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論文
時間:2022-08-11 04:46:00
導語:淺論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進行系統研究分析,并對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建議。
為了全面了解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與煙臺市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及體育消費與體育產業的關系。本文作了調查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為煙臺市體育產業開發和體育市場的發展,優化煙臺市的經濟結構,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提供決策依據。
1研究方法
1.1問卷調查法發放含有98項問題的問卷1000份進行調查,回收890份,回收率89%。對部分城鎮居民和體育干部及部分接受問卷的專家進行了專訪。
1.2羅邏方法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綜合分析等邏輯方法,對所有問題進行研究。
1.3數理統計法統計和整理了所有文獻資料和調查資料。全部數據都通過MicrosoftVisualFoxpro5.0數據庫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人口基本情況:體育人口是決定一個地區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重要指標,是反映本地區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重要指標。1998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公布了我國體育人口為35.6%,并將體育人口定義為: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每次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體質具有從事的體育項目相適應的中等負荷強度者。在調查中發現,890人中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的有332人,占37.33%;每次鍛煉時間達30分鐘以上者的有340人,占38.21%;每次參加體育鍛煉強度在中等負荷的有374人,占42.01%;同時滿足3項要求的人共有315人,占35.39%。依此推算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人口基本與全國持平,但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體育人口與經濟收入不相符。
2.2煙臺市城市居民體育人口學歷、職業和年齡分布情況:在調查中發現,體育人口中學歷排序為:專科、本科、中專、高中、初中、小學、研究生。
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體育人口中,按職業參加體育鍛煉者的排序為:學生、知識分子、職員、個體經營者和其他人員。他們所占的比率分別為42.35%、20.46%、16.52%、13.82%、6.85%。
按年齡統計,體育人口中18~25歲的青年人和6o歲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率較大,為76.6%,其它僅為23.4%。這可能與職業、時間、精力有關。
按性別統計,男性高于女性,這可能跟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關。
2.3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意識:從回收的問卷中可以看出,體育鍛煉、體育消費觀念已普遍被煙臺市城鎮居民所接受。在加強體育進社區的管理后,體育健身在社區逐漸熱了起來,城鎮居民的日常生活與體育聯系越來越緊密,并逐漸引申到“終身體育”這一認識上。在問卷中百分之九十的人認為,人的一生應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自覺參加體育健身、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許多人已把參加體育活動看成是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這是一種可喜的變化,這將預示著,被譽為“朝陽”產業的體育產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2.4煙臺市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結構:一個地區的經濟收入決定這個地區人們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方式。從表(1)中可以看出煙臺市近兩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1.4個百分點,人均消費支出增長了12.9個百分點,而體育產業總值卻增長了63.1個百分點,年人均體育消費增長了23.8個百分點。體育產業和年人均體育消費的增長速度均大于前兩項,說明人們的體育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體育消費意識在增強。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年人均體育消費增長也將越來越快,這必將給體育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5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結構:體育消費是一項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是人們利用體育產品的使用價值或勞務來滿足健身、娛樂、休閑等需要的活動,包括有形的實物消費和無形的勞務消費兩種。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體育消費在人們的生活消費中已占據了一定的位置,消費比重正在逐年增加。但是從表(2)中可以看出煙臺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2001年煙臺市城鎮居民家庭年體育消費100元以下的占了45.1%,消費在100~300元的占了34.8%,300元以上的僅占11.3%。大部分居民都反映年家庭體育消費在逐年增加。體育消費作為新興的體育產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商機,它為體育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在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對經營性體育場館消費情況及居民的承受能力的調查,情況也很不理想。這一年中到經營性體育場館消費,包括觀看體育比賽、健身及其它消費的人占了38.7%。普通收入的居民家庭很少自己買票觀看比賽或參加健身、娛樂等活動。城鎮居民家庭對門票的承受能力的調查情況見表(3)。調查中發現67.7%的家庭承受能力在20元以下,50元以上的僅占9.1%。但門票過低經營者無利可圖,門票過高沒人去買,最好在20元以下。這對居民的承受能力較為適宜。
調查中發現一般性運動器材(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球類、啞鈴等)進入家庭的比率較高占了61.6%,無運動器材的占了27.5%,擁有高檔運動器材(如:健身器、跳床、球臺等)的僅占10.9%,并且數量較小,品種也較單調。許多家庭認為,購買體育器材是一種高消費,沒有必要。這說明居民對體育消費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這勢必給家庭健身活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當人們提高了對體育消費的認識后,其市場潛力將是非常巨大的。
從表(4)中可以看出,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有一半以上是用來購買運動服裝和體育彩票,用于體育健身、精神消費的所占比重較小,這意味著體育產業市場有待加強和開發。
在目前的體育消費結構中,體育實物消費的比重遠大于體育勞務消費。其中體育實物消費達62.2%左右。這其中主要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經濟因素的制約,也受到居民消費心理、消費習慣、社會文化背景和體育傳統、體育社會文化程度等社會、自然因素的影響。
2.6煙臺市體育產業的現狀:通過表(1)我們可以算出2000年體育產業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042個百分點,2001年體育產業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061個百分點,20oo年體育人均消費占人均消費支出的1.37個百分點,2001年體育人均消費占人均消費支出的1.51個百分點,這與國內其它經濟發展地區相比差距較大。表(5)是國內幾個城市人均體育支出情況,煙臺市與國內其它經濟發展地區相比差距較大。
煙臺市體育產業結構情況看表(6),煙臺市體育用品生產企業數量小,并且品種單調,很多企業規模小,品種單一。高檔體育用品市場占有份額幾乎為零,體育產品市場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體育產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嚴重匱乏,大部分是體育專業的人士。由于人才鏈的封閉,其他領域的人才很難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嚴重影響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傳統計劃體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也是體育產業結構單調、規模小、產品檔次不高、發展速度不快的重要因素。公務員之家: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人口數量,大多集中在青年和老年人這個年齡段,中間年齡段人數較小。要加強宣傳教育,使中間年齡段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3.1.2煙臺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仍然以實物為主,雖然居民體育意識有一定提高,但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還沒有真正深入人心。體育消費水平仍處于較低的層次,且內容單一,需要引導。
3.1.3體育產業市場剛剛起步,還處于較低階段。市場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體育服務業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3.2建議
3.2.1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全民健身這一系統工程,在政策和物質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加大全民健身活動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加大對中青年、中老年及高學歷、低學歷人口的宣傳,使他們能更多的參與健身活動和體育消費。體育場館應全方位向大眾開放,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體育鍛煉;為基層比賽提供場地服務,努力開拓適合不同層次的體育消費活動,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收入的個人及家庭參加體育活動與消費。
3.2.2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方法,指導體育產業的發展,大力培養體育市場,積極引導體育消費,加強對體育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
3.2.3合理調整體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布局,優先發展健身娛樂、體育旅游用品業,使其帶動體育用品產業的平衡、協調發展,加大其對煙臺市GDP的貢獻率。
- 上一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切入點論文
- 下一篇:大中型網絡中硬件防火墻的作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