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基金研究思考
時間:2022-12-03 12:58:00
導語:養老保險基金研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核心問題是要有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然而,當前一些地方的養老保險基金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需要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養老保險基金問題對策
一、當前面臨的問題及原因
一是國有、集體企業參保人數大幅度下降。前段時間,各地養老保險通過擴大覆蓋面,參保人數有較大幅度增加,這主要表現在非公有制企業。隨著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各地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其參保人數占參保總數的比例上升較快。據調查,浙江湖州市由1999年的10%上升到去年的40%。但國有、集體企業的參保人數卻大幅度減少。去年湖州市國有、集體企業參保人數占全市參保總數的比例,由1999年的85%下降到去年的58%。據統計,去年該市278家企業24055名職工實現了勞動關系的轉換,其中離開企業的有16600多人,留在企業的只有4916人。同時,該市三資企業的參保人數這兩年一直只占全市參保總數的2%,沒有增加。
二是養老保險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覆蓋。調查表明,各地國有、集體企業使用的本地籍農村勞動力、外來勞動力,特別是建制鎮以上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城鎮自由職業者,并未全部納入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如對湖州市區8家民政福利企業、60家股份制企業的參保情況調查顯示,共有職工16753人,參保的僅有3366人,占職工總數的20.1%。
三是中斷繳費人數增加。隨著企業改制力度的加大,近年來,各地中斷繳費的職工急劇上升。據調查,湖州市去年中斷繳費24117人,比1999年的16383人增加了7734人,增幅472%。其中市區中斷繳費12232人,比1999年的9420人增加了2812人,增幅30%。市區中斷繳費的人員中,男性為6933人50歲以下6525人,50歲以上408人,女性為5299人40歲以下4782人、40歲以上517人。
四是退休人員增加。近年來,一大批破產企業職工提前退休,使退休人員隊伍迅速增加。如湖州市去年離退休62193人,比1999年60743人增加了1450人,增幅24%,其中提前退休2777人,比1999年511人增加了2266人,增幅443%。去年市區離退休37702人,比1999年34592人增加了3110人,增幅9%,其中提前退休1873人,比1999年472人增加了1401人,增幅297%。
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各地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如湖州市去年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能力由1999年的3.26個月下降到1.74個月,市區由1999年的可支付0.69個月下降到養老基金赤字1162萬元。
上述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主要是:第一,思想認識上有差距。有的人片面認為,職工參保是增加了企業的負擔,特別是新企業的職工年齡結構輕,沒有或僅有少數退休人員,認為繳費多、回報少、怕參保吃虧;有少數私營企業和個體從業人員,對參保抱著“隨大流”、等待觀望的思想,導致相當數量的職工不能參保,或只是給部分職工辦理了養老保險。第二,因企業停產、破產、改制后,失業人員生活較困難,想續保而無錢繳費;停產的企業和規模小的企業,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使中斷繳費人數增加,提前退休人員增加。第三,勞動者自我保障意識差,不知道也未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僅只對上班拿不到工資追問到底,但對未辦養老保險卻漠不關心。第四,社會保障法制不健全,對繳費的強制力不夠,少數單位瞞報少報,有意欠費。
二、解決問題的思路及對策
依法擴大覆蓋面。各地養老保險雖然面臨基金難以平衡的嚴峻局面,但擴面的潛力還很大,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擴大覆蓋面。一是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參保政策。重點要研究新參保人員特殊情況的特殊處理政策,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參保政策和養老金計發銜接辦法。要研究完善中斷繳費人員的續保政策,完善各類企業及職工和自謀職業人員之間相互流動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與銜接的辦法,規范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的政策,允許中斷前后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解除企業轉制分流職工及出中心的下崗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后顧之憂;要研究改進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把基本養老金水平與參保年限、繳費額相掛鉤,使繳費額較高、參保年限較長的人員享受的養老金待遇相對較高;反之,享受的養老金待遇相對較低。要從運作機制上、政策制度上激勵職工關心、監督企業參保和繳費。只有解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各類人員參保的具體政策措施,才能確保擴面目標的實現。二是進一步把握擴面工作的重點。將建制鎮以上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及其職工、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城鎮自由職業者等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同時,將企業使用的本地籍職工100%、外來勞動力30%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要形成只要開辦企業、招用職工,就要參加社會保險的機制。三是進一步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繼續實施一把手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對當地社會保險工作負全責。進一步健全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領導三級責任制,把擴面任務層層分解、細化。真正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擴大基金籌措渠道。籌資渠道單一是各地養老保險基金入不敷出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擴大基金籌措渠道。一是要重新核定企業職工工資基數。從今年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工資基數低于上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統一按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超過上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至300%以內部分,按實際工資核定繳費工資基數。超過上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部分,不列入繳費工資基數。按上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有困難的特困企業,須書面申請,由當地財政、地稅、勞動部門審核確定其繳費基數。二是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險費稅務代征辦法,提高征繳率。勞動部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認真做好企業的申報登記工作,為地稅部門提供準確的資料。財政、地稅、金融、工商、勞動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協調,建立通報制度。對企業繳費進行清查、核對,采取切實可行措施,減少瞞報少報、做到應收盡收,確保基金收繳率穩定在95%以上。三是要繼續采取改制企業資產提留一塊、國有土地使用權收益集中一塊等辦法,進一步充實養老保險基金。四是要按國務院和當地政府的要求,調整財政預算結構,壓縮部門、事業單位支出,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同時,要積極探索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養老保險基金投入運營并收益的途徑辦法。
切實加強基金支出管理。一方面要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增加參保人數,加強基金的支出管理,強化基金監管,規范基金支出范圍。一是完善退休制度,嚴格按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審批。依法破產企業職工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由本人申請,經勞動部門批準,可以提前退休。這5年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和應繳的養老、失業、醫療保險費用由企業一次性繳納給社會保險機構。同時,要適當核減提前退休人員的待遇,按每提前一年減發2%不含個人帳戶養老金的基本養老金。除此之外,決不能隨意開提前退休的政策口子。二是防止冒領養老金。當地勞動部門要與公安、民政部門聯手,共同做好驗證工作。要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處罰機制。事前防范就是建立養老金發放的管理制度,嚴格申領人資格的確認、審核制度,死亡申報制度,計算機聯網查詢等。事后處罰就是要發現一起,從嚴查處一起,不但要追回冒領養老金,冒領人還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和法律責任。三是試行“推后領取”養老金的辦法。為切實做好中斷繳費人員養老保險關系的接續工作,可采取較靈活的政策,如對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經本人申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可繼續按規定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但最長不超過5年,以延期領取養老金。
- 上一篇: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與運營
- 下一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