼近乃至最終淹沒,周邊省區也因此會受到牽連,西北地區的生態將進一步惡化。只有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才能挽救塔里木河下游脆弱的綠色走廊,遏制沙漠化進程,確保218國道的暢通。

3.2費用及效益估算

3.2.1計算期及經濟評價參數項目設定以30a為計算期,其中除2a建設期外,正常運行的使用年限為28a,以建設期的第1年為基準年。根據規定,在水利建設項目進行國民經濟評價時,應采用國家規定的社會折現率,其數值為6%或8%。3.2.2固定資產總投資在2a的建設過程中,固定資產總投資金額為17953.48萬元。按照國民經濟投資簡化調整辦法的規定,國民經濟內部的轉移支付部分,應從財政投資中剔除,剔除后的計算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利潤和稅金。經過調整計算可得,工程的國民經濟評價投資金額為15078.19萬元。計算期末回收固定資產余值按4%計算。3.2.3年運行費年運行費暫按固定資產的2%計算,包括燃料及動力費、工資及福利費、材料和維護費等。3.2.4流動資金流動資金按年運行費的30%計算。流動資金從項目正常運行期的第1年初投入,隨項目運行,計算期末一次回收。3.2.5效益估算與效益分攤(1)直接效益。采用分攤系數法計算直接效益時,主要考慮水庫建成后,大西海子水庫的防洪功能保護了下游地段正在建設中的新青鐵路、218國道、35團部(卡拉米吉鎮)1.7萬民眾、農二師34團部(鐵桿力克鎮)以及7300hm2農田的安全。規劃設計水平中,水庫年下游植被總供水量為3.5億m3,工程實施后,生態植被干旱問題得到解決,灌區用水得到穩定保障,兩大沙漠合攏的趨勢也被遏制,保證了218國道的暢通。(2)間接效益。①除險加固后的水庫,滲漏損失減少,水域占地面積擴增,空氣相對濕度增加,庫區氣候得到極大改善。②水庫調蓄地表水的能力,通過除險加工程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有利于下游生態環境的恢復。

3.3經濟評價指標計算

國民經濟凈現值ENPV如式(1)式中:n為計算期;B為效益流入量;C為費用流出量;Bt、Ct、(B-C)t為第t年的效益、費用、凈效益流量;is為社會折現率,取8%。

4結語

根據國家和行業規范規定,對該工程進行經濟評價,得出大西海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凈現值可達到3389.10萬元>0,經濟效益成本比為1.19>1,經濟內部收益率是8.50%,大于標準社會折現率6%。根據上述分析,本項目的實施可得到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綜上所述,本工程在財務上是可行的,在經濟層面分析是合理的,由此,建議盡早開始實施,使其效益盡快得到發揮。

參考文獻:

[1]孜木耐提·爾肯.西海子水庫大壩除險加固設計方案的研究分析[J].陜西水利,2020(8):218-219.

[2]王新斌,王明森.淺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評價方法[J].山東水利,2005(5):37-39.

[3]袁勤國,余國文.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濟評價[J].湖北水利,2005(1):36-38.

作者:郭峰 單位: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