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旅游產品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17 09:15:00

導語:休閑旅游產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休閑旅游產品發展論文

[摘要]我國新的休假制度從今年開始實行。過去的“五一”“國慶”“春節”三個黃金周發生相應變化,出現“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四個小長假。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在“清明”小長假中獨領風騷,但節后對于旅游者及旅游地的相關調查卻發現小長假并未使旅游者與經營者達到預想中的雙贏。小長假對于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的意義及“清明”之后相關產品的出路何在,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應對國家休假政策調整的對策有哪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小長假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對策

我國新的休假制度從今年開始實行。以往的“五一”“國慶”“春節”三個黃金周發生相應變化。除“國慶”“春節”黃金周和“元旦”基本保留,“春節”具體實施日期上稍做調整外,“五一”黃金周的假日被分拆開,“五一”黃金周不再存在,相對出現“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四個小長假。相應的,選擇假日出游的旅游者必然改變其原有的旅游習慣,改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項目的選擇。這對于整個旅游業,特別是四川旅游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不久前結束的“清明”小長假后有關部門對旅游者、旅游企業及旅游地的相關調查可以看出,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雖然成為以成都市民為主的廣大客源的主要選擇,但不論是從旅游者還是旅游地的反映來看,沒有實現消費者與經營者的雙贏。調查結果發現現實并沒有“清明”前各方預想的樂觀。

一、小長假為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帶來發展機遇

成都是一個休閑文化氛圍非常濃厚的城市,成都市民是特別具有休閑精神的人群。自古以來,成都市民都以一種可以稱之為“怡然”的面貌面對世事。因此,成都的休閑旅游產品類型豐富,數量眾多,并經歷了長期以來的實踐考驗。在我國休假制度尚未調整之前,成都市及其周邊的休閑旅游產品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狀態,為廣大成都及臨近城市市民假日出游,特別是周末短期假日出游提供著最佳選擇。如今,國家休假制度進行了調整,小長假的出現,將成都周邊旅游產品推向更為重要的歷史舞臺。

1.時間限制

“小長假”之所以謂之為小,主要指其針對“黃金周”而言。國家休假制度調整之后,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成為法定節假日,加上附近雙休日,可以連續休假三天。三天對于成都普通市民而言,其實并不比周末長多少。因此,廣大的成都市民在制定小長假出游計劃時,一般不會考慮行程距離較遠的景區景點,他們通常會在完成有關家庭事務之后,“順便”進行一定范圍及時間內的休閑活動。成都市周邊休閑旅游場所理所當然成為市民首選。

2.產品數量眾多,開發較為成熟

成都市不但本身擁有眾多高等級、開發成熟、知名度和美譽度相對較高的景區景點,而且周邊地區高等級旅游資源也相當豐富,包括兩個世界級眾多國家級旅游資源及風景名勝區。成都作為西部旅游資源大省——四川的省會所在地,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要道,也是重要的旅游中轉站。成都市民長期以來都是周邊各大旅游景區景點的重要也是主要客源。

成都周邊地區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川西平原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該地區氣候怡人、物產豐富,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因此,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極其豐富。而且,由于成都旅游業相對發展較快,眾多休閑產品開發較早,發育相對成熟,很多都是經歷了時間考驗的精品。由于距離成都不遠,資源檔次相對較高,成都市民大多選擇在短期節假日中到城市周邊進行休閑娛樂活動。從往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成都市民對成都周邊地區休閑旅游地所做出的經濟貢獻相當大。

3.“清明”為證

清明節當天,至下午4時-5時,蒲江石象湖入園游客人數超過1萬5千人次,自駕車超過2000臺;溫江國色天鄉樂園游客量超過9萬人次,各種活動項目排起長隊;黃龍溪古鎮接待旅游者約7萬人次,自駕車3000多臺。三天假期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接待游客10萬人次、洛帶古鎮景區接待游客29萬人次、溫江國色天鄉接待游客22.6萬人次……這一組組數據,直逼去年的五一黃金周。

從以上相關數據不難看出,今年第一個小長假,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受到以成都市民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旅游者客源的廣泛青睞。

二、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在“清明”小長假中的表現

1.不足之處

雖然,我們前面提到的數據說明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的暢銷,但是,從其在今年休假制度調整后的第一個小長假——“清明”小長假中的表現看,還是存在眾多的問題。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熱點過熱,冷點過冷。“清明”小長假對于成都周邊旅游景區形成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局面。前文提到的溫江國色天鄉樂園、石象湖景區、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洛帶古鎮、黃龍溪古鎮、樂山-峨眉山景區、龍泉湖、平樂古鎮、街子古鎮等景區景點從假期第一天起就成為廣大成都市民出游選擇的寵兒。以上景區景點在節后紛紛表示“清明”小長假當地接待游客人次總量及旅游收入不但直逼春節黃金周,甚至大有超過之勢。無疑,這些景區景點及其產品成為“清明”小長假的熱點。

然而,“清明”并沒有給成都周邊所有休閑旅游景區及產品帶來同樣的“高溫”。和以上這些景區“熱鬧”場面不同的是,部分景區的客流量不足萬人。據統計,邛崍天臺山游客接待量為6000余人次,西嶺雪山接待量為1000余人次,銀廠溝接待量為3000余人次……

熱點過熱,冷點過冷;接待設施的不足與閑置;客流分流不均給景區帶來的壓力;服務質量的不穩定等,造成旅游者滿意度下降,直接反映在節后旅游者對某些景區的不滿情緒上。

(2)難進難出。由于眾多市民對于成都周邊休閑旅游場所特別是熱點地區的偏愛,造成熱點景區“難進難出”的局面。上文中提到的部分景區,如黃龍溪、洛帶古鎮等,由于距離成都市區只有一個小時車程,除自駕車旅游者以外,大部分旅游者都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游。大量人員齊齊擁向成都市各大汽車站,造成車站買票、上車排長龍,甚至短暫性游客滯留問題。同樣,返城游客集中返城,旅游地交通運輸能力有限,游客怨聲載道,懇求臨時增加加班車輛的事也時有發生。

另外,自駕車旅游者集中擁向熱點景區。某些景區出現停車場不夠用,甚至占用高速公路應急車道作為臨時停車場。而眾多私家車的集中進出城,使得告訴公路收費口嚴重堵塞。不但嚴重影響旅游者旅游心理的滿足,也為高速交通系統造成安全隱患。

(3)接待設施和能力不足。人滿為患使熱點景區暴露出接待設施與能力的嚴重不足。停車、吃飯、找座位甚至上洗手間都擁擠得讓旅游者非常頭疼。有旅游者在接受媒體調查時稱,他們是提前訂位才有午飯吃,而他們的朋友臨時起意到某地旅游卻遭遇沒有位子導致無處就餐。接待設施與接待能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疑。

相應的,服務工作者對“熱鬧”情景預計不足。面對游客的擁擠,旅游地服務人員因為普遍存在個人素質不高的問題,因此無法滿足旅游者的個性需求,服務人員與旅游者之間的沖突極易發生,導致游客滿意度下降。

2.成功之處

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在“清明”小長假中的表現并非只是引發諸多問題。最值得稱道,也是最成功,同時也是導致“熱點”景區出現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些地區適時推出了相應的極具特色的旅游產品。

如蒲江石象湖,以其自然風光取勝。石象湖景區在“清明”推出“百合花展”,以純粹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自然資源配以相應的人文活動,吸引了大批前往踏青的旅游者。

龍泉洛帶古鎮,被稱為“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其樸實的客家文化和相應的資源搭配在平日就對廣大旅游者具有獨特吸引力,加之“清明”本為掃墓祭祀的傳統節日,洛帶鎮緊鄰龍泉大小公墓所在地,成為祭掃家庭完成祭祀任務以后首選休憩目的地。洛帶鎮適應“清明”祭掃主題,推出大型“客家清明祭祖節”產品。復古的服飾、祭典、詩文、傳統,極具“清明”特色。轉都江堰每年的清明節都要舉行“放水節”。這一古老的傳統儀式表現出古蜀人的智慧與勤勞,其中的文化內涵異常豐富。今年恰逢國家休假政策調整實行“小長假”的第一年,也是“清明”節作為國家法定假日出現的首年。都江堰放水節的按時舉行,從很大程度上為都江堰-青城山景區增加了人氣。而且,今年都江堰放水節因為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為當地的旅游宣傳開辟了更加廣泛的道路。

三、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應對小長假的對策

“清明”小長假結束后,緊跟而來的就是“五一”和“端午”兩個小長假。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作為成都市民及周邊地區旅游者出游的最佳選擇,應積極總結“清明”的經驗教訓,投旅游者所好,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推出帶有主題特色的個性旅游產品,提高服務質量,實現與旅游者的雙贏,使小長假成為小“黃金”周。

具體來說,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應對國家休假制度調整的對策可以包括以下幾點。

1.加強政府主導作用

成都周邊休閑旅游地及其產品,除少數作為旅游企業或個人全權管理經營外,大部分景區和產品的開發、推廣、營銷及配套設施的建設、管理,仍然是政府主導式。政府在旅游產品的營銷過程中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事實證明政府思想開放、主導力度強的旅游地及產品,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可以事半功倍。

(1)加強政府政策扶持。自從成都市“三圣鄉五朵金花”和洛帶客家場鎮取得相對成功之后,成都周邊出現了眾多相似產品,包括部分古鎮旅游產品。此類型旅游產品首先得到的就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論是從經濟政策方面還是從物力、人力方面,政府給予鄉村休閑旅游產品(含古鎮旅游產品)的多不勝數。這些扶持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而且是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應對小長假,同樣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各種扶持。如對新旅游產品政策方向的指導,組織人力、財力、物力積極打造新產品、修建修繕各類接待設施提高當地接待能力,利用各種有效渠道開展宣傳促銷等方面,政府作用非同一般。

(2)發揮政府協調功能。熱點過熱,冷點過冷,冷熱不均,客流不能得到有效分流,勢必影響旅游者心理滿足程度,同時也不利于各地的同步發展。各旅游景區景點所屬政府與政府之間完全可以嘗試跨地區合作。將不同類型的、地理上同屬一個方向的景區景點聯合起來,對客源進行小范圍分流,既不影響當地接待水平,又相互支持,形成新的產品組合,提升舊旅游產品的綜合吸引力。

另外,政府的協調功能還表現在對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政府應積極調動交通、農業、林業、服務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處理各部門之間可能出現的沖突,為保證旅游地的接待質量服務。

(3)發揮政府監管作用。為保證小長假接待服務質量,政府的監管作用不可忽視。應對相繼而至的小長假,成都周邊休閑旅游地政府應積極監管各類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證和提高旅游者滿意度,提升重游率。

2.產品創新

旅游產品是旅游者最終消費對象。創新旅游產品,提高旅游者重游率和延長旅游者逗留時間,是維持旅游產品旺盛生命力的有效途徑。從“清明”的經驗不難看出,產品創新,必須遵循特色性和市場導向性原則。

(1)特色性。現在的時代是個性張揚的時代,旅游者作為生活在本時代中的個體,其個性的張揚在旅游活動中充分表現了出來。因此,旅游者的個性需求要求旅游產品在開發過程中必須體現出特色性。如洛帶鎮的客家文化產品,在五鳳廣場上,擺放著一排經過精心裝飾的客家人特有的運輸工具“雞公車”,游客可以坐上去拍照留念,還可以坐著請當地人推著繞廣場一周。這項參與性極強的娛樂活動受到絕大部分前來休閑娛樂的旅游者的追捧,坐“雞公車”的大人小孩常常排隊等候上“車”。

旅游產品的特色性還包括必須體現當地資源特色。成都作為休閑城市,成都市民習以為常的休閑娛樂活動包括:喝茶、打牌、曬太陽,吃小吃。現在成都周邊有很多休閑旅游產品出現某種程度的雷同,這無疑影響當地特色的體現。這樣的產品生命周期相對較短。都江堰的放水節、洛帶客家祭祖大典等都是具有豐富當地文化內涵的產品。

當然,一個旅游地的產品是否具有特色,并不是單純指當地推出的某項具體活動,而是涵蓋了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組合產品。

(2)市場導向性。市場是產品開發與營銷的基礎,脫離市場的產品勢必遭到市場的淘汰。市場導向,確切的說就是在進行產品開發、營銷時,必須從旅游者的需求出手。“清明”小長假中相對較“冷”的景區景點基本上都是產品結構單一,以自然資源為主的風景名勝。如西嶺雪山,該景區旅游旺季為冬季,以雪景、滑雪項目取勝。四月為春暖花開之時,又是傳統祭掃、踏青時節,雪景相對不適應游客需求,因此遇冷。

市場是產品開發的基礎。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的主要客源市場是成都及臨近城市居民。該客源流的性格特征決定其選擇的產品休閑娛樂性和參與性強。投其所好,才能取得豐厚回報。在應對今后之后的小長假時,成都周邊休閑旅游地應全面了解主要客源的個性需求,制定全新產品開發規劃,保證客源。

3.重視宣傳促銷

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數量多、品種多,競爭激烈。若想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宣傳促銷也相當重要和關鍵。重視宣傳促銷,對于成都周邊休閑旅游產品來說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主題突出。每個小長假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內涵,也有自己比較固定的傳統文化活動。如“清明”祭掃、踏青,“端午”龍舟、食粽子,“中秋”團圓、賞月等。結合小長假本身文化內涵及特色民俗活動所進行的休閑產品的宣傳促銷,效果更好。如“清明”洛帶客家祭祖大典、都江堰放水節、石象湖“百合花節”等都是成功案例。各旅游地對其休閑產品進行宣傳促銷時,應突出自身特色,找到自身表現主題,避免低檔次雷同,盡力吸引消費者眼球。

(2)冷熱組合營銷。一個旅游地的冷、熱旅游產品進行聯合促銷。用特別體現自身特色的產品帶動一般休閑產品進行宣傳,達到熱點帶動冷點的目的。如“清明”都江堰放水節在強調都江堰悠久歷史及文化傳統的同時,也不忘宣傳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休閑娛樂場所。同樣,冷點旅游地也可嘗試與鄰近熱點旅游地進行產品組合,豐富休閑旅游產品內涵,提升產品競爭力,延長旅游者逗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