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旅游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11-25 04:02:00
導語:外國旅游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印尼是一個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海洋,火山與湖泊等自然景觀,遍布各地的名山古剎,以及多姿多采的民間文化,使印尼在發展旅游業方面有著許多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長處和優勢。印尼旅游業起步較晚,但7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迅速,外國游客和旅游外匯收入與年遞增。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國民經濟建設帶來了大量的外匯收入,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為商業、酒店業以及旅游商品的生產帶來了生機,而且解決了大批社會閑散人員的就業問題。旅游業已成為印尼國民經濟的一項支柱產業。
一、迅速崛起的旅游業
1976年印尼接待外國游客40萬人,1979年上升到50.1萬人,1981年為60萬人,1982年為59.2萬人。在1983~1989年期間,赴印尼旅游的外國旅游者人數以年均15.6%的速度增長,印尼接待的外國游客人數由1983年的64.4萬人增加到1987年的106萬人(首次突破百萬大關)、1988年的130.1萬人和1989年的162萬人。旅游業直接創匯也由1983年的4.4億美元上升到1988年的10.6億美元和1989年的12.8億美元。進入90年代以后,印尼旅游業繼續呈現勃勃生機。1990年印尼接待外國游客217萬人,旅游外匯收入18.9億美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33.9%和47.3%。1991年印尼政府舉辦“1991年印尼旅游觀光年”,歡迎世界各地游客到印尼觀光旅游,結果當年到印尼旅游的外國游客達到250萬人,外匯收入25.2億美元,首次超過橡膠業,成為僅次于石油天然氣、紡織成衣和膠合板業的第四大創匯行行業。1992年和1993年,印尼吸引外國游客分別為320萬人和340萬人,外匯收入進一步上升至32.7億美元和36.4億美元。1994年到印尼觀光的外國游客突破400萬人大關,超過政府原定的390萬人目標,外匯收入46億美元,比1993年增長17.8%。1994年12月31日,蘇哈托總統宣布1995年為“印尼共和國獨立半世紀之年”,旨在進一步提高印尼觀光旅游業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外國游客到印尼觀光。預計1995年印尼將吸引外國游客450萬人。據印尼旅游與郵電部長預測,在1999年以前,旅游業很有可能取代油氣、紡織和膠合板業而成為印尼賺取外匯最多的行業。到印尼旅游的國外游客主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澳大利亞。國外游客在印尼的停留時間平均為12天,超過大多數亞洲國家。每個外國游客在印尼的消費是逐年提高的,1990年每個外國游客在印尼的平均消費額為966.81美元,平均每天81.79美元;1994年每個外國游客的平均消費額提高到1194.43美元,平均每天115.63美元。
二、政府的政策措施
印尼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不僅得益于自然、地理條件和文化傳統,而且更多地得益于政府為發展旅游業而采取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1.簡化手續1983年4月印尼政府作出關于東盟、歐洲共同體28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逗留2個月以內的,進入印尼可免簽證的決定。到1993年底為止,印尼政府已先后宣布對45個國家的游客免辦簽證,這些免簽證的游客占印尼接待外國游客總數的90%以上。
2.成立專門機構,將旅游業列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并對旅游業投入巨額資金印尼從1969年開始重視發展旅游業,成立了旅游、郵政和電訊部,下設專門負責旅游業的旅游局;從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印尼把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正式列入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此后,印尼政府制訂的幾個五年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都對旅游業的各項發展指標作了具體的規定。1990年10月,印尼頒布了《旅游法》。為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印尼政府每年都撥出大量資金發展旅游業。政府對旅游部門的投資,1992年為13億美元,1993年和1994年分別為5.52億美元和4.05億美元。政府還鼓勵私人投資旅游業,加速旅游設施的建設。
3.積極發展國際航空事業從1984年開始,印尼國營鷹記航空公司開辟了國際航線,目前該公司已同世界上的28個城市有定期的航班往來業務。此外,印尼還允許28家外國航空公司開通至印尼的航線,為了更多地吸引外國游客,印尼1989年宣布開放雅加達的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棉蘭的婆羅尼西國際機場、巴厘的烏拉萊國際機場和萬鴉佬的薩姆拉杜朗宜國際機場。
4.興建旅游賓館,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印尼政府最近幾年對旅游業的投資主要用于興建旅游賓館。印尼目前共有623家國際標準的賓館酒店,其中29家為五星級,51家為四星級,客房總數57389間。據預測,到2005年,印尼必須再興建14萬間客房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需要。印尼已在全國建立35所旅游學院、60所旅游中等專科學校以及30多個旅游和飯店員工培訓中心,旨在為旅游部門輸送合格的人才,提高服務質量。
5.與周邊鄰國開展旅游合作印尼已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達成協議,共同投資5.7億美元,將三國沿海地區開發成國際旅游度假勝地,建成“東方加勒比旅游區”。印尼還與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旅游機構協商,建立具有協調功能的常設旅游聯盟機構,以加強三國旅游業之間的相互合作、聯合促用和共同開發。印尼還與緬甸簽訂了旅游合作協定,準備幫助緬甸培訓高層次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務人員,進而推動兩國的旅游合作。
三、發展趨勢
印尼雖已躋身于世界20大旅游強國的行列,但仍遠遠落后于其東盟鄰國—泰國和新加坡,即使與馬來西亞相比也有不少差距。由于印尼國內對石油需求日益增加,很有可能在2000年停止出口石油,印尼紡織品出口則已面臨中國、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以及歐美各國貿易配額的限制,膠合板的出口增長速度也已開始下降。因此,旅游業在印尼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重要。為此,印尼政府提出今后開拓旅游業的幾項新舉措:加強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民眾的旅游意總值;增建旅游設施,提高服務質量;開發新的旅游景點;增設新的旅游項目,發展會議旅游和海洋旅游;加強旅游專業化,等等,以推動印尼旅游業再上新臺階。
在加強對外宣傳方面,印尼政府準備在海外設立更多的辦事機構。目前已在新加坡、東京、法蘭克福、悉尼、洛杉磯等地設立了印尼旅游促銷中心,今后擬在荷蘭、法國、加拿大也設立類似機構。印尼還準備利用各種機會,推出各種形式的旅游觀光活動,政府繼1991年舉辦“印尼觀光年”之后,又于1992年1月發起一場為期10年的“歡迎到印尼旅游”的運動。作為該活動的一部分,印尼1995年在日惹主辦了國際旅游文化會議,在泗水舉辦世界帆船比賽大會,并全年在歐洲舉辦印尼文化活動。同時,印尼還計劃派出更多的藝術代表團出國訪問演出,在國外舉辦文化藝術展,宣傳印尼旅游業的魅力。
印尼政府已意識到發展“會議旅游”的重要性,并將此作為推動今后旅游業發展的重點。為此,政府為到印尼舉行的國際性地區會議提供現代化的會議場所、配套的先進通訊設備、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便捷的交通等,并為與會者安排豐富多彩的會間節目及會后娛樂。90年代以來,印尼政府先后在雅加達舉辦了“1990年印尼旅游展覽會”“1991年貿易與旅游展覽會”和“亞太旅游協會論壇”,在萬隆舉辦了“亞洲旅游業討論會”,在巴厘舉辦了“亞太旅游協會第40屆年會”以及“世界旅行社代表大會”等。1993年,印尼作為東道主承辦了世界旅游組織第10屆大會和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199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非正式首腦會議在印尼的茂物舉行。據統計,1993年在印尼共召開了642個國際會議,與會者共計12萬余人。1994年印尼共接待了有14萬多人參加的753個國際會議。這些會議不僅為印尼帶來大量的外匯收入,而且大大提高了印尼的國際知名度。現在印尼政府正致力于興建國際會議中心,并計劃將雅加達、棉蘭、萬隆、三寶壟、日惹、泗水、登巴剎和烏云潘當等八座城市逐漸發展成為會議旅游中心。
印尼政府希望到“六五”計劃結束時的1999年,到印尼的外來觀光客增加到600萬人,2000年上升到700萬人,到2005年進一步增加到1100萬人,屆時印尼可能超過泰國,成為東南亞地區接待外國游客最多的國家。
- 上一篇: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問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旅游美學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