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形勢及中英經濟合作的對策建議

時間:2022-12-23 09:47:35

導語:英國經濟形勢及中英經濟合作的對策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國經濟形勢及中英經濟合作的對策建議

一、當前英國經濟運行情況和主要特點

(一)經濟復蘇勢頭向好

受國內消費回暖、工業投資增長和國際貿易改善等因素影響,2015年二季度英國經濟維持穩健復蘇態勢。從增長率來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7%,較一季度上升0.3個百分點。從消費來看,二季度家庭最終支出環比增長0.9%,創過去7個季度以來新高;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由7月的4提高至7,為2000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從投資來看,二季度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環比增長1%,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從出口來看,得益于主要貿易伙伴需求回暖等利好因素,二季度出口增長3.9%,創有該項統計以來的最大單季漲幅。

(二)通縮壓力有所增大

受燃料和服裝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9月英國通脹率為-0.1%,較8月下降0.1個百分點,與4月持平且創下196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從長期來看,9月零售價格指數(RPI)漲幅為0.1%,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

(三)失業率持續下降

受市場活力增強、就業環境改善和增長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2015年以來英國失業率不斷下降。6-8月失業率已下降至5.4%,創2008年以來新低。市場普遍預計,四季度就業市場將進一步改善。

(四)外貿逆差增速明顯

受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英鎊持續走強等因素影響,8月英國外貿逆差額達到33億英鎊,雖較7月有小幅下降,但仍處于歷史高位。目前,7月和8月逆差總額已達到二季度逆差額的2倍,并呈現出進一步擴大的態勢。

(五)財政赤字率大幅下滑

一季度英國財政赤字率為1.3%,較2014年第四季度下降5.5個百分點,低于歐元區平均赤字率2.4個百分點,為歐債危機以來最低水平,市場預計未來赤字率將進一步縮小。

二、英國經濟走勢展望

(一)有利條件

一方面,貨幣政策繼續維持寬松,有利于企業擴大投資。10月英央行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至少在2016年中期前,將維持基準利率在0.5%的記錄低位不變。若經濟增長未取得預期目標,英央行有可能進一步出臺刺激計劃,以用來穩定市場預期并提振投資者信心。另一方面,經濟刺激計劃效果的逐步顯現,有利于持續釋放內需潛力。歐債危機以來,英國政府陸續出臺了包括融資換貸款計劃、住房市場刺激計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在內的多項經濟刺激政策,在短期內將有效撬動英國國內市場需求,并釋放企業和居民消費潛力。

(二)不利因素

從國際方面看,全球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聯合國的《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認為,美國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歐元區持續不穩定、地緣政治沖突潛在溢出效應及新興經濟體頑固性漏洞等風險因素,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長弱于預期,預計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2.8%,較2014年底的數據下調0.3個百分點。為維持高福利水平,過去幾年英國政府公共財政支出增幅明顯,若未來經濟無法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則有可能再次陷入“高福利陷阱”。同時,服務業擴張動力不足、外貿逆差居高不下、政府債務負擔沉重、財政政策回旋余地有限等現實難題,也將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拖累。

(三)走勢展望

綜合判斷,2015年英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英國央行最新預測,2015年經濟增速為2.8%,較預期上調0.3個百分點,2016年回調至2.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英國2015年經濟增速為2.5%,2016年放緩至2.2%。

三、中英雙邊經濟合作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合作現狀

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自1972年建立大使級關系以來,中英經貿關系快速發展,貿易規模不斷躍上新臺階。2014年,雙邊貿易額已達808.7億美元,較1972年的3億美元增長了270倍,年均增長率為14.25%。2015年1-7月,中英雙邊貨物貿易額達508.6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我國對英國出口額347.1億美元,占英進口總額的9.4%;英國對我國出口額161.6億美元,占英出口總額的6%。目前,英國是我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實際投資來源地和第一大投資目的國,我國則是英國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地。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在雙邊貿易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中英兩國的貿易結構也在發生新的變化。在我國對英國的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一直是重點。2015年1-6月,我國對英國的機電產品出口額達112.1億美元,占對英出口總額的38.4%。目前,我國已是英國機電產品的最大進口來源國,占其市場總額的16.6%。同時,我國對英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仍舊保持明顯優勢,2015年1-6月,我國是英國家具玩具、皮革制品及箱包、紡織品及原料、鞋靴傘等輕工產品的最大進口來源地,分別占其進口市場份額的42.9%、35.7%、34.8%、22.9%。在英國對我國的出口產品中,運輸設備和機電產品是亮點。雙邊投資穩步增長。隨著中英兩國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入,雙邊投資規模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趨勢。截至2015年8月,我國對英投資合同金額為420億美元,實際投資額達12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主要涉及基礎設施、能源資源、金融、機械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另一方面,截至2015年8月,英國對我國實際投資額為196.1億美元,涉及7992個投資項目。其中,2014年實際投資額7.4億美元,同比增長87.6%,新增項目287個,同比增長21.6%,主要涉及交通能源、化工、機械制造和生物信息等領域。合作機制日益完善。目前,中英已經形成了以總理年度會晤機制為統領,高級別戰略對話、經濟財經對話和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為支柱的“1+3”合作機制。其中,高級別戰略對話主要就宏觀政策協調和重大外交及國際事務進行討論;經濟財經對話主要涉及貿易、投資和金融合作等問題進行磋商;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主要就教育、科技、文化、媒體、智庫等領域進行交流與合作。隨著雙邊合作機制的不斷成熟,中英兩國正迎來更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二)存在問題

應該看到,目前中英經貿合作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貿易壁壘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根本改變。當前,英國針對我國的貿易壁壘已逐漸由技術性壁壘向綠色壁壘轉變,并呈現出常態化的特征。英國政府雖一再重申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但由于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政府相關政策并沒有取得有效的落實,較大程度上增加了雙邊合作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投資限制依然普遍存在。當前,英國對于我國的一些投資項目仍存在著復雜心態:由于自身經濟發展需要,英國政府和企業期望我國能夠進一步加大投資,但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和歐盟其他成員國影響,將我國部分投資項目視做一種“潛在威脅”,加上在勞工、環保、低碳減排和政府采購等方面所設置的高標準,給雙邊深度合作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四、中英雙邊經濟合作前景

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強國、貿易實體和金融中心,在節能環保、裝備制造、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化學化工、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有著顯著的比較優勢,且投資環境好、市場化程度高、經濟主體活躍、政府服務體系高效。但是,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英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一樣,也面臨著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和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等問題,迫切期待更多的中國投資者進入英國參與經濟發展。對于我國來說,目前正在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這為中英雙邊合作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同時,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不斷拓展對外開放深度和廣度,大力提升合作水平,進而全面構建全方位開放體系已成為新時期我國的發展重要戰略。加強與英國合作,正是體現與發達國家“拓寬合作領域、暢通開放渠道、提升合作層次”的應有之義。此外,中荷兩國對彼此均有合理利益訴求,也不存在根本性的利益沖突,未來雙邊合作空間廣闊。

五、推進中英雙邊經濟合作的思路和對策建議

(一)基本思路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中英雙邊合作應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總基調,以貿易投資合作為主軸,以政府聯合聲明為統領,以核電、高鐵、海上風電、光伏項目為“四大”抓手,以金融合作為紐帶,通過已達成合作意向的重點項目的推動,使雙邊合作邁向更大規模、更優結構和更高水平,打造新時期中英經貿合作升級版。

(二)對策建議

1.切實加強與英國“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秉持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發展理念,是新時期我國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架構的重大舉措,也是樹立正確義利觀、推動與其他國家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英國作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國,在當今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對于謀劃對接“東亞”和“歐洲”兩個經濟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應積極與英國就“一帶一路”建設進行溝通和協調,著力謀求“最大公約數”,并盡快推動簽署中英“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實現共贏發展,以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2.大力推動優先項目建設抓住中英經貿合作的有利條件,盡快使兩國政府確定的優先項目“生根”并“發芽”。當前重點是要做好產能合作項目的對接,并盡快確定早期收獲項目。首先,積極與英國國家基礎設施委員會溝通協調,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英國高鐵、機場、住房、信息和發電站項目招標及“北方經濟增長區”建設,全面提升中資企業在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綜合影響力。其次,以《中英城鎮化諒解備忘錄》為平臺,加強低碳城市規劃、空氣和水污染處理及醫療發展等項目合作。再次,以核能和風能合作為突破口,以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為抓手,加快打造中英能源合作新棋局。此外,在現有的政策框架下,著力推動航空航天、文化創意、專業教育和新聞出版等領域建設一批重點投資項目,盡快形成跨國、跨產業且有較強示范價值的合作項目。3.著力創新經貿合作方式關鍵是要充分利用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綢之路基金等政策性跨國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用,為中英雙邊貿易和投資合作提供更加便捷且可靠的資金保障。特別地,在當前“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應積極探索并設立中英產業技術合作基金和基礎設施合作基金,并就投資規模、合作方式、具體項目及發展目標等作出必要的規范,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推進與英國深度合作。此外,加快建設中英產業合作園,為相關入園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優惠政策和專項配套設施,著力打造產業層次更高、服務效率更優、研發能力更強、開放程度更大的一流產業園區。當前,應重點扶持并運作好中國-英國東莞低碳環保產業園,努力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4.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首先,應盡快落實好兩國元首已達成的重要共識,在《聯合聲明》框架下,尊重彼此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并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例如全球治理體系、氣候變化和國際金融體系等)的溝通和協調。其次,在借鑒并汲取彼此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并拓展雙邊合作內涵,加快推進從單一經濟政策協調向多維宏觀政策體系協調轉變。特別是要盡快建立貿易均衡機制,推動實現中英貿易關系的再平衡。此外,積極開展高層外交,著力加強政治經濟對話,加快打造新時期中英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伙伴關系。

作者:金瑞庭 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