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經濟圈技術創新探究

時間:2022-09-20 11:21:00

導語:環渤海經濟圈技術創新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渤海經濟圈技術創新探究

摘要: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是環渤海經濟圈的一個重要研究問題,FDI又是它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旨在通過研究環渤海經濟圈的省際面板數據,找出差距,提出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等建議。

關鍵詞:環渤海經濟圈;面板數據;技術創新;FDI

1引言

當前,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結構還是以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為主,缺乏較短時間內能趕上發達國家所需的財力和更先進的技術。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走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并舉的道路勢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過環渤海經濟圈中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的分析,找出差距,為其今后的創新之路提出一些建議。筆者主要通過研究FDI這一關鍵因素對其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來進行面板數據分析。

2FDI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

2.1數據來源和模型設定

盡管本文考察的是技術創新能力與之間的相關關系,但由于理論模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推導得來的。因此在做實證分析時,其他經濟變量不滿足模型的隱含前提或重要的解釋變量被遺漏,估計的結論就會大受影響。因此,筆者把R&D內部支出和人員全時當量作為控制變量引入模型中進行探討。

筆者選取環渤海經濟圈(北京,遼寧,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2004-2009年共6年的數據來估計FDI對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各地區專利申請受理數,R&D內部支出和人員全時當量,取自2004-2009各年的《中國科技統計年鑒》。模型的核心變量FDI取自《中國統計年鑒》各地年末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資額。

研究FDI對專利申請數量的影響效應要構造一個與生產函數類似的創新產出函數。再將其取對數,構造得出模型的基本形式表述為:

1ny=c+a1nfdi+β1nrdi+γ1nrdp。

其中,因變量Y分別用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總專利申請受理數,發明專利申請受理數、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受理數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受理數來表示,作為衡量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的替代指標。RDI用于表示R&D內部支出,RDP用于表示R&D人員全時當量。

2.2面板數據模型的選擇

經過EVIEWS5.0面板數據模型的操作,模型中F2的估計值32大于顯著水平1%下的臨界值水平3.78模型中F1的估計值3.52小于臨界值水平3.86可見這個模型形式設定檢驗是拒絕H2,接受H1。并且,經過Hausman檢驗,伴隨概率1.00,模型無法拒絕個體影響與解釋變量不相關的影響。綜上,需要建立技術創新能力的隨機影響變截距模型。同理,三種類型專利申請受理的模型也按這種分析方法進行。

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與FDI的關系模型形式為:

效應隨機隨機隨機隨機

2.3面板數據模型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四個模型總體的估計效果較好。對專利申請數影響最大的因素還是FDI,這種影響的回歸結果都顯著為正。從表中還可看出,這三個變量中,FDI對專利申請受理數的影響最大,彈性系數高達0.399。R&D內部支出的影響次之,彈性系數位0.164。R&D人員全時當量的影響不顯著,未通過t檢驗,說明研發人員數量的增加對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專利申請數量提高的作用并不明顯。綜上可得,專利申請數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賴于來自外資企業的溢出效應。

雖然FDI對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發效應,但是FDI的進入并不能帶來其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從計量分析結果可以看出,FDI對外觀設計專利影響有顯著的促進作用,FDI每增加1%,外觀設計專利數就增加0.817%。外觀設計是三種專利中最為簡單的創新,體現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示范效應和模仿效應,說明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總體上的技術創新還只處在簡單模仿產品的外觀設計及包裝的程度上。FDI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影響與之差距很大。以上這些說明,環渤海經濟圈的各省市往往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只是進行加工生產,難以獲得核心技術。

另外,R&D內部支出的增加對發明專利的影響最大,每增加1%,發明專利數增加0.351%。其次為對實用新型專利數的影響,每增加1%,實用新型專利數增加0.142%。

而其對外觀設計專利數的影響并不顯著。R&D人員全時當量對這三種專利申請數的影響都不顯著。

模型中,隨機影響截距表示的是排除掉FDI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的狀況,可以理解成封閉環境下的基礎技術創新能力。可以發現基礎技術創新能力最高的是山東,遠遠高于其他省市;最低的是內蒙古。由此看出,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創新能力差距很大。

3關于環渤海經濟圈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幾點建議

第一,通過FDI對專利申請受理的影響模型,二者之間的彈性系數較高。這說明,FDI的進入對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存在著一定的促發效應。它對本土人才的培養,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知識技術的傳播和擴散發揮積極的影響。因此,應進一步發揮FDI的積極作用,通過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與外資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深層次合作,進行產學研合作,進一步發揮其溢出和擴散效應,促進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從FDI對三種類型專利的影響程度,發現其對外觀設計專利數的影響最大。這說明FDI不能帶來其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實質提升。因此,不要一味地認為FDI引入越多越好,應把重點轉向國際研發型產業或高新技術產業。走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是大勢所趨。

第三,從四個模型看,R&D人員全時當量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都不顯著。這說明河北省科研人員的效率不高,對技術創新的作用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就應加大財力物力的投入,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內培養一批優秀的科技開發隊伍,并要積極完善人員的激勵機制和經費的投入機制。

第四,從模型中的隨機影響截距可以看出,各省市的技術創新能力差距很大,呈現不平衡發展。一方面,落后城市要向周圍的先進城市學習,抓住地理優勢,善于吸收先進城市的技術和經驗,并善于利用周圍城市人力和物力等資源。另一方面,先進城市可以形成擴散效應,加大對落后城市的土地能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